張永斌
(福建省仙游縣西苑學校,福建 莆田)
在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教學中,習作教學的重要性和難度居高不下,而實際教學效果卻總是不盡如人意。教師在習作教學過程中發(fā)現學生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這篇作文寫過了。但事實上教師是根據單元要求提出的習作訓練來進行教學的,這就反映出習作教學的順序性存在問題。
小學中高年級語文習作教學通常是以教材單元為核心,根據每單元“口語交際·習作”這一模塊的教學安排來實踐的,比如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習作內容是要求寫一個印象深刻的人,并突出其某一方面的特點。教師嚴格按照這一要求布置習作訓練,學生卻表示這篇文章寫過了,究其原因,學生是認為寫人的文章都大同小異,所以感到重復。
事實上,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在習作安排上并非重復無序。同樣要求寫人,三年級教材側重于描寫這個人的某件事,四年級教材要求通過具體事例來展現一個人的精神品質,五年級教材要求運用課本中的寫人手法突出一個人的特點,六年級教材則是用一兩件事來描寫自己的同伴。由此可見,教材在編排上對每一次習作的目標要求都各不相同,且逐步提高。三、四年級都是通過具體事例寫人,但三年級只要求簡單的事件描寫,而四年級要突出人物的品質;五、六年級都是通過事件表現人物的特點,但五年級側重描寫的細膩度,而六年級則強調布局謀篇。所以說,人教版小學語文中高年級每一個學段的寫作要求在逐步提高,呈螺旋上升的趨勢。
綜上所述,小學中高年級語文習作教學的順序問題原因不在教材,而在于教師對教材編排體系的理解認知不足。大部分教師在習作教學時由于理解不足而導致實施無序,比如單獨就某一次習作進行解讀,不考慮聯系整個單元的文章,或者在安排習作任務時不考慮相關類型的對比和區(qū)分,長此以往,使習作教學陷入低效、無序的狀態(tài),極大地弱化了教學目的,對學生習作水平的提升毫無幫助。
既然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在習作訓練安排上有合理的規(guī)律和邏輯,那么教師該如何利用教材來實現順序式的習作教學,從而使學生學之有序、寫之有物、言之有趣呢?
知識的規(guī)律不能從某一個點進行探索,而是從大量相關的內容上進行抽象概括而得出,即所謂“觸類旁通”?;谶@一理念,教師在習作教學時應對整體教學結構進行優(yōu)化,并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取舍和強化。因此教師可采用單元讀寫模式進行教學,即在單元課文教學中注重寫作方法的遷移模仿,從而實現“零存整取”。單元讀寫模式包括分散式和集中式兩大類,前者適用于主題單元中具備特色的寫作方法以及值得學生學習并遷移的課文,后者適用于主題單元中具備大量的記敘文,且語言平實、情節(jié)簡單、寫作方法也較為相似。舉例來說,人教版五年級下冊中第七單元的主題是“認識作家筆下的人物”,該單元的文章多為名家名篇,描寫的人物形象具有鮮明的性格特點,且每一篇課文都有很多值得學習借鑒的、差異化的寫人手法。為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帶領學生感悟文章,引導學生體會文章中刻畫人物的具體手法,比如:從局部開始模仿單元文章中最核心的寫作方法,體會不同文章是如何通過動作描寫、典型細節(jié)描寫、人物的外貌語言以及正反面刻畫等方式來突出人物特點的,從而一點一滴地積累寫人的技巧,實現學習上的零存整取。
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在習作訓練的安排上比較注重知識的序列性,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應從縱向對某一知識點在教材中的呈現方式和編寫目的進行思考,從而按照順序一個一個地完成知識點的講解。只有把握好教學的銜接,才能夠由簡到難、循序漸進地幫助學生積累習作知識,增強習作能力。繼續(xù)以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認識作家筆下的人物”這一主題單元的習作教學為例,其要求是運用課文中寫人的方法來刻畫一個特點鮮明的人。教師在開展習作教學之前,首先應對學生的學習程度有所了解,考慮到三年級時已經講過通過寫一件事來描繪一個人,四年級時已經講過通過寫一件事來突出一個人的品質,因此在五年級時就應該把握縱向聯系,將習作教學的重點放在引導學生運用描寫、刻畫的方法來突出人物的形象、生動和細膩。如此一來,就實現了對教材編排順序的縱向把握,從而根據各年級學段的側重點不同來靈活設計每一節(jié)習作課,穩(wěn)扎穩(wěn)打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反映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我的同學”為主題分批次布置寫作訓練,在三年級時要求學生詳細地描繪與同學之間發(fā)生的一件印象深刻的事,強調事件的經過;四年級時要求學生以同學為主人公,站在第三人稱的角度寫出他身上的一件事以凸顯出某種品質;五年級時要求學生從細微處入手,就某件事的某一個片段來勾勒出同學的具體言行,強調人物的立體感和細膩感。通過這樣循序漸進的縱向練習,可以有效地提升習作教學的質量,幫助學生逐步提高寫人的能力。
習作教學是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核心內容之一,但不論是學生還是教師對習作教學都有明顯的抗拒心理,原因在于教學效率低下、教學過程無序。通過對人教版教材進行分析,可以看出教師未能把握習作教學的順序性,所以應從橫向思考和縱向聯系兩方面入手優(yōu)化習作教學,才能使學生得到實質性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