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科技大學 齊 新
電影本身具有集自然與社會、文化與歷史、科學與藝術于一身的特點,融語言、音樂、美術等藝術形式為一體。電影中語言的密集程度高,交際環(huán)境自然,語言從形式到內容被賦予極其豐富的內涵,能對學生產生極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對外漢語教學中選用合適的電影作為教材的輔助工具,可以促進留學生的語言學習和文化的感知。電影中的中國文化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留學生,使留學生更全面地了解中國文化。
對外漢語的語言教學旨在使外國學生能夠真正懂得和使用漢語,電影無疑是作為學習語言的工具被引用到教學中。將電影作品引入到對外漢語教學中,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對語言的學習興趣。在真實生動的情景中進行語境化教學,對學生的各種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積極的意義。由于電影中不僅僅涉及一國的文化,我們還要針對本班的學生選取既不損害其他國利益,又能體現(xiàn)中國文化的影片,避免對學生的傷害與不必要的沖突;選取的電影要針對本班學生的年齡與漢語掌握程度,這樣才能事半功倍;選取的電影要符合學生的喜好,中英文出現(xiàn)在影片中更便于學生的理解。若講解生肖的相關知識,個人推薦《十二生肖》。但是須注意的是其中有只言片語對俄羅斯人的偏見,如班中有俄羅斯學生請慎用。
作為對外漢語教師,進行文化教學時首先要考慮教學對象。教學對象不同,教學形式就會有很大的變化。就現(xiàn)在分派到各個孔子學院的老師,在講文化時除了用到現(xiàn)場模擬教學法,其中就運用到了觀看電影小片段,使同學們直觀地體味中國茶道,如:今天給留學生講的是中國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因為外國人相對于沏茶、品茶來說,更傾向于喝茶包,那我們該如何更形象地講解我們的茶文化,我們經??梢钥吹綄ν鉂h語教師買茶葉,自己了解之后,在課上給同學們進行現(xiàn)場演示,同學們邊品茶邊聽老師介紹中國茶文化,好不愜意!但是,如果在老師演示完沏茶,每位同學品茶過程中,觀看一段中國人真正講究、正規(guī)的沏茶片段(如果年齡合適,我個人推薦《赤壁》中小喬沏茶片段),使我們的學生真正地感受一下中國的茶文化,潛移默化地使他們感受到中國茶文化不單單是喝茶,更多的是體會喝茶過程中的文化,故稱之為“品茶”。運用電影片段講解文化除了易接受,還有就是延展性好,課上時間有限,學生如感興趣,可以課下繼續(xù)觀看學習,還可以推薦給朋友,無形中增加了中國文化的影響力。
影像資料自身所兼具的創(chuàng)造性和實用性,在教學中的應用無疑拓寬了教學方法,無論是從理論上,還是從實踐的角度出發(fā)都具有可行性。但作為新興的教學方法,它并不是完美無瑕的,我們需要在未來的實踐中,對其產生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探討,努力尋求解決方法,以便這一教學方法更好地服務于對外漢語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