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偉
(吉林省長春市農安師范附屬小學,吉林 長春)
我國開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也有較長的時間了,已經逐漸進入了穩(wěn)定的教學形態(tài),基本上小學學校都具備了教學硬件設施及專業(yè)教師,信息技術課程的重要性也漸漸提上了教學要求上。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新課程的逐漸改革,每個學科都有了更高效的教學方式,但是計算機的教學始終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tài),針對小學生信息技術基礎教學還處于比較老舊的教學形式,對于學生的教學內容還是傳統(tǒng)的基礎操作教學,并沒有什么更新的進展,導致小學生在面對重復的學習內容,提不起學習興趣。
隨著信息技術在生活中的普及,小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的接觸和了解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小學的信息技術課程,大部分從小在家中就掌握了基礎的計算機信息技術,對于傳統(tǒng)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中講述的基礎課程已經提不起興趣,導致小學信息技術基礎教學發(fā)展面臨著必須改革的境地。由于信息技術在小學考試中是不作為升學要求的,因此在學校方面對于小學生信息技術基礎教學的關注度也不高,大部分小學中都把計算機信息技術基礎課程作為了解學習的副科來進行教學,教師對于教學課程的研究也不夠深入,不管是從學校還是老師來講,對于計算機信息技術基礎教育的重視度都不高,另外,很多小學生從小在家中就已經接觸了計算機,通過家長的指導或者自我摸索已經掌握了一些計算機操作基礎。但是到了學校之后還在學習計算機信息技術的基礎教學內容,并且沒有系統(tǒng)的遞進性,導致學生對于課程內容提不起興趣,很對教學內容可操作性較差,純理論的知識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而學生家長擔心孩子在網絡世界中誤入歧途,因此對于教師布置的課后網絡練習不太支持,希望盡可能減少學生接觸網絡的機會。
在小學信息技術基礎教學中,合理運用計算思維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培養(yǎng)對于信息技術的掌握能力。
提高小學信息技術基礎教學的重點工作是學校和教師要端正態(tài)度,正視小學生對于信息技術基礎學習的重要性,計算思維是針對信息技術教育最新最實用的一種教學形式,能夠快速地對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理解、分析并思考出妥善的解決辦法,教師在計算思維的應用中要注意掌握適合的教學方法。比如,結合實際案例分析教學,信息技術課程與其他科目課程有一個非常顯著的區(qū)別,就是信息技術科目的操作性比較強,在學習中如果僅僅通過理論教學形式很難達到教學效果,在講述程序設計的課程時,要以案例程序的產生環(huán)境、語言運用及實際應用為出發(fā)點,進行發(fā)散性教學,讓學生在實際案例的分析學習中掌握技術知識。
大部分教師對于小學生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還停留在最基礎的教學階段,不僅不能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更不能為小學生將來信息技術的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因此,應該結合計算思維,在對小學生進行信息基礎教學的同時進行原理研究教學,充分發(fā)揮計算思維在小學信息技術學習中的意義,對每個教學的知識點都要進行詳細的分析,從教學意義和思維模式等方面進行全方面的考慮,在教學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力。比如,在學習《表格制作》的課程中,可以先讓同學們列舉一些日常學習生活中運用的表格,并進行歸類,這一學習任務對學生進行了需求分析培養(yǎng),接下來依照幾種常用的表格進行引導教學,幫助學生掌握軟件的操作能力,掌握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完成整體課程的理解學習。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發(fā)展,社會各界及家長對于學生的教育都越來越重視,但是針對家長對于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擔心問題,教師可以主導消除家長顧慮。比如,在布置信息技術課后作業(yè)時,可以要求家長與同學們共同完成,讓家長參與到孩子成長中,更能夠對學生課后的網絡活動起到正確的監(jiān)督引導作用,作為家長注意與孩子的交流,共同完成課后練習,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信息技術操作。
綜上可知,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開展對于小學生的發(fā)展是有著非常積極促進作用的,因此不管是學校、教師還是學生都要正確認識小學信息技術基礎教學的重要性。計算思維對于小學信息技術基礎教學的促進和發(fā)展具有著非常大的作用,在實際應用中要注意合理地創(chuàng)新和改進,為小學信息技術基礎教學起到良好的助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