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松梅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語文組,江西 宜春)
高中是學生學習任務最繁重的時期,在升學壓力之下,大部分高中學生都為了提升分數(shù)使盡渾身解數(shù),讓考試成績成了唯一考核標準。在時代不斷進步發(fā)展的過程中,我國教育部門認識到唯分數(shù)論并不能培養(yǎng)出時代發(fā)展所需求的高素質(zhì)人才,拿語文這門學科來講,融入情感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也應該成為教師的主要教學目標,只有這樣,我國的素質(zhì)教育才能有更好的發(fā)展。下面筆者就來談談情感教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意義及融合。
語文原本就是一門富含情感的學科,閱讀教學、寫作教學等語文學科中的基礎教學都離不開情感的注入,語文教師在教學當中也需要引導學生分析作者在寫作當中想要表達的情感,學習語文寫作當中所運用的各種修辭手法能夠表達的思想感情。所以,情感教育可以說是語文教學最基礎的部分,也是培養(yǎng)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基礎。因為文學素養(yǎng)的組成最關鍵的不是學生有多么豐富的詞匯積累、多么華麗的寫作手法,而是要讓學生懂得閱讀和寫作的靈魂就是其中所蘊含的情感。
應試教育對我國教育領域的束縛已經(jīng)存在很多年了,在應試教育背景下,高中語文學科教學也變成了以提升學生成績?yōu)橹饕臀ㄒ荒繕说膯我皇浇虒W,這嚴重阻礙了學生個性的發(fā)展,讓高中語文教學效率大大降低。而融入情感教育之后,高中語文教學形式必然要做出改變,再沿用枯燥單一的灌輸式教學模式顯然無法達到情感教育的要求。為了突出情感教育,語文教師必須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目標,不能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上,而是要關注如何采用豐富的教學形式開展情感教育。
教材是教師開展教育教學最主要的教學工具,語文教師準備的所有教學內(nèi)容都需要圍繞教材,利用好手中的教材,用教材中現(xiàn)有的內(nèi)容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是最直接和簡單的開展情感教育的方式。高中語文教材內(nèi)容豐富,閱讀文章所涵蓋的題材種類多、寫作風格也各有各的特色,而且文章中都蘊含著豐富的情感,一些古代的文章還包含著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對開展情感教育、幫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三觀”有積極作用。為此,教師在教學當中一定要帶領學生深入挖掘文章中蘊含的情感元素,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比如,當語文教師在講《廉頗藺相如列傳》這一課的時候,可以在分析完文章中廉頗、藺相如這兩個歷史人物的性格特點之后,對學生展開情感教育。讓學生把廉頗、藺相如當成自己的鏡子,看自己在平時的生活當中有沒有得饒人處且饒人的肚量、有沒有知錯認錯的勇氣,教導學生向文章中的廉頗、藺相如學習為人處世的方法。
開展情感教育一定要講求方式方法,一味地說教一定會引起學生的反感,而且教育效果也會不理想。只有選擇學生喜聞樂見的方法來滲透情感教育,學生才不會有抵觸心理,也才會愿意接受教師的教育。情感教育與理論知識教學有本質(zhì)上的不同,情感教育更重要的是靠學生自己的領悟,教育內(nèi)容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所以,教師可以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來加強學生的感受,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比如,當語文教師在講《鴻門宴》這一課的時候,可以給學生播放與之相關的影視作品節(jié)選,通過觀看視頻讓學生仔細觀察在鴻門宴上劉邦、項羽等人物的動作、表情等細節(jié),根據(jù)自己觀察到的細節(jié)來分析人物性格,分析《鴻門宴》這篇文章想要重點表達的思想,自己從中得到什么收獲。通過觀看影視作品,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學會主動分析人物性格和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這種滲透情感教育的方式會更有效。
高中語文教學中,寫作一直都是教學的重難點,很多學生在寫作上面臨的最大障礙就是難以通過文字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寫出來的文章看起來空洞沒有靈魂。為此,教師需要重點對學生進行情感表達的訓練,可以讓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注意積累,從生活中點滴小事入手,重視自己的情感體驗,嘗試表達自己的情感。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每周都寫一篇生活感悟,寫作內(nèi)容可以是自己遇到的人或事,只要給自己帶來情感波動的都可以寫下來,寫作的重點就是把自己的情感波動記錄下來。這樣學生用文字來表達情感的能力就可以逐漸得到提升。
綜上所述,情感教育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高中語文教師一定要重視情感教育,從教學目標、教學方法上尋找突破點,把情感教育與語文教學融合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