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qū)劉海粟小學潘陽
識字學習是學生學習的基礎,只有學生認識字,了解文字的具體意義,才能明白教師后續(xù)的講課內(nèi)容,做題時才能明白題目意思,繼而尋找正確的解題方法。通過將信息技術引入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中,借助網(wǎng)絡和多媒體,打造豐富多彩的識字教學形式,可以有效調(diào)動學生識字的興趣,學生可以主動參與到教師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教學的課堂效率會明顯提高。教師要加強對信息技術的重視,認真做好課前教學備案,促進課堂識字教學順利開展。
教師在對低年級小學生開展識字教學的過程中,受到學生年齡和性格等因素的影響,其教學的效果很容易打折扣,影響識字教學計劃的進一步推進。借助信息技術,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不同類型的學習情境,使學生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學習,學生的識字記憶可以按照教師提供的教學情景進行,其學習的效率會明顯提高,教師分類教學的目的也可以順利實現(xiàn)。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加強對情境選擇的重視,結(jié)合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首先從相對簡單的情景入手,逐漸深入,增加學生的識字數(shù)量。
例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入小白兔和大灰狼的教學情境,通過安排小白兔守家門,而大灰狼在門外騙小白兔開門,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為學生安排大灰狼角色,只有掌握小白兔提出的文字才能贏得小白兔的信任,通過該類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在競爭激勵下,會逐漸掌握情境中出現(xiàn)的文字,增加其知識儲備。教師也可將其它類型的教學情境通過信息技術引入到課堂中,例如教師通過網(wǎng)絡設置超市購物的情境,將學生分組,使其瀏覽不同的超市分區(qū),掌握超市分區(qū)中出現(xiàn)的文字。在該類情境下,學生可以掌握基本的蔬菜、肉類、零食以及米糧等文字,并及時將其應用到日常生活中,有利于其進一步的理解掌握。
教師在對低年級學生開展識字教學的過程中要重視教學的方法問題。漢字有很多不同的構(gòu)成,包括形近字、音近字等,教師可利用該類知識,促進學生掌握漢字識記的方法,促進學生識字水平的提高。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通過在網(wǎng)上搜集漢字識記的教學視頻以及漢字的演化流程圖等,結(jié)合自身教學經(jīng)驗和學生實際水平,按照一定規(guī)律進行整理整理,逐漸降低低年級學生識字的難度,促進其快速記憶掌握新的漢字。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記憶“心”字時,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編寫動畫,結(jié)合順口溜“一個鐵鍋炒芝麻,炒了仨,掉了倆”,通過動畫將鐵鍋和芝麻以低年級學生容易接受的形式展示出來,最終形成“心”字,學生在聽覺和視覺的雙重作用下,可以準確記憶“心”字的寫法,避免出現(xiàn)其他錯誤。在此過程中,教師也可利用信息技術,引入特定類型的識字教學動畫,使學生跟著動畫中的主人公學習新的漢字。例如動畫中“春天到了,有兩只蟲子從土壤里爬了出來,上面是春天的春字,下面是兩條蟲子,春天剛爬出來的蟲子還沒睡醒,爬起來暈乎乎的,東倒西歪,看起來有點‘蠢’”。通過該類動畫教學,學生可以準確掌握漢字的音、形、義和其他相關知識,其漢字記憶量可以在短時間內(nèi)大幅增加。
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一部分,在此過程中還存在其它方面的語文教學。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將識字教學和其它方面的教學結(jié)合起來,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鞏固識字教學學到的知識,加深其對漢字的印象。
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開展二年級課文《一株紫丁香》教學過程中,可以首先向?qū)W生講述重難點字詞的意思,使學生充分了解這篇文章,在此基礎上,教師再開展后續(xù)文章內(nèi)容理解教學,教學的效率明顯提高。學生在掌握字詞的基礎上在對該篇文章進行熟讀背誦,其學習效率也會明顯提高。教師還可利用信息技術,將識字和閱讀結(jié)合起來,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一年級課文《雨點》的過程中,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還原雨點掉落在不同地區(qū)的情境,同時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掌握其具體的寫法。在通過信息技術還原雨點落入池塘的過程中,在池塘旁邊標注“池塘”等字眼,促進學生掌握“池塘”的寫法。在雨點落入海洋的過程中,在海洋旁邊標注“海洋”的寫法,引導學生逐層記憶,掌握各類詞語。教師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將識字教學和閱讀結(jié)合起來,促進學生在閱讀中記憶漢字,在記憶漢字的過程中掌握字詞的正確寫法,促進學生語文水平的提高。
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是一項簡單又復雜的內(nèi)容,教師要充分考慮小學生的年齡和性格特點,掌握信息技術的正確利用和處理方式,通過認真準備課前備案等,明確信息技術在課堂應用的具體方法,推動學生在此過程中學習的正常進行。教師要正確處理信息技術和低年級識字教學之間的關系,合理引導學生掌握識字規(guī)律,推動學生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