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文鳳
(安徽省馬鞍山市師范學校附屬小學,安徽 馬鞍山)
說理文即議論文,它是培養(yǎng)小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有效載體。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六年級上冊編排了《為人民服務》《跨越百年的美麗》《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千年夢圓在今朝》4篇說理文章。為了讓學生輕松愉快地掌握說理文的文體特點,應從關注單元導讀、探究課后習題、基于文體特征三個方面,吃透教材,準確揣摩文本意旨,以提升說理文教學的有效性。
單元導讀通常安排在教材的單元之首,人教版教材的單元導讀,它從學生“學什么、怎么學”和教師“教什么、怎么教”兩個方面做了規(guī)定和提示。使得學生在進入單元學習時,對單元學習的專題要點、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等有初步了解。
《千年夢圓在今朝》是一篇略讀課文,安排在本單元中間。如何確定教學內容呢?可以依靠單元導讀來定位。本單元主題是“科學精神”,仔細研讀單元導讀,可以看出本單元有如下教學任務:(1)把握文本主要內容;(2)體會科學精神的含義;(3)學習用具體事實說明道理的寫法;(4)課外讀一些科學家的傳記或其他科普作品。這些任務既有語言品讀,又有情感感悟;既有寫法運用,還有實踐拓展。
結合《千年夢圓在今朝》在單元中所處的地位,可以定位本課的教學內容為:(1)將前面習得的方法“題目擴展法、重點段聯(lián)系全文法、段意歸納法”進行遷移運用,把握本課的主要內容,了解中國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歷程和千年夢圓的經(jīng)過;(2)學習在具體的事實描述中說明道理的寫法,體會“夢圓”背后的精神。
這樣依據(jù)單元導讀選擇教學內容,凸顯了略讀課文的地位和價值,有利于鞏固本單元所學的閱讀方法,為本單元后面的口語交際訓練、寫作訓練打下基礎。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重視、研讀并揣摩課后習題,因為它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編者的意圖。在預設教學目標時,要把每道練習題細化為小目標,并將其融入教學設計之中,從而合理安排教學內容。例如,《跨越百年的美麗》課后共安排了4道練習題: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一想,課題中的“美麗”表現(xiàn)在課文中的哪些方面?
(2)課文中有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比如,居里夫人“幾乎在完成這項偉大自然發(fā)現(xiàn)的同時,也完成了對人生意義的發(fā)現(xiàn)”,找出來體會體會。
(3)背誦喜歡的部分,抄寫自己喜歡的句子。
(4)閱讀下面的“閱讀鏈接”,結合課文,你體會到了什么,再簡單寫下來。
分析以上習題的設置意圖,第(1)題設計暗示了文章的脈絡,隱形地體現(xiàn)了文章的結構,這是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重要提示;第(2)題引導學生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并找出相關語句細細品味、欣賞、咀嚼詞句中所傳達的居里夫人精神之美;第(3)題在閱讀中重視語言的積累,引導學生把喜歡的部分背誦下來;第(4)題隨文練筆,深悟“跨越百年的美麗”的內涵,達到提高學生語言運用的能力。
同時,本單元《回顧拓展》中的“交流平臺”中明確提出的要求與之前閱讀的“單元導讀”形成了前后呼應的關系。教學時,如果能做到準確把握編者的意圖,做到前有布置,后有檢查,有利于把握整體,高效教學。
閱讀教學時,教師應關注文體特征,采取不同文體教學策略,以提高教學的有效性。王榮生教授曾說過,“閱讀教學時,教師應做兩件事:第一件事,培養(yǎng)學生用合適的方式看待特定的文本;第二件事,指導學生在這種文本中去看什么地方,從什么地方看出什么東西來?!?/p>
如《為人民服務》是小學階段第一篇說理文,如何依據(jù)體式對文本進行合適的解讀?幫助學生找到探尋文本的鑰匙,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點給予關注。
認識文章結構,理清文章脈絡,學習作者的謀篇布局。教學時,發(fā)現(xiàn)文本開頭鮮明地提出了中心論點“為人民服務”,接著提出“樹立正確的生死觀、正確地對待批評,克服困難,搞好團結”三個分論點,這是極為典型的分總結構。
說理文的語言很有特色,引領學生品味文字的精妙,感受語言的嚴謹性、生動性。如第三段教學,引導學生關注連續(xù)的4組關聯(lián)詞,首先調序對比,接著刪除對比,在比較朗讀中感受說理文論述縝密的特點。
學習說理文關注“如何說理”,這才是說理文的核心教學價值。這四篇說理文都運用舉例論證法,但在事例敘述的語言表達方式、側重點等略有不同?!稙槿嗣穹铡吩跀⑹鍪吕龝r,只用一句話“‘精兵簡政’這一條意見,就是黨外人士李鼎銘先生提出來的”簡單明了。
語文是實踐性的學科,借助言語表現(xiàn)形式,進行片段訓練,學習作者隱藏在字里行間中寫作智慧。如教學第二段,發(fā)現(xiàn)該段結構特點———作者亮明觀點,先引用論證,再對比論證,最后舉例論證來證明觀點,這樣典型的說理文結構,值得借鑒模仿。仿照第二段寫法,選擇一個觀點,采用論證方法,表達自己觀點。
葉圣陶說過:“教材無非是個例子?!闭Z文教師要靈活地、辯證地用好教材,挖掘文本價值,拓展文本內涵,達到教學“這一篇”,并使學生掌握“這一類”文體。相信有了這種強烈的文體意識,說理文教學的課堂才充滿著濃濃的“語文味”,字里行間中也折射出理性的光輝,這樣的語文課才是高效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