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坤
(浙江省建德市壽昌中學,浙江 建德)
當下倡導全民閱讀,提高國民素質(zhì)已成共識,閱讀之重可見一斑。高中語文新課標中的“閱讀目標”明確提出,要著重考慮學生閱讀能力的主動發(fā)展和可持續(xù)發(fā)展,以及未來社會對學生閱讀能力的要求。此目標以學生為主體,關注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讓學生體會到閱讀的樂趣與價值,以實現(xiàn)“三個維度”的和諧發(fā)展。近幾年來,隨著閱讀教學的深入研究,我們的老師更加注重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重知識、輕能力的現(xiàn)象也得到了改觀,可謂成績斐然,但問題也不少,比如,對教材的分析過于繁瑣、把閱讀材料分解得支離破碎等等。關鍵即是忽視了“閱讀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提出如下幾點操作性較強的策略,以供同仁參考。
閱讀就是從閱讀的文本中提取信息—篩選信息—分析整理吸收信息的過程。在語文學習中,學生必須掌握閱讀這一基本技能。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調(diào)動他們已有的情感積累,使其體會文本中豐富深刻的情感,從而培養(yǎng)他們獨立的精神。
1.在閱讀中豐富學生的情感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重陶冶學生的情操。我們知道,語文閱讀教學其實就是在豐富學生的情感積累,這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如,針對李密在《陳情表》中傳達出的苦情、衷情、孝情,教師應依照中學語文情感教育的特點,讓學生整體感悟,不斷豐富他們的情感。有了這些豐富的情感積累,學生在讀到類似的文本時,就自然而然會產(chǎn)生情感共鳴進而深刻地理解文本。
2.在閱讀中深化學生的情感
情感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態(tài)度的體驗。作為中學生,生活經(jīng)歷畢竟有限,加上知識面狹窄,對一些事情的體驗很難深入,情感的體驗因而也比較粗淺。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抓住文本中的情感表現(xiàn)突出的部分,深入挖掘其中的情感因素,引導學生深入體會。著名特級教師于漪就說過:“當教師崇高的使命感和對教材的深刻理解緊密相應,在學生心中彈奏的時刻,教學藝術的明燈就在課堂上高高升起?!边@里對教材的深刻理解其實就是對文本中情感的挖掘。當然教師在挖掘教材情感因素的同時,還可以加入自己的情感,用自己的激情和智慧,去喚醒學生的心靈,引導他們不斷地深入體會,深化自己的情感。有了這些深入的情感體驗,學生自主學習時的感悟能力怎能不大大提高呢?
3.在閱讀中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個性
閱讀說到底就是對話,主要是讀者與文本之間的對話、讀者與作者之間的對話。而語文閱讀教學還多了讀者與讀者之間的對話,即學生之間的對話和師生之間的對話。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特別關注與學生有關的對話,而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尤為重要,這與我們提倡的以學生為主體地位的導向是相通的。
在引導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獨立個性。這樣學生在談自己的感受時就會自由開放,真正做到融入文本當中,深入體會文本的內(nèi)涵。正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們不僅要求學生從多角度去分析理解,還要鼓勵他們結合時代背景、聯(lián)系當下去深入體會、重新闡釋文本。如,筆者在教授《清兵衛(wèi)與葫蘆》一文時,在學生研讀出文本的一般主題“批評扼殺兒童天性的悲劇行為”后,筆者繼續(xù)引導學生聯(lián)系實際,細讀文本,鼓勵他們發(fā)表自己不同的意見。有學生就抓住結尾“清兵衛(wèi)又熱衷于繪畫”這一細節(jié),挖掘出成功離不開執(zhí)著的個性的主題,并結合文本中父親的嘀咕,認為主題并非悲劇,而是指向“天性不可扼殺、個性解放不可遏制”的光明主題!這些不正是學生盡情釋放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充分展示自主學習能力的表現(xiàn)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語文的閱讀教學,興趣的重要性尤為突出。我們并不缺少閱讀材料:“教育部推薦的經(jīng)典文學名著必讀篇目”涵蓋面很廣,但是我們還應該明白學生課外閱讀方向很需要教師發(fā)揮引導作用。
1.教師推薦優(yōu)秀作品,讓學生領略佳作魅力
薩特說:“閱讀是一種被引導的創(chuàng)造?!苯處熞龑W生閱讀優(yōu)秀作品,為其提供條件和引導方向,讓其自行發(fā)現(xiàn)、自行建構,尊重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和獨立性。
2.發(fā)揮教材優(yōu)勢,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課堂是語文教學的主戰(zhàn)場,課堂中的閱讀是課外閱讀的前提基礎,課外閱讀是課堂閱讀的必要延伸,教師在教學中應很好地發(fā)揮教材的優(yōu)勢,把學生的閱讀興趣延續(xù)到課外。近幾年來流行的“互文本閱讀”即屬此類,強調(diào)以課內(nèi)閱讀促課外閱讀。
3.努力營造氛圍,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讀書的氛圍是需要營造的,而且是可以營造的,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去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如我們學校設立的“班級書庫”,倡導每天開心閱讀30分鐘。還有我所了解的學軍中學語文組倡導“多讀大用之經(jīng)典,少做無效之閑題”,他們將閱讀經(jīng)典納入教學計劃,這種形式是非常值得學習的。學生閱讀的興趣有了,閱讀量自然就會不斷增大,知識面也會隨之擴大,自主學習能力也就提高了。
語文教學總離不開“閱讀”與“寫作”這兩個話題。我們一般認為“讀”可以促進“寫”,可很少有人看到,“寫”其實能推動學生更加自主地去閱讀。
筆者在教學中對讀寫結合也做過不少的嘗試,下面的一次教學實踐,筆者感覺以寫作促進學生自主閱讀做得還是比較理想的:
課題:“我們的寫作需要怎樣的簡筆與繁筆”
——讀周先慎的《簡筆與繁筆》
首先筆者讓學生找出文章中對簡筆與繁筆的觀點性語句。學生很快就找到了。第二步就讓學生找論證觀點的事例。有《水滸傳》中寫景陽岡上的山神廟,只“破落”二字,便盡顯大蟲出沒,人跡罕至的景象;《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的漫天大雪,只一句“那雪正下得緊”一個“緊”字,境界全出;還有魯智深三拳打死“鎮(zhèn)關西”和魯迅《社戲》中寫“我”等名角小叫天出場的例子。
接下來筆者設計了最后一步,把議論文的寫作引入進來!追問同學:作者寫這篇文章所選的事例有何特點?學生帶著問題開始自主閱讀,不久就有學生說,都很有名、都出自名著、都是選自名家名作等。這時筆者不失時機地就給學生總結出來:議論文寫作時證明論點的事例應該是典型的和具有代表性的。接著又問道:文中所寫的事例是否可以顛倒順序?并要求說明具體原因。學生又開始自主學習探究。最后得出結論:議論文寫作時論點與事例要對應,不能發(fā)生錯位。筆者就這樣一步步、深入淺出地引導學生把議論文寫作時事例論證要注意的情況都總結出來了:證明論點的事例是必要而充足的;對證明論點的事例應作適當點評。最后筆者結合高考對寫作論述類文章的要求和學生寫作現(xiàn)狀以及想寫“好”作文的愿望作了具體的解說,把學生的自主閱讀興趣推向了高潮。
有了這樣的訓練,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豈有不提高之理?
所謂“主問題”,就是語文閱讀教學中能“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重要問題。以“主問題”為線索來指導學生閱讀,能有效地克服語文閱讀教學中肢解課文、零敲碎打等弊端,避免教師去做過多的講解分析,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問題的少、精、實、活,是高效的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保證,也是發(fā)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種有效方式。
在閱讀教學中設計主問題發(fā)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應該注意以下三點:
1.聚焦準——抓準閱讀課文的焦點
主問題是學習和掌握全文的核心問題。它可以是不同的焦點問題,但是它必須來自文本又覆蓋文本內(nèi)容,起到牽一發(fā)動全身的作用。以主問題統(tǒng)領整個閱讀教學過程能夠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的思考深度,從而發(fā)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以《項脊軒志》問題聚焦點來舉例:課文寫了哪些細節(jié),具體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主問題提出來后,引導學生去自主探究。學生自然就會去認真研讀文本,找細節(jié)、思考其中的情感。如寫老嫗敘述母親之事,寥寥數(shù)語,老嫗的神情、母親的慈愛無不盡顯紙上。祖母愛憐的言辭、離去時的喃喃自語、以手闔扉以及持象笏至的動作等,把對孫兒的關心、疼愛和期待惟妙惟肖地表現(xiàn)了出來。此外,妻婚后來軒的往事,從娘家回來后轉述的諸小妹語,亭亭如蓋的枇杷樹等細節(jié),懷念亡妻,物是人非的情感就出來了。
2.脈絡清——厘清問題的來龍去脈
主問題是樹的主干,與之相應的必須要有樹根、枝椏等相應的事物作支撐;分支促成整體,整體必然是由分支來支撐的。主問題必須前有鋪墊,后有升華,才組成一個有機的完整的系統(tǒng)。這樣就能一步步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如《祝?!返闹鲉栴}:是誰制造了祥林嫂的悲?。炕蚴钦l殺死了祥林嫂?再用“一個日子,兩次微笑,三樣眼神,四場飛雪,五張帳單設計的意圖是什么”來支撐主問題,學生就會一步步地去探究,并得出結論:在祝福這樣一個特別的日子里,作者通過環(huán)境描寫,人物外貌、言行等描寫,以敘寫及祥林嫂的悲慘遭遇。突出祥林嫂是被封建社會政權、族權、夫權、神權這四條繩索活活“勒”死的。
3.探究透——對主問題的討論深入透徹
如《金岳霖先生》的主問題:金岳霖先生僅僅是一個具體的人嗎?不是,當然不是。他是一個世界!對“一個世界”應該有深入透徹的理解。這個世界是西南聯(lián)大的形象,這個形象是處于那個年的時代背景之下值得謳歌的形象!“一個世界”一定要深入地加以探討。在深入探討的過程中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就得以發(fā)展了。
總之,在踐行《新課標》所倡導的教學思想中,教師應該轉變自己的觀念,走出以往的種種誤區(qū),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還要有長遠的眼光,要有促進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意識,認識到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迫切性與重要性。我國有句古話“活到老,學到老”,學生最直接的學習方式就是閱讀。讓我們從現(xiàn)在起更加注重學生的閱讀教學,特別注重閱讀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真正使學生在閱讀中自主地去獲得知識和信息,吸取精神養(yǎng)料,提高生存與發(fā)展能力!當然,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很多,筆者提出的這些方法也需要學生大力配合,見效時間可能較長,有些還在初步實踐階段,希望各位同仁有更好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