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向芳
(山西省晉城市第一中學,山西 晉城)
學不可以已!在政治學習的海洋上航行,需要以勤作舟,同時也需要以道為帆,以收事半功倍之效。以下是本人在教學工作中的經(jīng)驗總結,希望能對各位同仁和廣大學生有所啟迪。
朱熹曾說:“讀書之法在于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闭螌W習之法亦是如此。政治答題,是建立在對課本足夠熟悉的基礎上的,所以平時一定要扎實地背誦。建議大家不僅要掌握教材重點,也要對課本進行無死角的仔細閱讀,像知識鏈接、專家解讀等內容可以幫助記憶,同時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拓寬視野。但熟讀并非是盲目背誦,也不是走馬觀花式的瀏覽,一定要加入自己的思考,理解消化知識點。正所謂“溫故而知新”,每讀一次課本,都有新的收獲,都能進入新的境界。
背誦不是死記硬背。從根本上說背誦首先還是一個理解課本知識的過程(在高三生活中許多學生確實有這樣的體驗,每一遍學習課本都會有新的收獲和體悟?。?,其次才是從功利的角度考慮對做題的幫助,故而在背誦過程中的理解才是最重要的,假使已能理解課本內容,即使無法背下課本內容,在答題過程中也會有自己的一套語言,切不可因背誦而背誦,因小失大,得不償失。背誦時框架的建立更是尤為重要,要把課本的書本名、單元題、框題、課題、題目,乃至問題捋得一清二楚才可以,這樣才不會在考試中出現(xiàn)漏答的現(xiàn)象。
我們常說:高考從來不回避熱點。縱觀近幾年的政治高考題,幾乎都是以時政熱點作為背景材料。有些同學可能會覺得平時沒有時間看新聞,關于這一點,在梁俠老師所做的講座中,她的建議是:在做題中積累熱點,積累專業(yè)術語。像2017年高考題中的《中國詩詞大會》無疑是熱點,在猜題、押題卷中也屢次出現(xiàn),平時做題積累到這個熱點的考生看到后一定會大松一口氣。因此針對這類題平時要記套路,也要總結角度,總結常見的設問方式。同時從材料中挖掘信息,從材料中積累專業(yè)術語。另外在平時看新聞的時候,可以有意識地從政治角度思考。
關注時事不是一個立竿見影的方法,但絕對是頂尖學生制勝的一個重要砝碼。一是通過對實事的分析可以深化思維,錘煉知識體系,鍛煉邏輯能力,使能力得到提升。二是現(xiàn)在的高考題目的設置無非也就是以當前的時事為背景材料作考查,如若事先對該事件有過分析和關注,在考場上將是一個很大的幫助。關注時事的方式有很多:做題中遇到的某事件下去可以深入地了解分析;平時看新聞節(jié)目和微信公眾號時也可以關注官方對某件事的看法;如若有心,這些都不是問題。
在哲學冊中曾提到黑格爾的“黃昏中起飛的貓頭鷹”,我們也應該做學習上的貓頭鷹。做完題要對照材料與答案思考:材料中哪些信息指向了答案?答題思路是什么?答案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這與之前做過的題型有什么同與不同?我忽略了哪個點?在做完題后最好能重新反過來看自己的錯題并總結,不是盲目刷題,而要有所思,有所得。
考試作答一定要有一套自己的邏輯,比如說前提(為什么能),原因(為什么要),意義(有什么好處或弊?。?。這種邏輯不能總結以傳授,只能因人而異地總結出適合自己的一套解題邏輯。
希望廣大學生能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導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借鑒經(jīng)驗,更要慢慢摸索,尋找到適合自己的政治學習方法,于前行的黑暗中點亮屬于自己的啟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