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淑紅
(甘肅省靖遠縣第一中學,甘肅 靖遠)
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師在高中化學的教學中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非常重視,將情境教學應用到高中化學教學中,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感知化學知識,同時將知識應用到實際的情境中來解決實際問題,促使學生去思考和分析化學知識的含義,深刻理解化學知識,并且能夠學以致用。因此,高中化學教師應該將情境教學靈活應用到課堂教學中,以提高教學效益。
新課程指出,高中化學教學不僅僅要重視學生的知識學習,同時還應該將學生的學習看成是活動和經驗,讓課程不再作為知識的載體,而是要促使學生和教師之間形成學習共同體,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來探索新知識。新課程理念促進了教學改革,要求教師將情境教學應用到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結合教學內容來精心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感受到各種學習信息和情境素材,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構建新的知識體系。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來引導學生學習,還有助于促使學生主動探索,發(fā)散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情境教學將具體的知識放置在各種生活情境、社會情境或者問題情境中,加強了化學知識和生活、社會的聯(lián)系,讓學生構建知識體系的時候能夠進入到知識的真實應用領域,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有效強化了高中化學學科的實踐應用。
故事情境是一種有效的趣味性教學手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教學內容來為學生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高中化學很多知識都和一些化學史上的名人軼事有關,教師就可以利用這些名人軼事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新知識的學習中保持高漲的熱情。例如,在學習“元素周期表”的相關內容時,一些學生對這些化學元素的學習不感興趣,學習缺乏積極性,此時教師就可以創(chuàng)設元素發(fā)現(xiàn)的故事情境。通過故事情境的創(chuàng)設能夠很好地將學生引入到新知識的學習中,讓學生對知識保持熱情,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凸顯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和探究來獲取知識,這樣才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同時在這個過程中還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這對于學生以后的發(fā)展至關重要。而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就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圍繞教師提出的問題來進行探究和思考。教師要科學合理地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可以采用任務教學法的方式開展,同時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來探索問題的答案,從而大大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例如,在學習鐵的氫氧化物關于Fe(OH)2的制備時,引入制備實驗,為了加深學生對實驗的理解,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1)為什么FeSO4溶液要新配制?(2)實驗時為什么要將吸收NaOH的長滴管伸入FeSO4溶液液面下然后再擠出NaOH溶液?引導學生探究,讓學生明白是由于Fe2+容易被氧化,所以FeSO4溶液要新配制,而第二個問題是為了有效防止滴加NaOH時帶入空氣。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一些化學知識比較抽象,學生學起來具有一定的困難,所以教師就要采取有效的手段來讓化學知識以形象、生動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的化學知識。因此,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結合生活實際來引入化學知識,加強知識和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讓學生感受到化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例如,在學習“鐵和鐵的化合物”相關知識時,教師就可以引入生活情境:鐵在潮濕的環(huán)境下容易生銹,鐵為什么會生銹呢,在實際生活中鐵在什么情況下容易生銹,以此來引發(fā)學生討論,學習鐵的化合物相關知識。
情境教學法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將情境教學法應用于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是新課標理念的要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也可以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來強化化學和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情境教學法使學生學習目的明確,學習積極性提高,科學地去學習化學,從而提升了化學學科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