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亮(寧夏石嘴山市平羅縣平羅中學,寧夏 石嘴山)
隨著社會經濟發(fā)展,傳統(tǒng)教育模式逐漸無法適應新的形勢,需要調整、完善及優(yōu)化高考制度?!?+3”高考制度模式的實施是一項重要變革,但逐漸暴露出的“棄物理現(xiàn)象”受到教育界的關注,本文就此展開論述。
造成“棄物理現(xiàn)象”的一大原因就是新高考的積分規(guī)則。比如浙江高考使用“賦分制”,意味著卷面分數(shù)并不是最終的高考成績,而是要在所有報考學生成績排名中評估卷面分,再給出最終的分數(shù)。造成考生基數(shù)越少,賦高分的難度越大。而對于擅長物理的學生而言,物理是自己的必選項,也是拉開差距的主要渠道。相反那些不喜歡物理且基礎差的學生,想要得到高分的可能性更低,總成績與其他考生的差距更大,使得這部分考生失去進入目標學校的機會。經過權衡后放棄物理成為最合適的選擇。
隨著出臺并實行“3+3”高考新模式,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科目總成績中包括物理,而理科學生可以不選考物理。長期以來,大多數(shù)高考生認為物理花費時間多且學習難度較大,但又是拉開差距的重要科目。在新的高考模式下,高考中物理并不是必選科目,在競爭激烈的高考背景下,選擇自己擅長的科目無疑會增加機會。因此,部分不擅長物理的學生選擇放棄物理成為最好的抉擇。
高考科目中物理與其他科目相比,學習難度較大。首先物理學科考試題目復雜,涉及較多的定律、知識,對學生能力要求較高。其次,現(xiàn)有物理等級考試總分為70分,根據等級成績評定的話,在實際差距30分的區(qū)間,導致區(qū)分度與權重明顯降低。一線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考什么教師就教什么,這樣造成教師為了應付考試脫離課程標準,不能拓寬學生的物理知識面,一旦考試命題超出課標要求,學生掌握的物理知識就無法有效應對考試。而學生也會因為物理學習難度較大,學習興趣減少,最終使得選擇物理科目的學生數(shù)量也會減少,使得“棄物理現(xiàn)象”成為必然。
物理作為一門自然科學,學習難度較大,容易打擊學生學習的熱情,故而不能再沿用傳統(tǒng)的講授模式,而是應該從實驗出發(fā),讓學生在做實驗中體會到物理學習的樂趣。在實踐中,學生知識本體化,通過觀察實驗獲取的知識與課堂上的理論知識相結合,學生的知識會更牢固,思維也會更活躍,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興趣,又讓學生愛上物理、選擇物理。
青少年沒有成年人目光長遠,所以容易受到當前利益的影響。比如感到物理學習難度較大,分數(shù)提升慢,轉而選擇別的科目進行學習,卻忽視了物理對個人長期發(fā)展的重要作用。這時候,教師應當鼓勵、引導學生制訂“人生規(guī)劃”,要求學生通過長遠的眼光制訂一個長期的人生職業(yè)規(guī)劃,教師還可根據學生的差異,對學生提出一些建議。這樣可以讓學生從自身出發(fā),全方面考量,從而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大致符合此次高考改革的內在前提———學生根據自身特點理性地進行選考??梢葬槍ο雸罂家涣骼砉た圃合档目忌僭黾右婚T理科綜合考試科目,并且將該科目成績計入學生總成績,而對于學習負擔較重的考生報考非一流院系,由于該成績不起作用,這樣不會增加學生的負擔。
物理作為自然學科的基礎,在高考中一直以來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物理學科,第一,國家、地方教育部門需要出臺相關的政策和規(guī)定,順應高考趨勢,加強高中物理教育,把物理學科劃為高中的必修課程,增加物理課程的必修學時,提高物理學科在高考選考科目中的分數(shù)和地位,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第二,要求報考理工科的學生必須考物理,相關高校部門可制定出一項規(guī)定,若考生要選擇報考本校院系的相關理工科專業(yè),限定范圍中必須包含該考生高考中已把物理作為其中的一門選考科目,符合這個要求,方有可能進入該院系。
總之,當前“3+3”新高考模式不斷選擇試點推進,也會根據推行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及時調整、完善。未來高考制度會實現(xiàn)招考分離,持續(xù)完善多元選擇結構,進一步完善高考評價系統(tǒng)。而對于更多的高考生而言,可以選擇自己擅長的科目,有更大機會進入理想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