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方麗
(安徽省寧國市寧墩中心小學,安徽 寧國)
在當前我國學生評價發(fā)展成熟階段,我國教育改革面臨的巨大問題就是怎樣評價學生們的動手能力與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20世紀90年代出現了一個新的評價觀——表現性評價,是由美國的教育界創(chuàng)造的,表現性評價中所需要重視的問題就是,表現性評價的標準到底是什么?表現性評價的評分規(guī)則是什么?這些東西都需要我們進行深入的討論與分析。
表現性評價,要求學生證明自己的學習效率與學習結果,必須通過自己創(chuàng)造的問題實施解決方法,或者利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證明,而不是單純地選擇一項普通的答案。
表現性評價,則需要學生對學習成果進行客觀的評價,這種評價則需要一定的客觀標準與客觀準則。
表現性評價,學生的動手能力與作業(yè)的記錄成果必須有評價者仔細觀察。
在信息技術課程中表現性評價主要注重的是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以及學生把所掌握的知識應用于實踐生活中。用卷子測驗是對學生的基本學習能力進行評價,而這種評價也必須借助于表現性評價。
信息技術課程的評價方式,一直是以傳統(tǒng)的紙筆測驗,而有些專家認為這種測驗方法根本反映不出學生的實際水平。如果我們能夠設計適當的情境,在情景中,綜合地考查學生對技能的掌握與運用,在情境的測驗下,我們才能夠更好地測試學生的綜合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能夠客觀地分析他們的表現性評價。
學生可以通過信息的加工、整合、交流、分享,與其他的同學合作,分析并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這樣學生才能夠更好地完成表現性評價,并且在合作與交流的過程中,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還能夠培養(yǎng)與評價他們的信息素養(yǎng)與綜合能力。
在表現性評價中,主要是應該讓家長明白自己需要為孩子們做些什么,學生自身需要做些什么。通過不斷的提問增強學生的求知欲望,能夠讓學生更加了解生活,深入生活,從而熟練地運用掌握的技能。老師們還可以通過各種報告與展覽的形式,將學生的信息收集到一起,讓家長與學生有深刻的體會,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求知欲望。
表現性評價所反映的問題就是解決問題與分析問題,如何熟練地掌握這些技能,就需要學生在模擬真實或者是完全真實的情景中運用技能解決問題。信息技術課堂開展的目的就是要求學生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的生活中去,所以我們應該鼓勵學生深入生活、體會生活。
我們可以以小學生對word的基本操作為例,來描述表現性評價的方式??梢栽陂_始的時候,每個學生寫出自己預期的學習成果與效率,把學生分為小組,每組的組員需要制作一個小板報,學生可以運用自己學習的技能將有關這些板報所需要的工具與軟件收集與整合起來,并且運用適當的表現方式向大家呈現,在呈現的過程中能夠用自己的話概括出制作小板報過程中運用了哪些學習技巧,結合了哪些靈感,并且能夠客觀評價自己與他人的小板報作品。
因此,在制作小板報的過程中,我們應該考慮學生能力的不同,可以提供給學生一些程度不同的素材,并且鼓勵一些能力稍強的同學利用網絡查找本小組所需要的信息,運用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氛圍中,并且能夠在制作板報的過程中記憶深刻,對以后的應用技能也有著巨大的影響。
表現性評價能夠更好地判斷學生的動手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即使學生在真實的生活環(huán)境中也能夠游刃有余地解決問題,這就達到了老師課堂教學的成果。老師也應該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把表現性評價靈活、生動地應用到教學方法中,確保表現性評價對小學信息技術課堂的促進作用,如何在信息技術課堂中更好地應用表現性評價還需要我們進行更加深刻的探討,老師們也應該加強交流與研討,探索出適合老師與學生共同發(fā)展的道路,更好地評價學生的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