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是學生學習生涯中的一段重要時期,學生學習的科目內容多,還要掌握各種學習方法。在高中英語課程教學中,老師要注重對學生的英語應用和良好的學習習慣等進行培養(yǎng),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英語課程的學習。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采用研究性學習方法,主要是對學生的問題分析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進行培養(yǎng),鍛煉學生的邏輯思考能力,使學生能夠在課題設計中自主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和分析、解決問題,引導學生運用科學的研究方法完成學科內容的學習。研究性學習是教育教學體系中的一項重要構成內容,關于研究性學習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實施方法及策略等,則需要結合課程實踐情況展開研究與探討。
1.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情感。高中生在課程學習過程中,不僅要對書本理論知識有正確的認識,還要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高中生在英語研究性學習中要強化自己的知識運用能力,主動參與話題討論,對相關內容展開深入性思考。高中英語課程教學中涉及的文章內容包括科學、經濟、文化、政治、自然、歷史等,對于這些內容的學習,學生要對不同的課題展開研究。對于英語話題中的某個方面,學生可在課前搜集有關背景資料,在研究性學習中,再充分了解和掌握社會性話題的意義。在學習過程中關注身邊事、關心國家大事,重點培養(yǎng)和提升自己的社會責任感。以研究性學習的英語學習方法,讓學生站在社會性和全局性的角度看待和思考有關問題,對學生的社會情感以及是非價值觀進行培養(yǎng),使學生的學習視角更加廣闊。
2.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高中生在英語課程的學習中,由老師做好教學引導和教學組織工作,采用研究性學習的方法,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并不是讓學生獨自探究,而是要求學生能夠在合作、共享中共同完成問題的交流討論,提升學生的學習合作能力。例如,在英語短文閱讀理解中,對于“We turn our attention away from our own defects,and when we are forced by untoward events to consider them,find it easy to condone them.For all I know we are right to do this;they are part of us and we must accept the good and bad in ourselves together.”學生對這段話的理解主要可以從“turn attention away from our own defects”和“accept the good and bad”等關鍵詞部分進行探討,對其中的單詞含義和語法結構進行分析;在翻譯過程中,學生可以在小組討論中用不同的語言風格進行翻譯。通過這些措施,使高中生的英語學習更具自主化和個性化,同時有效促進學生的合作性學習和研究性學習。
1.強化學生的問題探究意識。高中生在學習實踐中,既要進行基礎知識的學習鞏固,又要加強學習技能的培養(yǎng),鍛煉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進一步實現拓展性學習。但是,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注意的是,對于教材中的理論部分,學生要具備科學研究精神,善于在實地研究中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例如,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不能完全依靠課堂講解,要學會自己在比較性學習、觀察性學習中發(fā)現技巧、總結方法。對于高中英語語法部分的學習,學生不能完全靠死記硬背,要能夠正確分析語法特點,采用適合自己的方式進行學習理解,可以自己造句,或對非典型性句式進行記憶;也可以建立語法知識框架,在不斷的補充和完善中,實現系統(tǒng)化的英語學習,在這種研究性學習和個性化學習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學科特長。
2.開放性話題討論。高中生在英語課程的學習中,要對自己的英語綜合能力進行培養(yǎng)。老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也要對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進行培養(yǎng),幫助學生及時從語言學習思維狀態(tài)轉換為學科性的邏輯思維狀態(tài),實施研究性學習。老師可以針對材料內容設置開放性話題,啟發(fā)學生的學習思考。例如,“When we reach the station, that will be it!” we cry.“When I’m 18.”“When I buy a new Mercedes-Benz450SL!”“When I putthe lastkid through college.”“When I have paid off the mortgage!”“When I get a promotion.”“When I reach the age of retirement,I shall live happily ever after!”這段話的字面意思具有一定的生活寫實意味,主要講我們在生活中期待未來,對于“當我18歲的時候”“當我有一輛新450SL奔馳的時候”“當我供最小的孩子念完大學的時候”“當我償清貸款的時候”……對于類似的話題討論,老師可以“未來與現在”為探究課題,引發(fā)學生對于人生的思考。學生在文章內容的理解中產生感慨、獲得啟發(fā),進而圍繞“珍惜現在”為探究課題展開討論。這種教學方法的應用使學生的學習關注點從文本內容延伸到課外,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思維和英語理解能力。
3.聯系實際的研究性學習。高中生正處于學習的關鍵時期,一方面要對現有的學習時間進行合理安排,爭取學好每一門課程,掌握更多的知識內容,奠定未來學習成長的基礎;另一方面也要對未來的學習、生活有一定的規(guī)劃。由于高中生實踐經歷少,他們在學習生活上難免會有些迷茫,老師在英語課程的教學中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展開研究性學習。例如,以“高考”為話題,為學生安排研究性的英語寫作活動,老師以“Now,imagine after all that studying you’re sitting in the exam hall waiting for the invigilator to tell you to begin and you see a girl faint and collapse to the floor.You are now at the fork in the road where you have to make a choice.”為話題引子,讓學生對“考試”與“救人”做出選擇,在思考和研究中正確看待“高考”,了解學生對于“高考”的認識。
現代社會經濟發(fā)展水平的提高,促使教育研究不斷深入。在實施課程教育改革中,高中英語課程教學要及時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課堂實踐中以老師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為主,實施研究性學習,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由于高中英語課程教學需要學生掌握基礎性的語法知識、口語技巧、寫作知識等,老師不能一味地對學生進行單向的、被動的知識教授,而是要從學生的學習特點出發(fā),實施研究性學習,讓學生在課程專題研究中通過老師的指導加強小組合作,共同完成課題研究,在研究性學習中更加主動地獲取和應用英語知識,實現對英語課程內容的深度探究。研究性學習與一般的綜合類課程不同,它兼具活動性課程和綜合性課程特點,是以學科問題為載體的接受性學習和主動性學習,對于調動高中生英語學習能動性和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等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教學實踐意義和價值突出,值得大家共同探究,深入思考。
參考文獻:
[1]肖嵋.淺議研究性學習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實施[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3,(1):147-148.
[2]陳美紅.淺析探究性學習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實施策略[J].成功(教育),2013,(11):45.
[3]諶小麗.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實施研究性學習的討論[J].學周刊,2012,(34):120.
[4]白惠英.淺談“研究性學習”在高中英語“閱讀課”教學中的應用——高中英語閱讀“三階段”教學模式[J].華夏教師,2017,(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