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 璐
(杭州市臨安區(qū)玲瓏街道中心幼兒園 浙江杭州 311311)
我國是一個千年的文明古國,是千年的文化古國,是千年的禮儀之邦,所以對于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tǒng),我們要繼承和發(fā)揚光大,真正做一個有禮儀有修養(yǎng)的文明人。禮儀教育是幼兒社會性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從小學禮、知禮、懂禮、用禮,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和健康的個性,關(guān)系到一生的發(fā)展。幼兒園是培養(yǎng)祖國花朵的重要基地,而幼兒園的教育對幼兒的一生都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在幼兒園中幼兒教師肩負著對幼兒禮儀教育的重任。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悠長的禮儀文化,在社會主義新中國,我們應(yīng)將傳統(tǒng)的優(yōu)良的禮儀習慣發(fā)揚光大。因此,在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時,必須嚴格的改掉幼兒們在家中養(yǎng)成的恃寵而驕,脾氣蠻橫,沒有禮貌的惡習,在學習中對他們進行引導(dǎo)教育,教給他們?nèi)粘躺钪械亩Y貌用語,同時對他們的日常行為進行規(guī)范。讓他們在以后的交往生活中能夠做到尊敬長輩,禮讓他人。
生活中的禮儀范圍較廣,包括平時的穿衣打扮,行為舉止和語言習慣。符合禮儀規(guī)范的著裝特點是衣服整潔平整。注意個人衛(wèi)生,頭發(fā)干凈利落,臉、手等干凈,不穿奇怪的服飾,梳怪異的發(fā)型。讓人從外表上能感到清爽愉悅,而不是給人邋里邋遢的感覺。幼兒的行為舉止也要符合禮儀規(guī)范,日常生活中要做到站有站姿,坐有坐姿,不能搞小動作,在公共場所遵守公共秩序,不大聲喧嘩,懂得禮讓,有排隊意識。遵守交通規(guī)則,走斑馬線,不闖紅燈,不追逐打鬧。在公交場上主動讓座,幫助他人。此外,幼兒良好的語言習慣也要從小養(yǎng)成,俗話說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庇纱丝梢姡玫恼Z言習慣在幼兒的生活交往中有重要意義。這就要求幼兒在日常交往中,多用禮貌用語,與人交談時態(tài)度謙恭,誠懇,不無中生有,夸大其實,用詞準確。
學習禮儀要求幼兒上課不遲到,有序就坐,遵守課堂秩序,認真聽講,積極和同學進行合作交流,完成老師布置的課堂任務(wù),踴躍的回答問題,大膽說出自己的觀點。在參加講座演講的活動時,要尊重演講者,認真聽演講,在臺下保持安靜,不竊竊私語,更不可大聲喧嘩。聽演講時不能吃東西,在會場內(nèi)不亂丟垃圾,不能對演講者的外貌衣著以及演講技巧進行隨意的評價,要積極的與演講者進行互動,在演講結(jié)束時,要適時的給演講者鼓掌。
幼兒年齡小,喜歡模仿,尤其喜歡模仿教師的一言一行。在與家長的交談中,教師經(jīng)常聽到這樣的反饋:“我家孩子放假在家時,就讓我和他爸爸、爺爺奶奶坐一排,然后他點名,讓我們答‘到’?!苯處熞粋€簡單的行為就引起孩子的濃厚興趣,可見教師必須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針對幼兒愛模仿的特點,每天在早接待時,教師可以首先向孩子行禮問好。剛開始孩子覺得很有意思:老師怎么給學生行禮呢?時間長了,孩子會不自覺地模仿教師的樣子,每天早上也主動向教師行禮問好。經(jīng)過兩個月的練習,班級里的學生都學會行禮問好,形成良好的風氣。習慣決定品質(zhì),良好的習慣會給孩子理想人格的形成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要給孩子正面的教育,給孩子“正能量”。之所以“什么樣的老師帶出什么樣的孩子”“誰班的孩子像誰”,主要是因為幼兒對教師有高度的崇拜心理,教師的各種行為表現(xiàn)幼兒都會認真地模仿和學習。因此,教師必須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在班級里樹立良好的禮儀榜樣,努力為幼兒創(chuàng)設(shè)良好的禮儀氛圍。同時,要結(jié)合環(huán)境設(shè)計和課程教學設(shè)計,將禮儀教育滲透到孩子的心靈中。
教師時常聽到一些孩子的爸爸媽媽訴苦,說孩子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如何寵愛孩子,使孩子養(yǎng)成不好的習慣。其實,家長有時候?qū)⒆拥摹皨蓱T”并不是有意的,而是出于著急,總是怕孩子做不好,所以不等孩子動手,家長就給準備好。對于這種情況,教師可以給家長講解這樣一道算術(shù)題:5+2=0。即幼兒園里老師教育 5天,孩子的行為習慣有所改觀,結(jié)果周末放假 2天,部分家長“好意的幫助”讓孩子將好習慣丟之腦后,到周一上學時,好習慣又要重新培養(yǎng)。由此可見,家長的配合非常重要。因此,在家時,父母應(yīng)教育子女學會懂規(guī)矩、懂禮貌,同時父母也應(yīng)以身作則,為子女樹立好榜樣。以前曾遇到這樣的情況:個別孩子還不懂一些“臟話”的意思,卻在與同伴的交流中不經(jīng)意地說出來,結(jié)果其他孩子向老師告狀,回家后又跟父母說。第二天,有家長對教師說:“老師,我家孩子說某某同學罵人,麻煩您別讓他和我家孩子一起坐。”其實,那些所謂“罵人”的孩子并不是什么壞孩子,他們往往是在家中不經(jīng)意地聽到父母這樣說就學會了,然后自己也會時常說出來。對于這樣的孩子,教師要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因此,只要家長和教師緊密合作,形成教育合力,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孩子就能生活在和諧的環(huán)境中,耳濡目染地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總而言之,幼兒的禮儀教育是多方面的。不僅需要禮儀常識,禮儀知識的積累,還需要進行禮儀活動的啟發(fā)。重視幼兒禮儀教育,對幼兒形成好的禮儀習慣,養(yǎng)成好的行為習慣有重要意義。幼兒園要和家長合作,共同促進幼兒的禮儀教育。
[1]徐麗君.幼兒園禮儀教育開展的必要性研究[J].人生十六七,2017(03)
[2]邱立慧.幼兒園禮儀教育的現(xiàn)狀及建議[J].新課程(小學),2017(02)
[3]茍紅梅.幼兒園禮儀教育的有效方法研究[J].學周刊,2017(03)
[4]王海霞.幼兒園禮儀教育實踐研究[J].考試周刊,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