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寧市城西區(qū)黃河路小學 青海西寧 810000)
創(chuàng)新教育就是以培養(yǎng)人們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為迎接知識經(jīng)濟時代的挑戰(zhàn),著重研究與解決在基礎教育領域如何培養(yǎng)中小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問題。基于該觀念的要求,筆者認為,具體可以從以下4個方面來對創(chuàng)新教育進行落實,為學生創(chuàng)新素質的持續(xù)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小學階段是學習習慣培養(yǎng)的最佳時期,如果能在這期間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那么對于學生而言是十分有利的。(1)培養(yǎng)學生預習的習慣。預習,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預習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情況把不同的知識結構、語言文字和課文內容進行歸類,從而加深學生對相應知識點的認知和印象,特別是在預習中無法理解的內容,可以進行標注出來,便于后續(xù)針對性的聽課,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培養(yǎng)學生記筆記的習慣。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小學語文學習同樣如此,再加上語文知識本就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只有提筆才能記下書中的精美佳句,才能對重點難進行標識。而動筆的過程,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記憶力,而且可以全方位調動學生的感官,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特別是從詞匯運用和寫作方面來看,只有通過不斷累積優(yōu)美的句子、優(yōu)秀的寫作手法和對文章的賞析,才能達到寫作時的得心應手,學生自然對語文學習更加熱愛。
所謂“書到用時方恨少”,讀的少、記的少,等到實際運用時就會發(fā)現(xiàn)知識的不牢固和欠缺。如果讓學生多進行課外閱讀,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而且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等到實際運用時呼之即出、信手拈來?!笆熳x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1)興趣閱讀。老師應該重視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yǎng),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就需要多給學生提供一些他們感興趣的報刊、圖書和故事等。而老師也應該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讀書環(huán)境,才對學生有強烈的感染力,使學生受到熏陶才能激勵學生的興趣,以很好激發(fā)學生的讀書欲望,只有當學生的閱讀量到一定程度時,才會實現(xiàn)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以提高自身的語言組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2)尊重學生的閱讀方式。新課改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因為每個學生都屬于獨立的個體,其在性格、知識水平和智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這就構成了每個學生獨特的學習方式,體現(xiàn)在閱讀方面,就是每個學生擁有適合自身的閱讀方法、理解力。所以尊重學生的閱讀方式,就是讓學生選擇他們自己喜歡的方式去閱讀,以給學生提供輕松和諧的閱讀氛圍,無論是略讀、精讀還是細讀,只要能保證教學效果,都是值得推廣和鼓勵的。[1]
口語交際是一種教學策略和方式,是聽話、說話能力在實際交往中的應用,聽、說話是口語交際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我們不能把口語簡單地等同于聽話、說話,其更多的是體現(xiàn)交際過程中分析、判斷和邏輯思維能力。(1)鼓勵學生大膽開口。老師要讓學生感受到口語交際的樂趣,就需要讓學生大膽開口,無論對錯,言之有理即可。比如,老師可以根據(jù)不同的問題來設置相應的模擬情景,讓學生能夠根據(jù)自身的理解來進行說明。今后遇到類似的問題時,學生才能學以致用。(2)增強學生主動交流的意識。老師可以給學生的口語交際提供平臺,比如生生交流和師生交流等,讓更多的學生主動參與到口語交際中,以充分展示自己的天賦。而對性格內向和沉默寡言的學生,老師可以給與其更多的關心和鼓勵,促使他們能夠融入到整個集體的討論和交流當中,并從中感受到自信和交際的樂趣。[2]
德育教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缎W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語文應通過教學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和諧發(fā)展”。可見,德育已被提升到了相當重要的地位。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進行:(1)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習慣。小學階段開展道德教育和行為素質最重要的時期,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習慣應從這時抓起。比如,教會學生遵紀守法、尊重他人和相互幫助,通過設置道德情景方便學生能快速感受到道德的認識,從而能更好的體會到人的心理上的變化。(2)實踐活動中滲透德育教育。小學語文教學不單單在課內進行德育教育,也可以在課外的實踐活動中滲透德育教育。實踐活動的執(zhí)行可以提高小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所以教師可以在課堂之外舉行有娛樂趣味、多種多樣的課外興趣活動,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促使學生道德品質的提高。[3]
總之,小學語文創(chuàng)新教育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其不僅需要廣大語文老師加強對創(chuàng)新教育相關內容的認知,更需要在實際的教學中不斷實踐和探索,強化小學語文教學的知識傳授功能和創(chuàng)新教育功能,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