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州市欽北區(qū)平吉鎮(zhèn)古秀小學 廣西欽州 535018)
面對現實,我不得不說,當今留守兒童的各方面教育已然成為社會人士關注的焦點話題。當許多人把孩子的教育出現的問題歸結到教師時,我覺得全社會更應該理性看待這個問題,畢竟孩子的教育不是學校一個組織在完成。我所在的學校位于偏遠農村,這里大多數的孩子屬于留守兒童,他們的父母則大多外出打工,留下孩子和別的親人一起生活,而與孩子生活在一起的親人,多數為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他們文化水平不算高,教育理念落后,無法也不敢過多管教孫輩,使孩子出現了問題不能及時矯正,再發(fā)展到后來為時已晚。父母的溺愛、放縱,沒有了父母的管教,導致這些孩子多數學習行為習慣差,成績較差,作業(yè)不認真完成,無心向學,經常違反紀律且屢教不改。所以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是農村教師班級管理工作上主要面臨的挑戰(zhàn)。
教師作為留守兒童的教育者,可以通過觀察留守兒童的性格愛好、心理特征,在日常生活中為留守兒童創(chuàng)造人際交流的機會。因為很多的留守兒童性格愛好、心理特征是不一樣的,因為有些留守兒童好說、好問、好動;有的留守兒童性格內斂、不喜歡說話、對人冷漠,教師可根據每一位留守兒童各自不同性格特點,科學合理地安排留守兒童的座位,讓那些不喜歡交流的留守兒童,在善于交流的同學的影響下,學會如何去與人交流。在下課時間里教師可組織游戲和活動,為留守兒童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去與人交流,讓留守兒童的交流方面更加的積極。同時我認為家長也要起到帶頭作用,要改變一些不利于留守兒童教育的思想,樹立“子不教,父之過”正確的教育責任觀,明確知道教育兒女是自己作為父母應盡的責任,對于家長自己的文化高低對子女的教育沒有太大的影響。就算是長期在外地工作,也必要把教育自己兒女的那一份責任承擔起來,和學校一起把兒女的教育工作做好。父母一定要主動和兒女的班主任或者是任課老師聯系,加強對兒女教育的溝通。和老師說清楚自己的一些情況,要時刻了解兒女的變化和發(fā)展,一起商量教育孩子的辦法和策略,這樣才不會讓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方面出現問題。
因為父母長期在外打工基本一年才會見一次兩次,所以導致留守兒童存在的心理問題十分嚴重,其主要原因是因為孩子受到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不足,尤其是父母對留守兒童的愛不足。通過對留守兒童的觀察才發(fā)現很多的留守兒童難以感覺得到家庭溫暖,容易產生負面情緒,加上農村教育水平和思想教育的不足,讓留守兒童遇到的心理情感問題不能跟人傾訴,慢慢就會自卑、不想說話,不喜歡與人來往、交流,隨著父母外出打工時間的延長,心理情感問題變得更嚴重。甚至某些學生還出現了很嚴重的交流問題,不知道如何跟人相處,對其他同學、朋友有敵意,這些問題的出現都要歸結為學校教育的不完善,沒有及時發(fā)現留守兒童的心理變化,才使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嚴重。
由于父母兩個人都不在身邊,一般都是由自己的爺爺奶奶或者是外公外婆看護,所以對留守兒童學習監(jiān)督就會減少,有時候都沒有去監(jiān)督,所以孩子在學習方面處于沒人過問的狀態(tài)。慢慢讓孩子對于學習滋生了一種學不學都沒事的態(tài)度。在學習上沒有了動力,做其他事情,所以導致小孩子的思想慢慢開始出現偏差,各種的超越道德的行為慢慢在小孩身上出現。加之自己的父母對孩子親情的不足,在孩子行為有出格或者不好的時候也不及時進行思想教育,讓孩子在不健康的軌道上越走越遠。有些缺乏管教導致引起的行為出格甚至越軌,在留守兒童身上體現是很普遍的現象。
由于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作為孩子的監(jiān)護人因為年齡比較大或者是忙于農活,精力有限,對留守兒童基本都是給予生活物質、在精神和思想上關心的就很少,甚至說是沒有。而在品行上相對來說基本都是溺愛、教育里很少去引導孩子,沒有時間去照顧留守兒童養(yǎng)成良好道德行為和良好的生活習慣,基本上不和留守兒童進行思想上的交流而是放任。缺少有效管教的留守兒童長期下去,會導致留守兒童的道德舉止品行處于放任狀態(tài),缺乏重要的自覺性和,自律性,有些意志相對較弱的留守兒童交往了一些不良社會青年,形成了一些壞的生活習慣,抵制不住誘惑,有的甚至觸犯了法,走上一條不歸路。
留守兒童出現思想和教育問題,由于學校的教育水平、理念和師資力量的不完善,讓留守兒童沒有辦法接受平等的教育,甚至有些貧困的留守兒童無法取得進學校接受教育、學習的機會。而且農村學校對留守兒童不夠重視,沒有更好的關心和幫助他們,讓留守兒童無法感受到學校的溫暖和教育的好處,從而讓他們覺得學習沒有多大用處,只是在浪費他們的時間,打擊了留守兒童學習的積極性,讓很多山區(qū)留守兒童的教育出現了很嚴重的問題。
學校所有的在職員工,除了自己的課程教育和行政外,都需要有主人翁的意識和精神參于到安全文明校園的建設活動當中去,貫徹落實到實際工作和生活中去。在上課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把安全文明的知識教育落實到學習上,這就是潛移默化,寓教于樂。
學校要多注意留守兒童的思想道德教育、關心留守兒童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強留守兒童對學習的激情和內心信仰,提升留守兒童的精神文明素養(yǎng),豐富留守兒童的課余生活。讓其擁有一個開心的學習環(huán)境,德智體美勞都得能到好的發(fā)展。
對于一些生活困難的留守兒童,學校要開展扶貧扶志活動??梢栽趯W校開展一些貧困留守兒童免學費的政策,以及在留守兒童里的一起手拉手傳遞愛心活動;還可以建立留守兒童助學金制度,制定相應的助學金獎勵制度,對留守兒童的生活和學習給予一定的鼓勵和幫助。
因為留守兒童的父母都需要要外出打工掙錢,往往留守兒童的教導任務就交到了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的身上,老人都會將自己的經歷和人生觀念統(tǒng)統(tǒng)傳授給留在家的孫子或者孫女,而爺爺奶奶的思想觀念都是舊的、、以前年代的、落后的,因為沒讀過什么書都是認為學習是沒有用的,只有勞動干活才能有飯吃。正是這種留守兒童的父母對孩子愛的缺失,沒有讓留守兒童形成正確思想觀念和人生態(tài)度,又或者說是留守兒童是輸在了灌輸好的思想和接受好的教育上。
所以作為孩子的引路人父母在外出打工前要好好想想孩子的教育問題,最好是做到以孩子為主,如果父母雙方都出去一定要要安排好孩子的思想教育和生活教育的問題,建議一個人外出工作,留一個人在家照顧和教育孩子,因為這樣可以避免交給他人幫看的話會無視孩子一起交流的要求,或者是放任孩子不管,或者對孩子的態(tài)度冷淡,或者是對待孩子的不聽話實施粗暴這一類的情況出現。所以孩子在幼年期間的心靈是非常容易受到傷害的,受傷之后的心靈是很難撫平的,所以兩個人在家或者留一個人在家看孩子是很重要的。作為孩子的父母在外出工作回家以后,要多去學校或者鄰居家了解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各方面的情況,每天都能打電話給老師和監(jiān)護人,了解孩子心理情況和學習問題,時刻關注著孩子的成長問題。在交流這方面要經常積極地鼓勵孩子要認真學習,給予他們心靈和思想方面的正能量。不要過度的物質滿足適當就好,也要防止物質的彌補給孩子的越軌行為提供借口,從而導孩子無法抵制外界的誘惑而走上一條不歸路。
作為留守兒童的監(jiān)護人要有熱情地積極參加到學校為留守兒童組織的各項活動里,定時去參加法律知識的宣講課程,要履行自己對孩子的職責,不只是僅做到保證孩子不餓著、不冷著,要實際的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發(fā)展及其人身安全,作為父母還要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yǎng),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作風,要為孩子的未來考慮好,主動與學校、和老師聯系,一起討輪教育孩子的最佳辦法。
相對于城市來說,農村的精神建設相比較還是很落后的,也沒有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一些不良的社會風氣讓留守兒童的思想和發(fā)展偏離軌道,漸漸沉迷上網絡游戲,加上山區(qū)農村教育和監(jiān)護力度的不夠,留守兒童可以隨時去網吧上網和一些娛樂場所,導致很多的留守兒童走上歧途,對于山區(qū)的農村來說好的教育很難順利開展工作,出現了很多的思想和教育問題。
對很多的農村留守兒童來說,他們上的小學很多都是當地的農村小學,學校的教學資源比較困難,師資力量不足,教師基本都是以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上課,很多教師都是局限于對課本知識的教授及對于考試分數高低的要求,從而很大程度上忽略學生其他素質的培養(yǎng),相對來說留守兒童很多時候自己寫的作文是他們內心情感的表達,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說一直局限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小學生素質的培養(yǎng),從而也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寫作能力。
對于留守兒童的寫作方面不能用分數去評判,不然會讓學生變得的勢利,可能會形成抄作文、套作文、背作文等嚴重不良學習習慣,讓他們的寫作能力得不到應有的提升,所以農村小學的教師對教學這方面必須要時刻學習好的教育方法,然后通過開展新課程研究,改變傳統(tǒng)教學理念,對留守兒童的教學方式要有新的認知,不能只是為了教授書本知識和爭取更高的分數,對此在教學中出現的新問題應該要積極地去探索和解決,通過努力學習慢慢去形成適應當前留守兒童的素質發(fā)展要求新型的教學理念。以此提高留守兒童的道德修養(yǎng)、思想素質等一系列的綜合思想素質,從而為作文做貢獻,切實要促進留守兒童學習和寫作能力的提升。
很多的農村學校由于環(huán)境艱苦、薪資低等各方面的因素,導致學校缺少大量的教師,甚至很多學校出現一個老師教多門學科的情況。甚至有的學校教師年齡比較大,沒有年輕教師的加入,導致學校的教學思想跟不上、教學方式落后、學生對學習興趣喪失。有的學校甚至都沒有專門上思想政治教育課的老師,學生也就不能學到這方面的知識。要招一些年輕的老師傳授新知識、新思想、新理念。學校應該有專門上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師,可以成立專門對留守兒童的思想政治的教育小組,引導留守兒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素質,提高留守兒童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識。
健全留守兒童雖然不能寄宿在學校,但是在學校的學習時間老師就成為了孩子的第二監(jiān)護人。學校應該建立一個充滿溫暖和關愛的生活環(huán)境,讓學校成為留守兒童另一個溫暖的家。這里有親如姐妹的好同學,有父母般慈愛的老師,讓留守兒童在學習上和生活上都能過得開心,平時還得到老師的幫助和教育。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可以促進留守兒童心理和生理的健康發(fā)展,提高留守兒童的思想政治教育素質,學會為人處世之道,最終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道德觀。
教師要與家長建立親密和諧的人際交往關系。利用開家長會和家訪,教師要與留守兒童家里的監(jiān)護人溝通,在和他們的相處過程中,教師要提高他們監(jiān)管孩子的責任心和能力,要配合學校和教師一起教育好留守兒童。這樣子教師成了留守兒童的親人,留守兒童的心里也不再孤單。
要走進留守兒童的心靈世界。作為班主任應該要放下架子,走進留守兒童的真實生活里,給班上每一位同學每人一本筆記本,讓他們把當天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任務記在本子上?;丶液笤趯φ胀瓿桑B(yǎng)成良好的學習能力。讓他們堅持每天都寫一篇日記,把這一天最值得記錄的事情寫下來,并談一談自己的感想。不管你的工作是有多忙,不管是數學老師還是英語老師,都應該檢查一下日記寫了什么,了解他們的心靈世界。積極的一面給予鼓勵,消極困惑的給予疏導,培養(yǎng)他們健康向上的心態(tài)。
作為一個班級的班主任一定要做好留守兒童的心理輔導,以這樣的方式知道學生此時此刻在想什么,也可以彌補留守兒童的一些感情的不足,讓其更好地加強學生學習和教育。但是一定要保護他們的隱私,不能對學生造成傷害。多年來對于留守兒童的教育,讓他們走出了陰霾,見到了溫暖的陽光,找到了前進的方向,得到了寧靜?;仡欉@些留守兒童的進步歷程,我認為教育好留守兒童不單單是學校和老師的責任,更是家長的責任。但只要我們共同探討教育的客觀規(guī)律和有效方法,再把這項工作抓好、抓實,確保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對于留守兒童問題是一個越來越關注的社會問題,也是教育的焦點,也是我們從事教育工作者所面臨的一個新課題、新難度。我們要對每一個孩子負責,把更多的呵護和關愛給這些心靈脆弱的留守兒童們。
留守兒童是個特殊的群體,學會正常交往是每個人的基本素質,會影響著人們的工作、生活和學習,學校要培養(yǎng)留守兒童從小學會正常交往,塑造他們健全的人格。留守兒童這一群體面臨的諸多問題,我們有責任與義務為留守兒童行動起來,呼吁社會人士一起關愛和呵護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