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大連市沙河口區(qū)早期教育幼兒園 遼寧大連 116021)
現(xiàn)在的幼兒園教育,并不是傳統(tǒng)上我們所理解的讀書識字算數教育,而是對兒童的全方位培養(yǎng),在游戲活動中使兒童收獲知識,逐漸成長。但情況并不完全是這樣的。比如在辦園條件較差的打工子弟幼兒園,他們沒有充足的物質條件進行游戲教學,只能采用傳統(tǒng)的粉筆與黑板,教孩子念拼音、識字、算數等等基礎的學習,雖然也有講故事之類的活動,但并不是以教育為目的的。當然這種情況也跟教師的素質有關,但這樣的學前教育是不值得提倡的。游戲的好處就在于它比較符合兒童年齡發(fā)展的需要,在學前階段,兒童并不是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在學習上面的,但是豐富多樣的游戲卻能夠極大地吸引他們的興趣。
游戲首先滿足了兒童的生理水平需要,在活動中兒童得到了適當的身體活動鍛煉,滿足了他們基本的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其次滿足了在認知水平上的需要,通過游戲,兒童對周圍的環(huán)境有了認知,進一步地對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有一定的理解和認識,并努力通過自己的行為對環(huán)境產生影響。最后,游戲還滿足了兒童的社會性情感水平的需要。在游戲中,他們是主體,得到了尊敬和認可,通過與小伙伴的交流與共同,滿足了社會性需要,社交能力得到了初步的鍛煉,同時又滿足了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讓兒童有一種成就感。
游戲與兒童的學習并不是分離的,兒童是在活動中學習的。學習是由經驗引起的比較持久的能力或傾向的變化。而游戲是幼兒在與人與物的積極互動中主動建構經驗的過程。所以說,游戲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游戲中的學習屬于日常生活中的學習,以感知、動作和表征為認識手段,經驗具有具體性和形象性。這就不同于傳統(tǒng)的以字詞為基礎的教學,注重讀寫算等學業(yè)技能的訓練。兒童從游戲中獲得的知識和經驗更具有真實性,容易被兒童深刻地記憶和理解,并在今后的生活中進行實踐。
首先,它有利于創(chuàng)造與幼兒年齡特點相適宜的幼兒園生活,不會讓兒童在幼兒園的生活中感到枯燥乏味,甚至厭煩;第二,它有利于保障幼兒游戲的權利和童年生活的快樂,因為游戲乃是兒童的天性,任何人都無法剝奪兒童游戲的權利;第三,游戲有利于促進幼兒主觀能動性的發(fā)展,幼兒在趣味、生動的游戲中,通過主動學習獲得相關經驗,有利于幼兒多方面水平的提高和身心健康發(fā)展。我們說幼兒園教育,就是應該以兒童為主體,充分發(fā)揮兒童的主觀能動性,教師起到輔助和保護的作用。
以游戲為基本活動,首先要求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在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中,兒童應該是活動的主體,教師在整個過程中應該維護兒童游戲的權利并保護兒童的安全。鼓勵兒童自主選擇和展開活動,教師在觀察的基礎上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其次,教師要設計新穎有教育意義的游戲活動提供給兒童。兒童并沒有能力自己設計游戲,教師要設計好各個方面,把兒童這一主體放置其中,實現(xiàn)“寓教于樂”的目的。將教室的活動空間劃分成不同的區(qū)域,即所謂的功能區(qū),提供多種玩具和游戲材料,給兒童進行自主發(fā)揮和創(chuàng)造。最后,游戲要源于兒童的真實生活,強調兒童的主動學習,讓兒童在游戲活動中獲得直接經驗,來深刻理解游戲中所包含的知識和道理,促進兒童身心的全面發(fā)展和社會化。這樣的區(qū)域活動一般要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兒童在游戲的過程中還能與小伙伴進行溝通交流,促進社會性的發(fā)展。
首先,角色游戲的主題單一。在某幼兒園進行觀察的時候,發(fā)現(xiàn)一個班級有“水吧”的角色扮演區(qū)域,但一直都是這一個角色扮演活動,等全班同學都輪流完之后就喪失興趣了。其次,材料投放數量和種類相對貧乏。在角色扮演區(qū),主要以兒童的扮演和表演為主,需要的道具很少,不想建筑區(qū)需要很多積木,手工去需要各式各樣的紙張等等。第三,角色游戲區(qū)經常被教師遺忘。角色游戲區(qū)比較穩(wěn)定和安全,兒童有序地進行游戲,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教師也就不會過多地關注。第四,教師干預過于武斷,游戲評價也以教師評價為主。教師并沒有參與兒童角色游戲的全過程,所以只針對自己看到的一些就對兒童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過于片面。
“想象的角色扮演”、“想象的以物代物”、“有關動作與情景的想象”、“角色扮演的堅持性”、“社會性交往”、“言語交流”等被認為是社會性主題角色游戲中的六個“有價值的”關鍵因素。也就是說,在進行角色游戲時,最應該注意的就是這六個因素了。角色游戲應該圍繞這六個因素展開,關注兒童的游戲活動過程是否完善。
第一,從兒童的需要中生成游戲主題。比如說,某班的“水吧”這個角色扮演區(qū),在冬天的時候,就以不同種類的水有不同的功用展開,既讓兒童投入到游戲活動中,又讓兒童了解了關于各種水的作用和功效的知識,圍繞一個主題,也比較有針對性。
第二,教師應該與兒童一起創(chuàng)設游戲環(huán)境并開展游戲。教師初步設計角色游戲的背景與框架,然后與兒童一起豐富和充實。還說“水吧”的例子,這個創(chuàng)意固然是老師想出來的,但是水吧的布置卻充分顯示了兒童的參與。兒童手繪的裝飾、游戲要求等等貼在墻上,讓兒童在游戲中也有一種成就感。
第三,教師要通過討論幫助兒童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在進行角色游戲之后,教師要及時進行總結,幫助兒童發(fā)現(xiàn)和解決游戲中的問題,幫助兒童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
第四,向幼兒的生活經驗遷移,運用各種各樣的形式,幫助幼兒將生活經驗延伸到游戲之中。生活經驗的延伸可以采用提問、小組討論、兒童之間的互相交流等方式,豐富并鞏固兒童的經驗和知識。
游戲是幼兒天性的表達,是各種技能爆炸性的呈現(xiàn)。教育的目標,是讓受教育者擁有獲取幸福的能力,能夠幸福的生活。作為幼兒園教師,應該理解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fā)展需求,為幼兒創(chuàng)造適宜發(fā)展的環(huán)境,讓幼兒真正享受無憂的快樂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