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花 李秋玲
(1.甘肅省古浪縣土門第三小學 甘肅 古浪 733100;2.甘肅省古浪縣泗水教育工作站 甘肅 古浪 733100)
前蘇聯(lián)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yè)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但是農(nóng)村小規(guī)模學校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卻十分的有限,課外閱讀能力也非常的薄弱?!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也明確規(guī)定: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總量應不少于145萬字,背誦優(yōu)秀詩文應不少于160篇(段)。為了擴大學生的課外閱讀量,提高農(nóng)村學生的閱讀能力,“圖書漂流”活動在農(nóng)村小規(guī)模學校悄然興起,有些甚至進行的如火如荼。通過漂流活動的持續(xù)開展,農(nóng)村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大大增加,閱讀能力也有了質(zhì)的提升。筆者對本校學生的閱讀現(xiàn)狀進行了調(diào)研,并對學校實施“圖書漂流”活動的效果進行了總結。
(一)農(nóng)村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甚低。農(nóng)村小規(guī)模學校的學生大多是留守兒童,家長長年在外地打工,爺爺奶奶又不能陪伴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在家里面很難形成讀書的氛圍。而且農(nóng)村小規(guī)模學校圖書資源也普遍匱乏,加之師資緊缺,認識不到位,導致閱讀工作難于開展。再者網(wǎng)上新鮮事物頗多,無奇不有,視野極廣,瀏覽方便快捷,導致學生不愿花費大量的時間,去面對枯燥乏味的文字。
(二)農(nóng)村學生課外閱讀的品種單一。我們對本校學生的課外藏書做過一項調(diào)查:本校學生的課外藏書中教輔類書籍居多,而科普讀物、名人傳記、文學名著等所占比重很低,藏書的品種單一。
(三)農(nóng)村學生課外閱讀的動力渺茫。農(nóng)村學校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沒有明確的要求,也沒有相應的評價機制,更沒有留給學生展示閱讀成果的平臺,學生感受不到閱讀帶來的收獲感,從而導致學生閱讀的興趣銳減。
為了擴大孩子們的閱讀量,農(nóng)村小規(guī)模學校大力開展“圖書漂流”活動,在每個班級建立圖書角,每個樓層設立圖書架,把圖書館的藏書調(diào)過來,讓同學們的閑書獻出來,讓所有的書都活起來,讓同學們時時有書讀,處處有書讀。使校園成為流動的圖書館,濃濃的書香園。
1、圖書共享,方便你我。隨著家長認識水平的提高,好多家庭都給自己的孩子購置了圖書。這些圖書在讀完之后,都被閑置了起來,實在是一種資源的浪費。與其讓圖書塵封書架,還不如積極投漂,相互進行圖書共享,智慧分享。
2、激活興趣,提升素養(yǎng)。圖書在漂流過程中,種類繁多的百科書籍,方便快捷的借閱流程,自由寬松的閱讀氛圍,使得孩子們讀書的興趣倍增。而興趣是孩子們最好的老師,利用這個契機,引導孩子們?nèi)プx更多有意義的圖書,進而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能力,提升他們的學科素養(yǎng)。由于是漂來的書,很快又要漂走,孩子們在閱讀的時候會更加專注,閱讀的質(zhì)量會大大提高。
3、學會分享,促進交往。孩子們處于認知的啟蒙時期,喜歡湊熱鬧,家長的說教遠不如孩子們心中的小榜樣。孩子們會爭先恐后的把自己的藏書投漂出去,和伙伴們分享。此時,圖書已成為一個紐帶,把大家緊緊地連接起來,使伙伴們的關系更加融洽。
4、塑造誠信,養(yǎng)成習慣。圖書漂流這種形式,是建立在孩子們誠實守信基礎之上的。既是對孩子們自身素養(yǎng)的檢驗,又是對孩子們誠信的考驗,因為參加活動首先要做到誠信,任何同學不能將書據(jù)為己有。不管圖書漂到哪兒,大家都要細心呵護,保持圖書的完整性。并且看完后的圖書,一定要及時投漂,以保證別的同學能盡快漂到這本書。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孩子們誠信的品質(zhì),又培養(yǎng)了孩子們抓緊時間看書的習慣。
(一)、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小學生普遍具有好勝心,如果他們的閱讀能得到老師的認可,讀書就更加熱情。抓住這一心理特點,順勢利導,就能進一步提高孩子們的課外閱讀量。
1、開展“閱讀之星”評比活動。根據(jù)同學們閱讀書目的多少和收獲,每學期在班上開展一次評比活動,評選出本學期的“閱讀之星”。通過評比活動,端正同學們的閱讀思想,規(guī)范同學們的閱讀行為,培養(yǎng)同學們的閱讀興趣。
2、開展“讀書心得”交流活動??梢悦堪雽W期召開一次“讀書心得”交流活動。讓同學們上臺演講,展示自己的讀書心得,讓孩子們在掌聲中鐘情于書本,讓孩子們在笑聲中與書為友。
3、開展“讀書筆記”評比活動。每學期評選出幾本優(yōu)秀的讀書筆記,進行獎勵,并在班中相互傳閱,帶動同學們不僅要讀書,而且要做好讀書筆記。
4、開展續(xù)寫作品故事活動。兒童文學作品一般具有趣味性,孩子們讀完之后,常常會出現(xiàn)情緒波動的現(xiàn)象。這時,可趁熱打鐵,讓孩子們續(xù)寫作品后記。通過續(xù)寫活動,打開了孩子們心靈的窗口,提升了孩子們學習語文的欲望。
(二)教給孩子們閱讀的方法。讓孩子們喜歡上讀書,就要教給他們讀書的方法。根據(jù)孩子們的認知水平,我們可提出不同的要求。
對于低年級學生,建議讓他們閱讀圖文并茂的畫冊,讓他們邊讀圖,邊讀文;一邊猜一邊讀。要求他們能了解故事的大致梗概即可。
對于中高年級學生,建議讓他們閱讀文學作品。通過閱讀,讓他們明白“書的作者是誰?”“書中有哪些人物?你最喜歡誰?”,“書中最讓你難忘的是什么?”“書中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要求學生要弄清楚作者寫作的意圖,敘述的情節(jié),表達的情懷等。
總之,自農(nóng)村小規(guī)模學校實施“圖書漂流”活動以來,孩子們看書的地方多了,看的書也多了。校園里看書的人多了,關心書的人也多了。我們要積極倡導課外閱讀,讓孩子們“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完整的書”,真正地擴大孩子們的閱讀量,提高孩子們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