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守芳
(重慶市云陽縣鳳鳴鎮(zhèn)院莊小學 重慶 云陽 404500)
與加減乘數(shù)以及分數(shù)不同,方程式教學給學生提供的是一種全新的解題思路,改變傳統(tǒng)的逆向解題過程,讓學生在一開始先設出未知量X然后,從正面列出等式進行求解,這與過去的解題方式在思路上有著本質上的不同,這就導致很多小學生在剛剛接觸方程式時,會感到難于理解,感覺數(shù)學題目變得深奧了很多,甚至一度失去學習方程式的自信心。這在很大程度上給數(shù)學教育設置了障礙。針對方程式教學中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本文提出以下幾種對策。
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中心,是現(xiàn)在教學改革的要求,也是時代變化的重要思想轉變。因此教師在進行方程教學時也要轉變自身的思想,以學生為中心,從學生的角度入手,深入了解學生所產(chǎn)生的困惑疑慮,才能對癥下藥,幫助學生解決問題,這需要教師在備課階段就要注意把握學生可能產(chǎn)生困惑的地方,在此基礎上教師的教學才更加具有針對性。同時需要教師方法的運用,即對學生思維的引導。學生在計算方法根深蒂固的基礎上難以立刻轉變思想接收新知識,這才導致學生在解題時方法混用,所以教師在實際講解時可先以傳統(tǒng)方法為引導讓學生思考計算,再進行方程內容的教學。比如甲袋大米重68千克,從甲袋倒出15千克到乙袋后,甲袋還比乙袋重5千克。求乙袋原有大米多少千克?這是用之前就學習過的等量代換的計算方法求解,教師以此題讓學生進行思考計算,同時查看學生對之前知識的掌握情況。學生在計算完成后教師再具體講解方程方法的應用,以問題為突破口,將問題看作已知條件設置為x,這樣再根據(jù)題意要求即可知道甲袋的大米減去乙袋的大米就是甲袋比乙袋還重的5千克大米。讓學生知道列方程的關鍵在于分析題意,按照題目要求進行思考即可,無需轉化思想,這樣在進行計算時結果也更加準確,不會出現(xiàn)偏差。這也就是方程方法的精髓,從而增加學生的正確認識。
教材在講解方程式時,要求學生先對方程式進行必要的變形,然而在實際授課的過程中,教師往往會忽視這一點,直接進行后續(xù)的步驟,這就導致兩種情況的出現(xiàn),一種就是學生盲目模仿教師,使用心算代替書面上的變形,這樣一來時常會出現(xiàn)計算錯誤,另一種則是學生按照書上的要求自行變形,可是沒有教師的指導,變形過程復雜冗長,這兩種情況都不利于學生學習方程式。教師教學經(jīng)驗豐富,對于方程式一眼看過就有了答案,可是學生遠遠不能做到這一點,無論教師對學生的要求有多高,都必須讓學生一步步解方程,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決不能跳躍著解題,著急寫出答案。比如在計算5x+5=10時,要先寫成5x+5-5=10-5,再寫成5x=5,然后繼續(xù)變形為5x/5=5/5,最后才能得出答案x=1,一道題目,用了四步這其中很容易出現(xiàn)錯誤,或者其他一部分同學直接學出答案,沒有在這中體現(xiàn)思維的過程,比如5x+1=10,直接寫出x=2,這種解題過程不利于學生形成嚴密的思維習慣,也不利于提高解方程的正確率。
在練習過程中,教師要先對之前講授的教學方式給學生進行一個完整的復習,讓學生形成一種系統(tǒng)性的記憶,之前學過的方法和簡易方程的解法,會被后面學習新知識做好充足的準備,讓學生通過頭腦中對知識的遷移,進而用新的本領和方法來解決新的問題。大學生學會了新的本領后,還可以用這種方法對舊知識進行重新的解答,對頭腦中的解題思路加以鞏固,利用新教材學習的等式的性質,如果只用四則運算來解方程,學生在等式兩邊都有可能出錯,解題速度有待提升。新方法有新方法的好處,可以減少學生的出錯率,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做題速度。這在考試和平時做題中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教師要因材施教,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對教材的講解內容做出適當?shù)恼{整。數(shù)學是一門十分嚴謹?shù)膶W科,中小學數(shù)學更是一種有機結合,教材反映的是各部分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與綜合。學生不能只停留帶老舊的方法而不前進,因此教師要更注重與學生的后續(xù)學習,幫助學生提高其學習能力,才有可能在數(shù)學的學習中取得明顯的進步。
小學生因為剛剛接觸學習,所以他們的思維方式還不是非常的成熟,掌握速度較慢,很容易在學習中遇到難題,特別是對于解方程這種思維跨度較大的題目,接受能力更差。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中,教師更多的是使用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中將一切知識點灌輸?shù)綄W生的腦子之中,雖然這樣能夠有較快的教學速度,但是卻忽略了學生本身,忘記了小學生較差的接受能力,使得教學效果并不理想。通過我的觀察,小學這個階段的學生更加喜歡交流式的教學方式,這就要求數(shù)學教師在教知識的同時不能忘記同學生的交流,不論是課上的討論還是課下的交流都是極為重要的,這不僅僅能夠加深師生之間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的了解解方程的思想,更容易的接受這些知識,并且更加牢固地掌握。同時,教師要及時地將自己所歸納的知識點教給學生,加快他們的理解速度。
結語:小學階段的方程教學雖說不是重、難點,但教師不能掉以輕心,作為一種非常重要的數(shù)學思想,方程解題的意義和優(yōu)勢教師在教學時都要有所滲透。教師要從學生解方程時存在的問題入手,積極轉變學生觀念,提高小學數(shù)學方程教學的有效性。
[1]劉玉蓉.淺談小學數(shù)學方程教學的幾點做法[J].小作家選刊,2017(4).
[2]饒興育.淺析方程式教學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如何有效進行[J].讀書文摘,2017(7).
[3]朱國軍.小學數(shù)學中運用方程解決問題的策略淺談[J].數(shù)學教學通訊,20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