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紅艷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區(qū)直機關幼兒園 湖北 孝感 432000)
與其他教育方式不同,音樂教育的審美教育具有一定的獨特性。在對幼兒進行教育的過程中,以音樂藝術為載體,不斷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審美能力,不僅可以很好的展現音樂藝術魅力,實現音樂教育陶冶情操的教學目的,還可以對幼兒心理狀態(tài)進行合理的疏導,促進幼兒身心健康。
在對幼兒進行音樂教育過程中,培養(yǎng)幼兒的審美能力,不僅可以提升幼兒的創(chuàng)新能力,還可以促進幼兒朝著個性化方向發(fā)展,對幼兒的成長非常有利,其具體分析如下:
第一,能夠提升幼兒的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在開展在音樂活動過程中,加大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通過唱歌、跳舞等方式,不斷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造美的思想,比如:教師讓幼兒填寫歌詞或者根據歌詞進行創(chuàng)作,幫助幼兒展開想象的翅膀,大膽創(chuàng)新,為幼兒提供一個展現自己的平臺,從而最大程度的將幼兒潛在的創(chuàng)造力挖掘出來,進而促進幼兒的良好發(fā)展和進步。
第二,能夠促進幼兒朝著良好的方向發(fā)展和進步。教師在開展音樂活動的過程中,對幼兒進行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讓幼兒體驗到自我表達以及探索的快樂,讓幼兒在一個相對輕松的環(huán)境中,充分的表現自我,展示自我,從而保證幼兒可以朝著多方面的方向發(fā)展和進步。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進行幼兒音樂教育過程中,應該主動轉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鼓勵幼兒積極表達對音樂內容的理解,并且只要是通過積極健康的方式進行表達,教師都應該給予一定的表揚,給予孩子更多的肯定,保證在提升幼兒學習音樂積極性的同時,還可以進一步促進幼兒的良好發(fā)展[1]。
通常情況下,每一個音樂作品的表現與旋律都存在著很大的不同,而這些不同的形式也旋律也剛好表達出了不同的情感。比如:有些音樂比較歡快,而一些音樂就顯得莊嚴肅穆等。所以,不同音樂的類型,給幼兒所帶來的情感體驗也是不同的,可以讓幼兒沉浸在音樂的情境中。因此,為了可以進一步提升幼兒的審美能力,在實際的培養(yǎng)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合學生的音樂,讓幼兒可以在多個方面獲得音樂情感體驗,從而進一步激發(fā)幼兒的審美情趣,提升幼兒音樂的審美能力。同時,在審美能力培養(yǎng)期間,教師也可以播放一些不同類型的音樂作品,積極的引導幼兒識別不同的音樂情緒,保證在提升幼兒審美能力的同時,還可以為幼兒帶來良好的音樂審美體驗[2]。
對于音樂作品而言,其藝術風格的表達,可以很好的將音樂特征體現出來。一般情況下,風格特征往往可以很好的展現出作者的創(chuàng)作個性以及民族風格特色。所以,音樂作品通常只能意會,不能言傳,其具有非常獨特的特點,但是卻無法找出合適的詞語形容。而對于幼兒來說,由于其年齡普遍偏小,并沒有太多的生活閱歷,再加上文化等因素的干擾和制約,使得幼兒的審美能力也相對薄弱。因此,在對幼兒進行音樂審美能力培養(yǎng)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從橫向和縱向兩個方面對幼兒進行培養(yǎng),不斷拓寬幼兒的視野,保證幼兒更好地理解音樂,培養(yǎng)幼兒的審美情感,進而提升幼兒的審美能力,促進幼兒的未來發(fā)展和進步。
教師在對幼兒開展音樂活動的時候,不僅要注重對幼兒知識技能的訓練,還要采用科學的方式,引導幼兒可以發(fā)現美,并且創(chuàng)造美。例如:教師在對幼兒進行審美能力培養(yǎng)的過程中,可以利用鋼琴彈奏出不同的曲子,在彈奏完畢之后,讓幼兒通過繪畫的方式表達出來、讓幼兒自己聯(lián)想動作,將教師彈奏的樂曲通過肢體語言表達出來等,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進一步體提升幼兒的思維發(fā)散能力,還可以為幼兒提供一個良好的思考環(huán)境。再例如:幼兒在欣賞《歡樂頌》樂曲時,就可以問幼兒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然后用語言等表達出來,通過教師的引導,提升幼兒的審美創(chuàng)造力,進而提升幼兒的音樂審美能力[3]。
對于幼兒來說,其生活是非常豐富多彩的,在他們的世界里處處都充滿了驚奇,并且其感受力以及創(chuàng)造力是取之不盡的。因此,為了可以進一步挖掘幼兒自身存在的潛能,在今后的音樂教育過程中,家長以及教師等應該對幼兒進行及時的引導,保證幼兒可以感受到音樂的獨特美,進而有效提升幼兒的審美能力。
[1]郭曉娜.淺析幼兒鋼琴啟蒙教育中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J].北方音樂,2016,36(2):126-126.
[2]袁媛.淺談在音樂活動中幼兒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J].神州旬刊,2017(4):66-66.
[3]汪詠梅.培養(yǎng)幼兒音樂審美能力路徑初探[J].教育文匯,2017(13):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