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燁
(陜西省延長縣小學 陜西 延長 717199)
大部分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教學理念新,有一定的課改意識,“合作、參與”等新的課改術語能在課堂中頻頻出現(xiàn),教師的角色行為相應地發(fā)生了轉變。老教師教學理念陳舊,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動受到?jīng)_擊。盡管青年教師的教學理念有了一定的轉變,取得一些較為可喜的成績,但與現(xiàn)代教育理念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傳統(tǒng)教育觀念仍占主流。多數(shù)教師的教育視野不夠開闊,不能從學生個體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中去關照語文素養(yǎng)。只瞅著學生卷面上的成績,不能著眼未來,閱讀、感悟、朗讀指導、思辨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表達能力等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并不重視。學生主體地位受到嚴重沖擊。教師主宰課堂,不相信學生,不放心學生,處處越俎代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雖然已有運用和體現(xiàn),但因缺乏具體的方法指導而流于形式。聽、說、讀、寫訓練還停留在膚淺的層面上,不能較有效地進行指導?,F(xiàn)代教學手段未發(fā)揮應有作用,教師缺乏資源意識,由于缺乏學習、研究,加上教師基本功不過硬,嚴重影響教育教學質量。
目前縣級以下學校,學生基礎薄弱,生源差,視野比較的狹窄,不能把最基礎的知識掌握,學生從小在家就沒有一個很好的家庭教育,不能養(yǎng)成良好的查字典等學習習慣,把平時的小毛病不能及時的糾正,改正,導致在學校里也很難糾正過來。
學生缺乏關愛和關懷,在對人對事上表現(xiàn)的不夠有禮貌,小學生從小受到家庭的溺愛,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在小學許多學生都屬于留守兒童、單親兒童、智障兒童,他們平時缺乏應有的交流,造成語言的組織運用能力較差,他們閱讀課外書的機會基本為零,周一至周五他們幾乎全都在看語文數(shù)學英語等
書?;氐郊液?由于一個星期沒有玩耍,所以會玩的不顧所有,有時候沒有大人的催促,他們連家庭作業(yè)都完成不了。對于老師布置的作業(yè),語文寫作這些習作題,他們雖然會絞盡腦汁的去想象,去思考,但是畢竟見識較少,沒有一個遼闊的視野,導致他們的語文寫作總是寫不出新意,運用不到許多好詞佳句。
人都說父母是自己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啟蒙老師。我對這句話有深刻的體會,我對家庭和社會教育看的更加的重要。雖然說像家庭社會這些外部環(huán)境教育屬于外因,但這些教育卻深深地影響著我們的這些孩子,在他們的學習中,對于語文的學習不外乎課本、課本,除了課本以外還是課本。語文教學的終極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精神世界,讓他們有一個豐富的內心世界,擁有一個健康積極的心態(tài)。但在鄉(xiāng)鎮(zhèn)的語文教學中,除了學校教給學生的基礎知識之外,學生們在家庭和社會教育中有很大的缺失,他們缺少一個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的熏陶,更缺乏一個有利于他們學習的社會環(huán)境,他們在外出游的機會很少很少,幾乎沒有,所以不能游覽祖國的壯美風景,不能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不能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他們只是在這個地域長大,所以他們沒有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抬頭是山,低頭還是溝。
曾經(jīng)看到過這樣一句話:“我不能改變生命的長度,但是我可以改變它的寬度?!弊鳛橐幻逃ぷ髡?我曾經(jīng)為自己的工作而困惑著,苦惱過。但是就在最近這段時間,由于讓我教一年級的語文,讓我突然間醒悟過來,其實生活不應該就是我們想象的這個樣子,不一定就是我們看到的那個樣子,我們其實有足夠的能力去改變它!而問題的關鍵是我們想不想去改變?有沒有足夠的能力去改變?在這段時間里我一直認真工作,與學生一起學習我們的漢語。在這期間與天真可愛的孩子們發(fā)生了許許多多有趣的事情,當然也有令人頭痛的時候,所謂有哭有笑,有花有果。這期間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最懂。可是同時我也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雖然學生們都喜歡上我的課都會很認真,但在考試中分數(shù)卻不是很理想。也就是語言環(huán)境太單一了,只是在課堂上用。課下就不去想了,于是,我又想了一個辦法,必須讓孩子們天天想學過的詞匯,讓他們寫日記。這樣時間久了,孩子們的詞匯量就多了,同時我也在課堂上盡量布置場景,讓學生有施展空間。大家知道“學習漢語的學生不是教會的,而是學會的”。他們必須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去學、去記。所以我創(chuàng)設真實、自然、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情境,讓他們在用中學,在學中用,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發(fā)散思維,把學生的學習熱情推向高潮,達到一發(fā)而不可收的境界中。
例如:在講課時,我將教室的一角擺滿水果,使同學們進入教室如同進入商店一樣,同時我又把各種水果畫在卡片上,只要是學生熟悉的水果,能叫出它們的名字的,我都畫上,并把它們貼在黑板上,顏色各不相同,由于教室的一角是水果店,黑板又是實物卡片,同學們的熱情一下子就上來了,他們會想教師這是做什么呢?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和濃厚的興趣,使學生精神飽滿,興趣盎然。老師再用語言表達一下,整個班級就沸騰了,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創(chuàng)設了這種情境,我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進行表演,把講臺讓給學生,讓他們盡情的施展自己的才華和藝術才能。學生體會到了自己是學習的主人,也知道了當售貨員和當買主應該怎樣說?怎樣做?完成了教學目標。
小學語文教學存在著種種現(xiàn)實性的問題,我們必須以積極的心態(tài),承認矛盾困難的存在,不斷提高教師隊伍素質,不斷提高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用我們的愛心、耐心、信心去培養(yǎng)這些小學生,積極推進新課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