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涵林
(四川省德陽中學校2016級8班 四川 德陽 618000)
高三學生通常在面臨高考來臨存在巨大壓力以及心理負擔。如今將評價恐懼分成負面評價恐懼和正面評價恐懼兩個角度。只有學生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才能正確的應對高考焦慮。在高三學生的生活學習中,較大程度的在意他人的評價,對于負面評價不能更好的適應,從而導致產生高考焦慮?,F如今探討負面評價恐懼給高三學生帶來的影響以及如何改善影響的擴大。
負面評價恐懼是指個人在與他人的交流場景中,擔心他人評價從而導致的情緒變化強烈,對個人的心理造成嚴重影響。而高考是一種較為典型的自我被批評的情景,高考失敗的焦慮在其本質上也是學生對負面評價的恐懼。多數學生在高三時期往往心理狀態(tài)都較為敏感,如果父母不對其進行鼓勵而在學生失敗時予以批評,就會導致學生出現較為明顯的高考焦慮,這也是導致高考焦慮發(fā)生的主要原因。
1.行為孤僻的學生。在日常生活學習過程中部分學生行為較為孤僻,于其社交能力和適應外部環(huán)境變化的能力較差,不善與人溝,遇到問題時不善于溝通從而導致抑郁的可能性增大,情緒無法第一時間得到緩解與宣泄,使得面對高考的情況更以產生焦慮。
2.學生自身心理狀況。由于學生的心理素質的不同,每個學生對外界負面評價的承受能力以及對壓力自我調節(jié)能力不足、自我控制能力不強。所以,心理素質的不同是也可能導致高考焦慮癥。
3.過高的目標。比如模擬考試一定要達到多少分、一定要考上某某名牌大學等不良的心理期待。那么一旦受到挫折,就會自我質疑,喪失自信心,從而一方面可能導致焦慮恐慌,寢食難安,不能安心學習;另一方面可能會讓考生制定更加不合理的期望與計劃,讓自己超負荷運轉,造成身體上的損害。
4.家人的期盼。在家族人員中,部分家長對于子女過分嚴厲,對于孩子的學習成績要求過高。遇到考試成績不理想,大部分時間去責備孩子,而不是鼓勵孩子,給孩子的心理造成無形的負擔。
1.教師引導學生以平常心態(tài)認知自我、對待負面評價。教師不僅應當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還應當注重學生的心態(tài)調整,要使學生理解考試只是為了對學習效果進行衡量的一項手段,而考試成績不是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評價的全部,更不是對學生的命運進行決定的方案。所以教師應當引導學生認同終身教育和終身學習的理念,使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對心態(tài)進行調整,并理解各種負面評價,使學生養(yǎng)成不溫不火的良好心態(tài)。一方面來說應當要求學生在心理上允許自己失敗,另一方面也應當在行動上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復習情況和身體情況來制定相應的復習計劃,按部就班并且穩(wěn)妥的進行學習,這樣能夠幫助學生做好充分的考前準備,使學生樹立良好的考試信心,要求學生相信自己,切不可妄自菲薄,以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高考。
2.與家長進行溝通,要求家長客觀的給予壓力。部分家長在高三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十分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僅僅依靠考試得分來對學生進行獎懲,部分學生甚至沒有形成獎懲制度,僅僅是在考試失敗時給予懲罰,沒有進行獎勵機制的建設。這種狀況會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極大的焦慮情緒,家長也沒有理解到學生的壓力,僅僅是一味的對學生進行施壓,導致學生的學習信心降低,焦慮心理日益嚴重。除此之外,部分家長在與學生進行溝通時沒有注意自身的方式方法,僅僅對學生進行責罵,這樣也會導致學生出現恐懼、焦慮心理
同時由于高三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往往較為敏感,即使是不經意的一句話或一個眼神,都會對高三學生造成一定的心理波動,而家長與教師在這種狀況下應當對學生做好相應的引導,并理性且適當的關注學生的成績,適時進行成績干預。一方面來說應當使學生保持科學的壓力,另一方面也應當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建立學習信心,緩解高三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使高三學生具有更大的心理彈性來面對各種負面評價,提高自身的抗壓能力。
3.引導學生降低功利尺度,制定考試目標。首先來說,學生應當明確自身的定位,并制定符合自己學習能力的目標,這樣能夠幫助學生以一定的學習壓力來開展學習,使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得到體現。但如果目標設置過低,則會導致學生壓力不足而缺乏進取動力。但如果目標盲目設置過高則會引起學生存在明顯挫敗感,導致考試焦慮情緒,反而固步自封、破罐破摔。所以學生應當明確自身定位,結合自己的成績逐步提升,這樣有助于改善學生的負面情緒。并且在沒有達到目標時進行反思,總結確定自身存在的不足,這樣能夠使學生面對負面評價時以積極良好的心態(tài)審視自我,從而提高學生的心理應對能力。
表面看來,導致考試焦慮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學生個體對考試失敗存在明顯擔心,但進一步思考來說,考試失敗對于個體的意義其實較低。其主要原因是學業(yè)領域與人際領域之間往往存在一定的負面評價聯系,當父母或教師得知學生在考試中出現失利,就會對學生進行負面評價,甚至會在整個人際圈內傳開,而這種人際領域的負面波動則是對個體造成失敗恐懼的主要原因。所以在對高三學生的負面情緒進行調整時,應當盡可能降低負面評價在人際圈內的傳播,這樣有助于緩解高三學生的焦慮,從而改善學生的學習心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