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臘梅 ,陳羅娣 ,曾偉華 ,張升偉 ,相勇 ,徐根保 ,李曉琴
(1.江西省寄生蟲病防治研究所麻防科,南昌 330096;2.江西省贛州市皮膚病醫(yī)院社防科,贛州 342000;3.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qū)皮膚病防治所麻防科,南康 341400;4.江西省皮膚病??漆t(yī)院社防科,南昌 330001)
很久以來,人們對麻風病有著比對其它任何疾病都強烈的恐懼、歧視和偏見[1,2],導致麻風病受累者無論是現(xiàn)癥期還是治愈者均普遍存在嚴重的心理問題。為分析江西省麻風病受累者心理健康狀況,了解目前麻風病受累者心理問題及其影響因素,本文就江西省244名麻風病受累者進行問卷調查,結果報告如下:
1.1 對象 采用整群抽樣方法,2014年至2016年共調查江西省244名麻風病受累患者。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使用的工具是患者健康調查問卷-9(PHQ-9)和焦慮自評量表(SAS)。 PHQ-9共有9個條目即9個抑郁癥狀組成,包合兩個維度,維度一為:⑴愉快感喪失;⑵心情低落;⑶睡眠障礙;⑷精力缺乏;⑸飲食障礙;⑹自我評價低;⑺集中注意力困難;⑻煩躁不安;⑼消極觀念。維度二為:情感方面(條目 1、2、4、6、8、9)和軀體癥狀方面 (條目3、5、7)。每個條目的分值如下:0=完全不會,1=有幾天,2=一半以上的天數(shù),3=幾乎每天(以最近兩周為一周期計算)。篩查總分值為27分,其中0分:無抑郁;1-4分:極輕微抑郁;5-9分:輕度抑郁;10-14分:中度抑郁;15-19分:中重度抑郁;20-27分:重度抑郁;輕度抑郁及以上認定為陽性病例。SAS由20個條目組成,主要評定癥狀出現(xiàn)的頻度,其標準為:⑴沒有或很少時間;⑵小部分時間有;⑶相當多時間有;⑷絕大部分或全部時間都有。其中15項是有負性詞陳述,按順序1-4評分,其余 5 項(第 5、9、13、17、19)是正性詞陳述,按 4-1反向評分。
1.3 統(tǒng)計分析 采用Excel建立數(shù)據(jù)庫,SPSS 22.0軟件進行t檢驗、χ2檢驗、多元Logistic回歸分析,檢驗結果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一般情況 共調查244名麻風病受累者,分布于贛州、撫州、上饒等3個市23個縣(市、區(qū)),其中治愈患者212例(占86.89%),現(xiàn)癥患者32例(占13.11%)。 男 190例(占 77.87%),女 54例(占 22.13%);年齡 12-98 歲,平均年齡(62.68±14.83)歲;患麻風病確診時年齡5-78歲,平均 (29.52±14.66)歲;已婚 134例(占 54.92%),未婚 109例(44.67%),離婚1例(0.41%);農(nóng)村戶口237例(占97.13%),城鎮(zhèn)戶口7例(2.87%);目前有工作者13例(5.33%),無工作 231例 (94.67%);2級畸殘 61例 (占 25.00%),1級畸殘和無畸殘183例(75.00%),詳見表1。
2.2 麻風病受累者心理障礙情況 244例麻風病受累者經(jīng)PHQ-9測評,無抑郁者120人(其中包括極輕微抑郁74人),輕度抑郁84人,中度抑郁19人,中重度抑郁6人,重度抑郁15人,PHQ-9總分為5.87±5.90,其中 PHQ-9≥5分者 124例,抑郁癥狀檢出率為 50.82%(124/244)。
全部受累者經(jīng)SAS評價,無焦慮者179人,輕度焦慮42人,中度焦慮14人,重度焦慮9人,SAS總分為 44.65±11.50,與全國常模[3](SAS 粗分=29.78±0.46)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6511,P<0.05),焦慮癥狀檢出率為 26.64%(65/244)。
2.3 抑郁焦慮癥狀與影響因素的單因素分析 將性別、確診時年齡、接受教育時間、確診時畸殘程度、發(fā)現(xiàn)延遲時間、治療期、治療分型、戶籍、婚姻狀況(將“從未結婚、離婚、分居及喪偶”歸為其他)、判愈、居住方式(將“獨居和集體宿舍居住”歸為其他)、收入水平、職業(yè)等13個因素納入分析,分組逐個進行檢驗。發(fā)現(xiàn)收入水平為影響患者抑郁癥狀的主要因素,焦慮癥狀的主要影響因素有接受教育時間、發(fā)現(xiàn)延遲時間、居住方式和收入水平。詳見表1。
2.4 抑郁焦慮癥狀影響因素的多因素回歸分析以是否有抑郁癥狀為因變量,以經(jīng)單因素相關分析檢驗P<0.1的2個因素選為自變量,分別為居住方式、收入水平,并進行多因素logistics回歸分析。見表2。將有無焦慮癥狀選為因變量,接受教育時間、發(fā)現(xiàn)延遲時間、居住方式和收入水平選為自變量,進行多因素logistics回歸分析,見表3。
表1 抑郁焦慮癥狀與影響因素的單因素分析
表2 抑郁癥狀影響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表3 焦慮癥狀影響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麻風病受累者焦慮與抑郁癥狀檢出率文獻報道高低不一。本研究通過調查江西省贛州、撫州、上饒等市23個縣(市、區(qū))的244例麻風病受累者,檢出56.56%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其中,抑郁、焦慮癥狀檢出率分別為50.82%、26.64%。且均無性別、年齡、職業(yè)間的差異。抑郁癥狀檢出率高于國內多位學者報道,如陳向陽等[4]報告的21.67%,梁軍林等[5]報道的36.13%及尤為平等[6]調查的心理障礙檢出率25.00%。與國外麻風病患者心理障礙流行率較接近,如Leekassa等[7]報告埃塞俄比亞門診麻風病患者心理障礙流行率為52.40%,Erinfolami等[8]報告尼日利亞麻風病患者心理障礙流行率為58.00%,Kisivuli等[9]報告西肯尼亞成年麻風病患者心理障礙患病率為53.29%。而焦慮癥狀檢出率低于陳向陽等[4](41.67%)及梁軍林等[5](30.97%)的相關報告。麻風病受累者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障礙的現(xiàn)實是確實存在的。
影響抑郁癥狀的單因素分析提示有較滿意的收入水平能夠明顯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而低水平收入患者較容易出現(xiàn)抑郁狀態(tài);與親屬同住者不容易出現(xiàn)心理障礙。影響焦慮癥狀的單因素有收入水平、居住方式、發(fā)現(xiàn)延遲時間以及接受教育時間。收入水平為保證基本生活需要所必須,在保障生活的基礎上,能夠讓患者放下心里負擔,調整心態(tài),而與親屬同住,得到親人的理解支持,更能讓患者保持心里健康。接受教育時間越長的患者,心里狀態(tài)較低學歷或者文盲患者要平穩(wěn),不容易出現(xiàn)焦慮,這可能與知識所帶來的自我調節(jié)及自我價值的詮釋與體現(xiàn)有關。對影響因素進一步行多元Logistic回歸分析提示,收入水平為影響麻風病受累者抑郁癥狀的主要因素,而收入水平和發(fā)現(xiàn)延遲時間為影響患者焦慮癥狀的主要影響因素。
為此,我們在關愛麻風病受累者、促進他們收入水平提高的同時,著力加強麻風病癥狀監(jiān)測體系建設。麻風病防治機構通過建立完善的癥狀監(jiān)測體系,可以早期發(fā)現(xiàn)和診治患者,降低就診畸殘率;同時強化患者健康教育[10]、使患者對疾病有正確的認識,減輕患者心理負擔。規(guī)范治療麻風病,及早治療神經(jīng)炎和麻風反應,減少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新的畸殘,降低麻風病對患者的教育、就業(yè)、婚姻等的不良影響,對改善麻風病受累者的心理狀況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