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玲玲
摘要:近些年,我國大力扶持高職教育,在各項優(yōu)惠政策激勵下,高職教育蓬勃發(fā)展。高職生入學途徑多,也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如多數(shù)學生英語能力較差,中譯英尤其如此。本文就高職學生在漢譯英中的常見錯誤進行分析并談談教學中如何應對。
關鍵詞:高職教育 漢譯英 分析 對策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21-0217-02
一、常見錯誤
(1)詞性混淆使用。英語的詞性有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代詞等,名詞有可數(shù)與不可數(shù),動詞有及物與不及物,代詞有人稱代詞主格、賓格,形容詞性物主代詞,名詞性物主代詞之分,詞性不同,作用也不同。學生漢譯英時常忽略詞性與句中位置,按中文詞義,導致句子錯誤。
①名詞錯用為動詞。例:
He agreement with me on this matter.
②動名詞或分詞錯用為動詞。例:
I will going to the hospital to look after my father
③代詞賓格錯用為人稱代詞主格。例:
Her is a student.
④形容詞性物主代詞錯用為名詞性物主代詞。例:
This book is my
⑤形容詞錯用為副詞。例:
she speaks very good.
(2)英語時態(tài)語態(tài)錯誤。根據(jù)動作發(fā)生的時間不同,英語動詞用不同時態(tài)。時態(tài)關乎動作狀態(tài)發(fā)生的時間,語態(tài)則關乎主語是動作的發(fā)出者還是接受者,如果是前者,用主動語態(tài),后者則用被動語態(tài)。選擇正確語態(tài)的同時,也要使用恰當?shù)臅r態(tài)。學生不理解各個時態(tài)或語態(tài)使用的時間、背景和環(huán)境,常出現(xiàn)時態(tài)和時間不一致,主動語態(tài)用于被動語態(tài)的錯誤。
①時態(tài)錯誤。例:
They stay at home last night(應用過去時:They stayed at home last night )
We learned English for 10 years (應用現(xiàn)在完成時:We have learned English for 10 years)
②主動語態(tài)錯用于被動。例:
The house built two years ago.(應用被動語態(tài)一般過去時)
The house was built two years ago
(3)句子結構錯誤。很多學生對英語主謂賓、主系表等基本結構缺乏概念,按中文排列句子順序,翻譯復雜句時就會錯誤百出。
①主謂賓結構與主系表混搭。例:
I am like to play basketball.(應為:I like to play basketball.)
②否定句助動詞錯用。例:
He isnt study English.(應為:He doesnt study English.)
③疑問句錯用用肯定句。例:
I can book a table for four?(應為:can I book a table for four?)
④詞語之間缺乏邏輯聯(lián)系。例:
He entered college Is in future look for a good job earn much ?money.(應為:He entered college in order that he could seek a good job in future and earn much money.)
二、對策
(1)加強語言知識復習。英漢兩種語言都有詞性、句子成分劃分,許多學生英語不好與語言基本常識欠缺有關,不清楚各詞性作用及主次關系。因此教師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復習必要的語言知識,包括句子成分、句子結構、各類句式,有利于提高學生英譯漢句子的正確性和邏輯性。
(2)復習各詞性縮寫及它們在句子中作用。用漢語和英語分別舉例,直觀體現(xiàn)不同屬性詞匯的位置和作用。以人稱代詞為例,它們是代替名詞的此類,做主語用主格,賓語用賓格。例:
students in class two like sports.The students in class Two are ?playing ?basketball. (二班的學生喜歡運動,二班的學生正在打籃球。)
為避免重復第二句中的“The students in class Two”,可用人稱代詞代替,“The students in class Two ”處于句子開頭,主語位置,此處應用主格they。應為:“Students in class Two like sports.They are ?playing basketball”。還有:
She teaches the students in class Two English.She is now teaching them vowels.(她教二班學生英語,此刻她正在教他們元音。)
此句中的them(他們)是teach 的賓語,故用賓格。
此外,形容詞性物主代詞和名詞性物主代詞,也是容易用錯的。講解并輔以必要的練習,就能將它們區(qū)別開來。
3.加強固定短語的記憶和使用
英語句子中,有許多固定搭配的短語,許多學生知道每個單詞的漢語意思,卻不能正確理解或翻譯,因為他們沒有把構成句子關鍵的短語看作一個整體,割裂了句子的意思。例:be used to +(dong)sth(習慣于),used to do(過去常常做某事),give up(放棄),give in(妥協(xié)),by the way(順便說),by way of(經(jīng)由)。
短語中的used,way,give都與原意無關,如果獨立看三個單詞意思,很難和實際意思聯(lián)系起來。這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著重講解,經(jīng)常提醒,并用練習、背誦、改錯等形式強化這些短語,熟練后,學生在以后的漢譯英中就能事半功倍。
4.復習英語語法時態(tài)語態(tài)
漢語表達不同時間發(fā)生的行為狀態(tài),只有時間、地點不同,詞語形式不變,而英語的謂語動詞則隨著時間不同,變化不同的形式和結構,謂之時態(tài)。時態(tài)多變,教師可以通過翻譯中文類似的句子,體現(xiàn)它們英語表達上的差異,以幫助學生分辨不同時態(tài)的正確用法。例:
we had our breakfast one hour ago.
我們一小時前吃的早飯。(一般過去時:行為發(fā)生在過去時間,與現(xiàn)在無關)
We have had our breakfast.
我們已吃過早飯。(現(xiàn)在完成時:行為發(fā)生在過去,對現(xiàn)在有影響)
We have our breakfast at 7:30 every morning.
我們每天早上7點半吃早飯。(一般現(xiàn)在時;現(xiàn)階段經(jīng)常、有規(guī)律發(fā)生的行為)
We are having our breakfast.
我們正在吃早飯。(現(xiàn)在進行時:說話時正在發(fā)生的行為)
We will have our breakfast at 7:30.
我們七點半要吃早飯。(一般將來時:將來某個時間將要發(fā)生的行為)
隨時回顧這些語法概念和形式,并同步訓練,可以鞏固理論知識的理解,使用時便能逐漸得心應手。
被動語態(tài)使用頻率不如主動語態(tài),學生容易用錯,主語+be+過去分詞是被動語態(tài)的基本結構,它同樣有時態(tài)的變化,會隨人稱、時態(tài)做相應調整。例:
The library was built ten years ago
這個圖書館是十年前建的。(一般過去時被動語態(tài))
A library is being built now.
正在建一座圖書館。(現(xiàn)在進行時被動語態(tài))
The library has been built for ten years.
這座圖書館已建了十年。(現(xiàn)在完成時被動語態(tài))
A library will be built beside the playground.
球場旁將建一座新的圖書館。(一般將來時被動語態(tài))
將主、被動語態(tài)進行比較,并融入時態(tài),學生可以看出兩種語態(tài)的差別及與時態(tài)的關系。
從漢語“被、受、遭”等表承受的詞匯,來幫助高職生理解英漢兩種語言表被動的相近之處,也是一種有效手段。例:
They was fired.(他們被辭退了。)
He was criticized.(他受到了批評。)
三、結語
高職教育方興未,優(yōu)秀的專業(yè)素養(yǎng)加良好的英語能力有利于高職生的就業(yè)和學歷提升。英語教師作為高職教育領域的一員,對英語教學查缺補漏、日臻完善是教師的責任,也是培養(yǎng)高質量人才的必要手段。
責任編輯:趙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