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曉晴江蘇省南通大學附屬醫(yī)院分院藥劑科,江蘇南通 226001
高血壓對患者的危害主要是導致患者出現(xiàn)心、腦、腎等靶器官受到損害,高血壓病患者病情控制情況與其是否遵醫(yī)囑正確用藥有直接關系[1],然而現(xiàn)實中影響高血壓病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因素較復雜,致使病情控制效果不佳[2],近年來隨著臨床藥學服務理念的建立與不斷完善,藥學部門建立以患者為中心的藥學管理服務模式,參與到臨床診治,提供優(yōu)質藥學服務,對提高醫(yī)療質量和患者服藥依從性有重要的臨床價值[3]。該院2017年1月—12月將藥學服務應用于90例門診高血壓患者中,取得較好效果,報告如下。
選取該院收治的高血壓患者90例,確診時間大于12個月,連續(xù)就診大于6個月,能長期參加治療監(jiān)測,意識清楚,患者知情同意能夠配合藥學服務。隨機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各45例,觀察組男女23/22例,年齡 50~86 歲,平均(64.28±11.33)歲,病程 2~26年,平均(8.15±3.18)年;應用降壓藥物種類 1~4 種,平均(1.47±0.27)種;對照組 24/21 例,49~85 歲,平均(64.30±11.29)歲,3~27 年,平均(8.20±3.22)年;1~4種,平均(1.51±0.29)種。兩組年齡、性別、病程、降壓藥物種類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發(fā)藥窗口藥學干預,口頭交代注意事項和用法用量,并貼上用藥標簽,觀察組則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以系統(tǒng)藥學服務干預。
1.2.1 建立高血壓患者健康檔案 建立和完善患者檔案,包括初診時間或高血壓病史時間、日常血壓、最高血壓、合并疾病;用藥信息:曾用藥物、用法用量、使用時間、不良反應。
1.2.2 嚴格門診高血壓處方審核 對患者高血壓癥狀和高血壓原因進行分析,詢問患者有無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及用藥禁忌,了解之前用藥情況,有無不適,對現(xiàn)有的用藥處方進行審核,若發(fā)現(xiàn)用藥不當應及時與醫(yī)生聯(lián)系進行更改。
1.2.3 開展多種形式藥學服務 ①采用門診用藥咨詢、發(fā)放高血壓教育處方。②發(fā)放藥學服務卡,使高血壓患者可隨時與臨床藥師聯(lián)系。③開展高血壓相關知識講座、發(fā)放宣傳資料。④進行定期或不定期隨訪,對患者的用藥依從性、有無不良反應、治療中生活方式、血壓控制情況等進行主動干預,同時進行保健知識的宣教。⑤藥師建立現(xiàn)代化溝通平臺,如QQ群、微信群等,定期更新高血壓常識并進行降壓藥物活動宣傳,并在平臺中對疑問進行解答[6]。
1.2.4 完善高血壓藥學服務內(nèi)容 ①健康教育。講解堅持正確用藥的臨床意義和目的,使患者認識到正確用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交代相關用藥注意事項,如講解服藥的方法、時間、用量、藥物作用、價格等,叮囑患者及家屬,不可對社會某些不良宣傳,對所謂偏方、秘方迷信,而影響正確用藥。②加強降壓藥物應用指導。為患者提供藥動學、藥效學、藥劑學等藥學服務,根據(jù)患者血壓波動規(guī)律指導其在早上7∶00左右服用1次長效降壓藥,早上7∶00和下午16∶00左右服用服用中短效藥物。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加藥量,盡可能應用長效降壓藥物,③心理干預。通過觀察并識別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tài),進行心理干預,保持良好心態(tài)。④改善生活方式。根據(jù)患者的高血壓病情和身體狀態(tài),進行生活知識的普及和改善,嚴格控制食鹽的攝入,在患者生活當中對患者進行鍛煉指導,如指導患者打太極拳等。
高血壓知曉率,服藥依從性、血壓(舒張壓/收縮壓)。
兩組高血壓患者實施藥學干預前高血壓知曉、服藥依從性、血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18,χ2=0.22,t=0.14、t=0.15P>0.05),實施藥學干預 6 月,觀察組患者高血壓知曉率95.56%、服藥依從好性91.11%高于對照組71.11%、68.8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50,6.34,P<0.05);收縮壓(16.26±0.98)kPa、舒張壓(11.02±0.87)kPa 低于對照組(17.15±1.25)kPa、(11.86±0.91)kPa,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98,3.16P<0.05),見表 1、2。
表1 高血壓患者不同藥學服務模式干預前后血壓比較[(±s),kPa]
表1 高血壓患者不同藥學服務模式干預前后血壓比較[(±s),kPa]
組別 收縮壓干預前 干預后舒張壓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n=45)對照組(n=45)t值P值18.90±1.32 18.92±1.41 0.14>0.05 16.26±0.98 17.15±1.25 2.98<0.05 12.18±1.03 12.22±1.08 0.15>0.05 11.02±0.87 11.86±0.91 3.16<0.05
表2 高血壓患者不同藥學服務模式干預前后高血壓知曉率,服藥依從性比較[n(%)]
臨床資料顯示如果患者的高血壓得不到有效控制,長期以往易導致身體各組織受損,出現(xiàn)功能障礙,諸多文獻調(diào)查顯示[4],我國各年齡階段人群對高血壓知曉率30%左右,治療率不足25%,而有效控制達標率僅僅不足6%,治療依從性差是能有效控制血壓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嚴重影響預后。不依從性原因包括降壓藥物副作用,給藥方式復雜;藥師缺乏對患者用藥指導也是影響患者用藥不依從性的關鍵因素[5],藥師發(fā)藥時未能詳細解釋藥物和指導患者如何正確服藥,或把包裝好的多種藥品放在同一個藥袋子里,造成患者不能正確服用或錯誤服用;患者經(jīng)濟因素等[6]。
藥師作為藥學服務的主體,藥學服務的理念對藥學服務有很大的影響,跟隨藥學服務的開展,新的工作內(nèi)容不停展開,患者很大程度上需要藥師的幫助[6],該文觀察組則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以系統(tǒng)藥學服務干預:建立高血壓患者健康檔案,在為患者接下來的治療方案調(diào)整時,能夠提供最可靠的依據(jù),由專業(yè)藥劑師根據(jù)患者實際狀況,進行專業(yè)性用藥指導,有效提高了患者用藥治療的有效性和用藥安全性[7];嚴格門診高血壓處方審核,發(fā)現(xiàn)用藥不當應及時與醫(yī)生聯(lián)系進行更改[8];開展多種形式藥學服務全方位進行干預;完善高血壓藥學服務內(nèi)容包括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對各類降壓藥降壓作用過程的認識,有效促進患者對按醫(yī)囑用藥的認識和重視[9],加強降壓藥物應用指導能進一步提高患者合理用藥依從性,聯(lián)合心理干預,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降低負向情緒的出現(xiàn)幾率,使其能夠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確保平穩(wěn)降壓。結果實施藥學干預6月,觀察組患者高血壓知曉率95.56%、服藥依從好性91.11%高于對照組71.11%、68.89%;收縮壓(16.26±0.98)kPa、舒張壓(11.02±0.87)kPa 低于對照組(17.15±1.25)kPa、(11.86±0.91)kPa(P<0.05),與葉凱宏等人[10]報道的臨床藥師用藥指導后研究組患者的收縮壓 (112.0±5.0)mmHg和舒張壓(73.6±2.6)mmHg, 均明顯低于對照組 (142.0±7.0)、(85.7±3.4)mmHg,(P<0.05)一致。 提示充分發(fā)揮出藥學服務的作用,更好服務高血壓患者,使其能夠明確藥物的潛在風險,從而能夠進行自我監(jiān)測,進一步保證用藥安全性和有效性。
綜上所述,在麻醉高血壓患者的治療過程中,基于藥學服務的干預能夠使患者血壓得到更佳控制,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