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延 張超 林曉妍 林海 段小軍 楊波 鄭道
八月的臺風數量遠超歷史同期,給華南地區(qū)沿海一帶的城市帶來了巨大的破壞。尤其是今年第16號臺風“貝碧嘉”在粵西海域一帶多次反復登陸,影響巨大。記者從珠江航務管理局及粵西海域的多個海事部門獲悉,受臺風影響,瓊州海峽客滾運輸多次出現停復航,為保水上交通安全,湛江、茂名、陽江、廣州等多地先后啟動了多級防抗熱帶氣旋響應,海事人員積極搶險,抵御臺風,開展水上安全救援工作。
瓊州海峽:滯留旅客24000人
受2018年第16號臺風“貝碧嘉”影響,瓊州海峽客滾運輸航線自8月9日22時起多次停復航,影響面較大。8月9日22時,瓊州海峽全線停航,8月11日10時開始復航;8月12日18時全線停航,8月13日22時,抗8級風客滾船復航;8月15日13時停航,截止8月16日10時再次復航,7天時間內瓊州海峽客滾運輸航線累計停航96小時。停航期間,瓊州海峽北岸合計滯留車輛約1.1萬臺次,滯留旅客約2.4萬人次,瓊州海峽南岸除約2000輛貨車滯留外,無散客、小車滯留現象。
珠江航務管理局瓊州海峽辦事處在停航期間密切跟蹤相關情況變化,復航后積極協(xié)調兩岸相關管理部門和港航企業(yè)迅速對滯港旅客和車輛進行了疏運。臺風影響期間,各港口運轉安全有序,實名制購票制度執(zhí)行到位,旅客、車輛進出港道路無明顯擁堵,船舶運行狀態(tài)良好,船舶調度及泊位安排均井然有序。截止8月16日17時,滯留在北岸的散客、小車、客車、運輸瓜果蔬菜車輛已全部優(yōu)先疏運完畢。南岸的過海旅客、小車開始有序進港,無擁堵現象發(fā)生。
湛江:多次啟動防抗熱帶氣旋響應
記者從湛江海事局獲悉,今年第 16 號臺風“貝碧嘉”(熱帶風暴級)形成后,因其多次登陸,反復侵擾,湛江海事局先后啟動了Ⅳ級、Ⅲ級、Ⅱ級和I級防抗熱帶氣旋響應。
8月9日,第 16 號臺風“貝碧嘉”還沒被正式命名之際,在南海西北部海面的熱帶擾動已加強為熱帶低壓,中心距離湛江市區(qū)偏南方向約500公里,中心附近最大風力7級(14m/s)。10點40分,湛江海事局啟動了防抗熱帶氣旋 Ⅳ級響應,密切關注氣旋動向。
8月10日 ,隨著熱帶氣旋影響增大,湛江海事局于當天10時把防抗熱帶氣旋響應等級提升,啟動了 Ⅲ級防抗熱帶氣旋響應。
8月13日 11 時,臺風“貝碧嘉”中心距離湛江市區(qū)偏東方向約290公里,中心附近最大風力8級(20m/s)。 12時30分湛江海事局啟動 Ⅱ級防抗熱帶氣旋響應。隨后,該局船舶交管中心向粵西海域船舶發(fā)布預警信息,在應急力量部署方面,湛江港、雷州半島東西海岸、瓊州海峽等水域布置8艘專業(yè)救助船和大馬力拖輪,隨時處置突發(fā)事件。
8月15日,臺風“貝碧嘉”掉頭南下,并于當天21時40分左右登陸湛江雷州,對粵西海域產生嚴重影響。湛江海事局防抗熱帶氣旋領導小組未雨綢繆,早在當天 13 時就開始啟動了 I級防抗熱帶氣旋響應,所有船舶停止作業(yè)到錨地防臺,18時前離清碼頭。各海事處派人現場督促船舶落實防臺各項措施,船舶交管中心對湛江港實施交通管制,合理分配錨地,指揮船舶有序進入防臺錨地,對錨地船舶實施電子監(jiān)控。在應急力量方面,要求各救助力量做好隨時處置突發(fā)事件準備,全力應對臺風影響。
8月15日下午,臺風貝碧嘉即將登陸之際,湛江海事局徐聞海事處在巡邏中發(fā)現有7艘漁船靠泊在海安碼頭。隨著臺風來臨,海上風力越來越大,情況危危急。徐聞海事處立即通知漁政、邊防部門一同前往現場,組織漁船防臺工作。 由于海安港四周并沒有遮蔽物,不具備防臺能力,臺風又馬上入境,時間緊迫,由于沒有足夠的時間將漁船轉移至合適的防臺碼頭,所以大家一致決定先將船員轉移上岸,保證船員的安全。直至下午7點,快艇將全部漁民50余人轉移上岸。
茂名:頂風搏浪成功搜救漁民
8月13日17時,今年第16號臺風“貝碧嘉”加強為強熱帶風暴。茂名海事局啟動防風防汛Ⅲ級應急響應,全面做好茂名市海上危險品船舶的防抗工作,與南海救助局,湛江海上搜救分中心、茂名市氣象、三防部門建立有效的應急聯系機制,在水東港區(qū)、博賀港區(qū)部署了6艘應急拖輪,所屬應急力量全部處于24小時待命狀態(tài),隨時處理可能出現的海上突發(fā)事件,努力將本次臺風損失降至最低。
截至8月14日16時,茂名海事局累計播發(fā)安全信息36條次,出動人員52人次,車輛25輛次,落實在港防臺運輸、施工船舶數共178艘,其中茂名港水東港區(qū)共43艘,博賀港區(qū)共47艘,內河88艘。其中危險品運輸船舶13艘,普通運輸船12艘,水上加油船(站)6艘,放雞島公司涉客船舶10艘,高州玉湖航運公司涉客船舶14艘。
臺風“貝碧嘉”在粵西近海緩慢反復打轉,為轄區(qū)群眾造成了巨大危害。8月13日19時50分,正在防臺值班的茂名市海上搜救中心接到電白區(qū)電城鎮(zhèn)下村村委報告,該村2艘木質船舶4個漁民當天早晨出海在放雞島以南捕魚至今未歸,疑在暴風驟雨中失蹤。隨即,一場大規(guī)模大范圍高難度的搜救行動在粵西海面迅速展開。
險情就是命令。該中心接報后,立即啟動水上應急預案方面,立即向茂名市委、市政府值班室和廣東省搜救中心、廣東海事局報告,同時向茂名海事局、市海洋與漁業(yè)局、公安邊防支隊通報情況,爭取各方面力量支援,并請茂名市海洋與漁業(yè)局核實船舶情況和人員身份;另一方面,該中心迅速協(xié)調各方力量前往搜尋救助。茂名海事局“海巡0952船”、茂名市海洋與漁業(yè)局“44605-1”、公安邊防的巡邏船和南海救助局“南海救112”連夜出動,冒著大風大浪展開搜尋。茂名市海上搜救中心同時發(fā)布搜尋信息,要求途徑放雞島以南海域附近船舶注意瞭望搜尋。
經茂名市海洋與漁業(yè)局提供的船舶即船員信息,省搜救中心尋獲得船上漁民電話的最后通話位置。但因現場海浪大,夜晚能見度不良,四艘參與搜救船舶和人員通宵奮斗一晚,仍未能找到失蹤漁船和漁民。8月14日早上約8時,南海救助局的直升飛機從珠海救助基地起飛,赴粵西海面參與搜尋救助,約11時,茂名海事局交管中心通過外輪協(xié)助和衛(wèi)星信號定位,發(fā)現了失聯船舶及人員,隨即協(xié)調附近的過往船舶“德興”輪聯系失蹤漁船和失蹤人員,并護送至硇洲島。
陽江:海事部門積極防臺
8月12日,南海熱帶低壓在粵西近海海面加強為今年第16號臺風,陽江市普降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內河水位暴漲,很多鄉(xiāng)村都遭受到洪澇災害。8月13日,第16號臺風繼續(xù)在廣東西部近海徘徊,強度先維持、后逐漸加強熱帶風暴級。臺風登陸前后,陽江海事局高度重視,并于8月14日時啟動防臺Ⅲ級響應,各海事處積極開展各項防御工作,盡最大努力避免轄區(qū)水上安全事故發(fā)生。
8月13日,陽西海事處海事人員走訪了陽西火電廠、沙扒海天碼頭、溪頭渡口、豐頭渡口等轄區(qū)重點區(qū)域指導臺風防御工作,對電廠散貨碼頭和重件碼頭的安全作業(yè)予以重點督導,尤其是針對人流密集的渡口,叮囑渡工做好防御措施。同時,該處還結合轄區(qū)的地形特點和氣候特征做了充分的防臺預案。各項防臺工作正有序進行中。
8月13日,為加強重點水域巡查,做好防洪防汛工作,陽江江城海事處執(zhí)法人員前往麻汕水域開展現場檢查。
8月14日,為了繼續(xù)做好今年第16號臺風“貝碧嘉”防御工作,江城海事處召開防御臺風工作會議,認真學習防熱帶氣旋應急預案,積極部署防洪防臺風工作。
8月14日,陽江港口海事處嚴陣以待,有序組織,全力以赴做好防抗臺風工作。
廣州:多措并舉迎戰(zhàn)臺風“貝碧嘉”
為確保轄區(qū)海上人命和財產安全,降低臺風“貝碧嘉”對轄區(qū)水域的影響,廣州沙角海事處著眼于防臺,立足于準備,嚴陣以待,提前部署,有序組織,全力以赴做好防抗臺風“貝碧嘉”工作。
8月14日12:48時起,廣州海事局啟動防臺Ⅲ級應急響應,廣州港1、2號區(qū)升掛臺風3號風球。沙角海事處成立由海事處主要領導牽頭,現場執(zhí)法大隊和電子巡航室具體負責的防風抗臺工作組,時刻保持高度警惕,認真落實24小時值班制度,針對可能發(fā)生的險情,及時按照應急預案提前進行部署,避免船舶發(fā)生險情。積極開展好防臺風提醒告知工作,電子巡航室通過智慧海事平臺,采取電話、平臺短信、甚高頻等多種手段及時開展臺風預警信息發(fā)布和告知工作,提醒船上人員加強值班,落實防臺預案,建議抗風等級差的船舶進港避風,以策安全。
同時,海巡執(zhí)法大隊加強現場巡航,對轄區(qū)內施工作業(yè)船舶進行勸離,對錨泊船進行防臺宣傳,提醒轄區(qū)各船舶加強人員值班,切實做好防臺各項工作。及時對轄區(qū)船舶進行統(tǒng)計,并將防臺報表及時上報,做到轄區(qū)情況心中有數。
截止8月15日上午8時,沙角海事處轄區(qū)水域共有防臺船舶480艘,其中危險品船舶42艘,工程船舶9艘,砂石船舶43艘,共發(fā)送預警信息3216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