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瑩
(山東科技大學(xué),山東 青島 266000)
非言語交際是一種肢體語言的交互作用。我們的姿勢可以潛意識地反映我們的感覺、態(tài)度和情緒。舉個例子,揮手是向你告別;向別人微微一笑表示歡迎。在聽報告時,人們靠在椅子上,這表明他們對報告不感興趣。然而,在不同的文化中,不同的姿勢可能是外國人困惑的根源,因為有些姿勢在一個國家被接受,但在另一個國家卻不被接受。如果我們不知道姿勢的含義,我們就不會在日常生活和生意中成功地跨文化交流。姿勢通常分為三種:站姿、坐姿和走姿。下面將討論它們在不同文化中的不同用法。
站姿在世界各國都有相似之處。人們通常會昂首挺胸,挺直腰板。這種姿勢可以表現(xiàn)出自信、活力和自信。站姿可以表明一個人在社會等級中的地位。如果兩個不同社會地位的人相互交談,擁有更高地位的人通常會采取更放松的態(tài)度。地位較低的人通常會把雙手放在腿上或兩側(cè),保持對稱的姿勢。通常情況下,地位較高的人坐下來交談。地位較低的人可以站著,也可以一直站著,直到被要求坐下。在西方文化中,站著的人比坐著的人要優(yōu)越,因為前者比后者擁有更多的控制權(quán),而在東方文化中,坐著的人地位更高。
我們都知道,不同的站立姿勢也有相同的功能。在韓國,問候是一種表示尊敬和感激的鞠躬。在泰國,人們在打招呼的時候,不同的手的位置有不同的含義。當(dāng)他們遇到年長的人或他們尊敬的人時,他們會把手放在前額上。當(dāng)他們崇拜或祝福的時候,他們把手放在胸前。在日本,當(dāng)人們向別人打招呼時,他們通常會脫帽致意,微微鞠躬,眼睛向下。雖然在外人看來很簡單,但鞠躬儀式其實相當(dāng)復(fù)雜。處于較低地位的人開始鞠躬,他或她的躬必須比其他人的深。
坐姿是文化誤解的一個固定來源。例如:美國人在家里和在他們的私人辦公室里感到非常放松。他們有時會坐在鋪著地毯的地板上或地上。這在中國被視為一種骯臟的習(xí)慣。當(dāng)中國人不得不坐在地板上或地上時,他們總是會攤開手帕或報紙。反過來,美國人會認(rèn)為這是一個骯臟的習(xí)慣,因為對他們來說,手帕不應(yīng)該用來拖地,報紙也不應(yīng)該到處亂扔。當(dāng)美國的老師坐在教室的桌子上創(chuàng)造一種輕松的氣氛時,中國學(xué)生經(jīng)常被這一現(xiàn)象所震驚。此外,在私人辦公室里,一個美國人可以靠在椅背上,甚至可以在打電話或與人交談時把腿放在桌子上。對他們來說,這是放松的表現(xiàn)。然而,這樣的姿態(tài)對中國人來說是極其無禮的。
在人類中,某些行為可能暗示著封閉的姿勢:雙臂交叉于胸部或腹部,交叉雙腿。封閉的姿勢常常給人一種不感興趣和敵意的印象。開放的坐姿通常被認(rèn)為是一種友好和積極的態(tài)度。人們通常會向前傾,雙腿叉開,這意味著他們對你說的話感到放松和感興趣。身體的一個重要的封閉或開放的姿勢是手。展示手掌可以是一個開放坐姿的信號,特別是當(dāng)手放松的時候。雙手插進口袋或握緊拳頭向后傾斜,雙臂交叉于胸前,交叉雙腿可能代表一種封閉的坐姿,這可能會給人一種隱藏或抵制更親密接觸的感覺。也許他對你說的話不感興趣,或者只是想展示他的權(quán)威。
在一個社會群體中,美國女性通常會交叉著腳踝,或者有時雙腿交叉在膝蓋上。男人們通常會翹著二郎腿坐著。然而,在中國,如果你這樣坐著,你會被認(rèn)為是粗魯或不禮貌的。中國人被要求兩腿在同一水平上,雙腳著地。在加納和土耳其,蹺二郎腿是非常無禮的行為。泰國人認(rèn)為,腳底是身體最低的部分,所以他們不應(yīng)該被指向另一個人的方向。在印度和亞洲國家,你可以交叉雙腿,但不能把腳踝放在膝蓋上。在敘利亞,女性不能在膝蓋上交叉雙腿。
在過去,流傳一個笑話說歐洲人似乎沒有膝蓋,雙腿總是直立,行走時從不彎曲。有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中國人不喜歡英國人的步行行為,在說英語的國家,人們以軍人的標(biāo)準(zhǔn)走路,而在中國,人們是隨意而禮貌的走路。然而,在社會生活和工作場所,說英語國家的人都在努力避免跑步,不管事情有多緊急,他們都把跑步當(dāng)作不禮貌的行為。
有各種各樣的步行姿勢,我們以正步為例。在朝鮮,當(dāng)士兵走正步的時候,他們總是不露胳膊,高踢腿。在俄羅斯,士兵們的腿與地面成直角,他們總是抬起下巴。在英國,士兵的手臂擺動幅度更大,但保持雙腿伸直沒有嚴(yán)格的要求。在美國,士兵們總是向前行進。然而在中國,腿的高度有嚴(yán)格的限制,比如腿必須向前踢75厘米左右,從鞋底到地面必須有25厘米的距離。
從以上的肢體語言的研究,我們可以看出,本文的目的是幫助更多的人認(rèn)識到姿勢在交際中的重要性,并讓他們了解不同文化中不同的姿勢的含義和類型。但是除了以上這些,我們還應(yīng)該認(rèn)識到,在學(xué)習(xí)肢體語言的過程中,人們應(yīng)該更加注意一些困難的地方??傊?,姿勢是跨文化交際中的一種神奇的工具,即使來自不同國家的兩名發(fā)言者不能說對方的語言,他們也可以通過姿勢流暢地理解對方。通過這樣做,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其他文化,我們的世界可以和平地、以更快的速度走向未來。
參考文獻:
[1] Andersen,Peter.Nonverbal Communication:Forms and Functions[M].London:Waveland Press,2007.
[2] Li S G.Cultural Differences in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and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D].Nan Jing: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 Southwest University,2006.
[3] 楊平.非語言交際下的肢體語言評述[M].北京: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2004.
[4] 車英君.文化相對論視角下的中美身勢語的比較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xué),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