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旭
(華東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近年來,隨著國家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城市建設進入了新的發(fā)展時期,我國的建筑行業(yè)在不斷擴大,建筑物的數(shù)量和規(guī)模也在與日俱增當中,作為建筑工程實施項目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建筑結構設計也在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優(yōu)秀的建筑結構設計是保證建筑物安全性、實用性、舒適性、美觀性的重要手段,同時也能有效的控制建筑物造價成本[1]。因此,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場,設計人員往往通過優(yōu)化建筑結構設計將造價成本控制在最低范圍,同時還要確保建筑物的安全實用。
要分析建筑結構設計對造價成本的影響,首先要了解兩者之間的關系。
建筑結構設計是建筑結構設計人員對所要施工項目的完整、具體的意圖表達,是控制建筑造價成本的重要手段。對建筑造價成本的控制貫穿于工程項目決策、設計以及實際施工全過程,結構設計優(yōu)化能夠保證整個建筑設計施工過程的經(jīng)濟性與安全性,從而達到控制工程造價的目的。根據(jù)相關資料表明,建筑結構設計對造價成本的影響力,約占40~70%,因此,做好建筑結構設計工作對控制造價成本有著重要作用[2]。
(1)工程投資與結構設計之間的關系。工程設計階段需要確定材料的選擇以及落實工程方案,這與整個建筑工程的投資成本有著重要聯(lián)系。如果建筑結構設計不合理,建筑工程所需要的建筑材料就會增加,施工難度也會增大,增加施工過程中的人力物力財力損失,最終提高了工程投資。
(2)造價成本與設計過程之間的關系。在工程設計階段,設計人員需要對工程建設的實際情況進行勘察,必須充分考慮到工程的各個細小環(huán)節(jié),將這些細節(jié)進行最佳優(yōu)化設計,以便最大程度上的降低造價成本。與此同時,還應該充分注意這些細節(jié)的科學合理性,符合實際施工條件。
(3)造價成本與設計質量之間的關系。近年來,“樓倒倒”、“樓脆脆”現(xiàn)象頻發(fā),由此引發(fā)了社會各界對我國建筑物質量問題的強烈關注,而建筑物的質量出現(xiàn)問題,與建筑結構設計的不合理有著重要關系[3]。由于建筑結構設計的問題,使得整個建筑工程在許多方面無法達到施工標準,從而造成建筑物質量存在隱患,嚴重時,就可能發(fā)生“樓倒倒”、“樓脆脆”現(xiàn)象。如果在施工過程中發(fā)現(xiàn)建筑結構設計出現(xiàn)問題,則會導致工程成本的重復投資,造成人力物力財力資源的浪費。
(1)結構形式對造價成本的影響。結構形式的選擇是建筑結構設計的重要內容,結構形式的選擇需要符合建筑物主體的使用標準,只有這樣,結構形式才能夠促進建筑結構安全可靠建設,同時,還能夠保證造價成本的經(jīng)濟可控以及建筑物的美觀舒適。因此,只有設計人員對所有結構形式充分了解,充分把握每種結構形式的優(yōu)缺點,才能選擇科學合理的結構形式,從而達到減少投資成本的目的。
(2)基礎形式對造價成本的影響。地基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分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兩類,它對造價成本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天然地基由于不需要人工進行加固,所以能夠有效減少人力投入,此外,天然地基也不需要大量的石料、填充物等加固材料,因此,也節(jié)省了建筑材料投入。但選擇天然地基需要有良好地質條件,因此,當?shù)刭|條件不充足時,可以選擇復合地基或者樁基。復合地基是將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相結合,將部分天然地基的土體增強或置換,或在其中添加加筋材料。樁基的承載性和沉降性比較好,而且便于操作,因此應用范圍也相對較廣。總而言之,選擇不同的地基形式對造價成本有著直接的影響,設計人員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在保證地基安全可靠的前提下,選擇合理的基礎形式,從而控制造價成本。
(3)鋼筋混凝土強度對造價成本的影響。目前,我國建筑結構普遍使用HRB335受力鋼筋,常用的輔助鋼筋則是HPB,而常用的混凝土類型是C20-C40。我國建筑行業(yè)近年來發(fā)展迅猛,但在設備、技術、材料等方面卻遠遠落后于西方發(fā)達國家,我國目前所用的鋼筋混凝土強度明顯較低,而選擇價格較高的鋼筋混凝土則會導致造價成本上升。因此,如果使用高強度混凝土,就可以減少豎向構件的截面尺寸,從而減少混凝土的用量,而在施工工期、垂直運輸量等方面的成本也會降低,使混凝土造價大幅減少。同樣原理,如果選擇高強度的鋼筋,所需材料就會減少,而造價成本也會因此降低。因此,必須充分重視對鋼筋混凝土強度等級的選擇。
(4)結構延性對造價成本的影響。結構延性能夠有效保證建筑物抗震能力。要想建筑物的結構延性較好,則需要合理選擇建筑物的抗側力結構,將各種結構部件做成延性,剛度就會相對較小。但是,如果為了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而將抗側力機構構件做的太大,反而會增加建筑物的風險。增加建筑結構延性,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同時也起到了控制造價成本的作用。
要控制造價成本,建筑結構設計起著重要作用,約占40~70%,因此,必須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通過優(yōu)化建筑結構設計來控制造價成本。
價值工程理論能夠有效控制建筑工程造價成本,通過最低成本投入來獲得最大的經(jīng)濟效益,這也是當前建筑企業(yè)提升產品價值的重要方式。價值工程理論的公式為V=F/C,其中V表示價值,C表示成本,而F則代表功能。通過價值工程理論的計算能夠較為有效的推動價值與成本之間的利益關系建構,從而實現(xiàn)建筑工程經(jīng)濟利益的最大化,并降低造價成本。
運用最新科學技術也能夠很好的控制造價成本。例如,近幾年來,減震隔震技術得到了廣泛研究,由于這項技術擁有構造簡單、造價相對低廉,以及便于維護等優(yōu)點,已經(jīng)在國內外得到推廣使用。此外,一些新的施工工藝、施工方法也會有效控制造價成本,設計人員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合理選擇最新科學技術。
還可以從設計階段來合理控制建筑結構設計對造價成本的影響。設計階段需要充分關注建筑物的空間高度、使用功能以及內部平面設計等方面,通過對這些方面的科學合理設計可以促進結構設計工作的有效開展。例如,在高層建筑中,隨著建筑層數(shù)的增多,水平荷載也成為建筑結構設計的控制因素。
最后,設計人員還可以通過推行設計與建造工程一體化的承包方式來有效控制造價成本。設計與建造工程一體化承包方式在結構設計過程中的良好運用,能夠使建筑設計預算真正落實到工程建設的全過程,從而達到通過對建筑結構設計的優(yōu)化來實現(xiàn)對造價成本的有效控制。
我國建筑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使得人們更加關注建筑物的各項性能,在擁有安全性、實用性、舒適性、美觀性的同時,如何將造價成本控制在最低范圍成為長期困擾建筑行業(yè)的一個重要問題。而建筑結構設計對造價成本有著高達40~70%的影響力,因此,必須充分重視建筑結構設計對造價成本的影響。通過結合具體施工實際,利用最新科學技術,選擇最佳結構形式、基礎形式,優(yōu)化結構設計,從而達到降低造價成本,提高整個建筑行業(yè)的經(jīng)濟實用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