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權,李在英,李在欣,王志生
(1.東豐縣三合滿族朝鮮族鄉(xiāng)畜牧獸醫(yī)站 136316;2.東豐縣大陽鎮(zhèn)畜牧獸醫(yī)站 136309;3.東豐縣猴石鎮(zhèn)畜牧獸醫(yī)站 136303;4.東豐縣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 136300)
從事基層畜牧獸醫(yī)工作20余年,期間應診處治多例母牛產后陰道子宮反復脫垂病例,均治愈,現(xiàn)總結介紹如下。
陰道、子宮反復脫出,一般脫出部分較大。脫出的陰道、子宮壁發(fā)硬,黏膜有損傷腫裂、壞死糜爛,并結有污褐色痂皮。勞役牛對本病的耐受力較強,一般尚能站立,除拱背努責、頻頻作排尿狀外,不表現(xiàn)全身癥狀。但有大面積壞死性內膜炎或繼發(fā)性腹膜炎、敗血癥時全身癥狀表現(xiàn)。因膀胱、直腸受到牽引,常有排尿、糞便困難的癥狀。
選一斜坡地,或就近于坪地挖個土箕形斜面土坑,低端深至前肢腕關節(jié),立六柱欄。將牛前低后高站立保定欄內。
常規(guī)反復充分清洗脫出部分,除去痂皮污物,小心清除壞死組織,用消毒液溫敷擠揉,盡可能使脫出部分變軟縮小。然后沾干,涂上二黃芷榆桐油膏。令畜主抓緊病牛腰背皮膚,或針灸或電針百會、安腎穴,即行整復。作陰門內翻縫合3、4針。再注入上述油膏。再子宮脫垂則再給子宮內注入大量刺激性小的消毒液,促使子宮角套迭消失。
抓捏病牛腰背皮膚,或針灸百會、安腎、交巢、治脫穴,留針,間斷旋捻振動4~6h。有電針條件時,取兩組配穴,百會、交巢穴接正極,而治脫穴接負極,開始用連續(xù)波由小到大調節(jié)電流強度和頻率至適度,而后用疎密波,再用通斷波,共通電4~6h。
繼續(xù)前低后高欄內保定數天,每天針灸或電針治脫穴和交巢、百會穴1~2h。令畜主每天早、中、晚擦捻陰唇刺激陰戶3次,每次半小時,有努責現(xiàn)象時,抓緊腰背皮膚。內服補益收宮散或補中益氣湯。
視病情肌肉注射青霉素、口服磺胺二甲嘧啶,必要時給予強心補液,有便秘者投以輕瀉劑。喂給易于消化、營養(yǎng)豐富的草料,不要過飽。每天平地牽蹓運動,不要上坡。待努責現(xiàn)象消除,陰戶不見脹滿而皺縮時,拆除陰門縫合線。
猴石鎮(zhèn)安業(yè)村村民16歲黃牛分娩后,發(fā)生子宮脫出,即后又陰道脫出,先后4次整復處治,曾分別采用酒瓶塞入作陰門縫合,以及電針治療無效。檢查,體溫39.7℃,心跳84次/min,營養(yǎng)中下,精神抑郁。陰道脫出陰門外約排球大,有多量惡露流出。因天熱又歷時6、7d,黏膜已經腫裂破潰,壞死發(fā)臭。頻頻努責作排尿狀,排尿努責時,后肢下蹲至脫出部觸地,表情極其痛苦。食欲尚存,糞軟。處治,用前述方法,保定,清洗,涂油膏,整復,縫合陰門,電針百會、交巢、治脫穴4h。后繼續(xù)保定2d,給予針藥。陰戶脹滿日漸減輕,陰唇皺縮,第5d拆除陰門縫合線,排糞排尿時未再脫出,轉歸痊愈。
4.1 產后陰道、子宮反復脫出的發(fā)生,總結主要原因是由于陰道、子宮本身及支持組織已經松弛,收縮力弱,整復時因努責復位不全,以及產道局部炎癥未能盡快消除所致。當腹內壓增高時,使得子宮角套入子宮頸,陰道后移,加上炎癥腫脹刺激,病牛產生脹感和下墜感,引起強力努責而復脫出。因此,整復中盡可能使子宮、陰道充分伸展復位或局部消炎是很重要的。同時無論在整復中和整復后,都應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減弱抑制努責,增強病畜本身的收復能力,為脫出之恢復固定創(chuàng)造條件。初步認為:①二黃芷榆桐油膏具有抗菌消炎、收斂止痛、散瘀消腫、生新去腐,潤滑緩解刺激之效。作子宮、陰道脫局部敷藥,對消除充血腫脹,緩解炎性刺激,減弱努責反射,促進收復的效果較快較好;②穴位電針刺激對抑制努責,恢復組織的收縮力,促進脫出的收復固著有良好作用。當無電針條件時,抓捏腰背皮膚或針灸腰部椎骨間隙穴位,牛則腰背下閃,刺激陰唇而陰戶內縮,以此加快脫出之恢復,亦有較好效果;③將病牛前低后高站立保定于六柱欄內,有利于操作整復。整復后繼續(xù)保定在六柱欄內,即使臥地,也是前低后高而臥,可減輕腹內朝后的壓力,有利于陰道、子宮向內回縮。
4.2 硬膜外腔麻醉對努責抑制有良好效果,且省時省力。但較難掌握,若技術不熟練,難于達到目的,如不小心,容易損傷脊柱。采用抓緊腰背皮膚,針灸或電針穴位,既有效果,又比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