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曉露 陳巧林
陜西佳縣屬于溫帶半干旱大陸季風(fēng)氣候,平均海拔675~1 339 m,年平均氣溫10.2℃,晝夜溫差大,栽植山地蘋果具有優(yōu)勢。
1)選地。選擇背風(fēng)向陽、光照充足、地層深厚、交通便利,遠離柏樹,緩坡地帶,坡度小于25°,海拔在900~1 300 m半山腰以上的陽坡地塊建園。
2)整地。整成田面寬4 m以上的寬幅梯田。
3)規(guī)劃。因地制宜,合理劃分小區(qū),綜合考慮道路、排水、選果場、集雨窖、打藥池、集肥池等工程措施,同時要便于機械耕作、病蟲害防治、采收等作業(yè)。
主栽品種以富士系(長富 2、秋富 1、寒富等)為主,同時配置適量的授粉樹,授粉樹配置要求:花期相遇;授粉坐果率高;授粉品種易成活;生長勢與主栽品種相近;授粉樹比例搭配,主栽品種與授粉品種比例為4∶1。授粉品種以新紅星、嘎啦、金冠等為主。
宜選山定子、海紅果作基砧,苗高1.2 m以上,嫁接部位以上10 cm處直徑在1 cm以上,整形帶內(nèi)有8個以上飽滿芽,主側(cè)根長度在20 cm以上,接口愈合良好,無損傷的一年生苗木。
喬砧苗木株行距為4 m×5 m,矮砧或短枝型苗木株行距為2~3 m×4 m。
秋栽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土壤結(jié)凍前)進行,春栽4月中下旬(苗木發(fā)芽前)進行。
嚴格按照“五統(tǒng)一”和“七個一”技術(shù)標(biāo)準進行?!拔褰y(tǒng)一”具體為:統(tǒng)一規(guī)劃放線;統(tǒng)一苗木標(biāo)準;統(tǒng)一開溝施肥;統(tǒng)一規(guī)劃栽植;統(tǒng)一培土管理?!捌邆€一”具體為:一株壯苗;一個大坑;一桶水;一筐肥;一張膜;一個套子;一根桿子。
1)挖大坑、施足肥。按規(guī)劃點挖1 m見方的栽植坑,挖時表土與生土堆放,每坑施有機肥20 kg、0.1 kg 尿素、2~2.5 kg磷肥, 與表土攪拌均勻填坑至地面30 cm左右。
2)苗木處理。一是剪枝,將苗木地上部分的所有分枝全部剪掉。二是剪根,剪去受損、腐爛、過長的根系。三是泡根,栽前將苗木根系放入水中浸泡一晝夜,使其充分吸水。四是蘸根,栽植時用磷肥泥漿液蘸根,其配方是磷肥1.5 kg+黃土10 kg+適量水(配成泥漿)。
3)栽植。定植時扶正苗木,縱橫成行,邊填土邊提苗舒展根系并踏實,及時澆水。
1)埋土防寒與放苗。秋栽或春栽過早的苗木埋入土中,以利越冬或防止抽干。方法是先在苗木基部朝埋壓的方向做一小土堆,然后把苗慢慢壓倒,在苗干上覆土20~30 cm厚,將苗木全部埋嚴、拍實。放苗時間在4月下旬至5月初,分2次進行,第1次放苗1/3~1/2,第2次全部放出。放苗后立即澆水、覆膜。
2)定干。苗木全部放出以后立即定干,壯苗高定干,弱苗低定干,壯苗定干高度1 m左右,并摳掉剪口下第2、3芽。
3)覆膜。放苗定干后立即整樹盤成馬鞍形,并澆水,覆寬1.2 m的黑色果樹專用膜,提高地溫,便于集雨。
4)間作。樹行中間空余地帶,可間作豆類、薯類、花生等低稈作物,禁止種植高稈作物
5)立桿扶植。當(dāng)頂梢長至50 cm左右時,將其縛到桿上,使其順直生長。
6)澆水、施肥。干旱時及時澆水。5月下旬至6月下旬新梢長到10 cm左右,株施尿素50 g,葉面噴施0.4%尿素3~4次。9月中旬至10月底開溝施入有機肥20 kg、磷肥50 g。全年及時中耕除草3~4次,松土保墑。
7)病蟲防治。及時防治金龜子、蚜蟲、卷葉蟲、紅蜘蛛、早期落葉病等病蟲害。
8)摘除競爭枝。及時剪除競爭新梢或長至15~20 cm時摘心控制。
9)補植。秋季對未成活的植株及時補植。
10)樹干涂白。土壤結(jié)凍前樹干涂白,防凍、防日灼、防野兔危害。配料包括:水4~5 kg,生石灰0.5 kg,食鹽0.15 kg,石硫合劑原液0.5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