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燕
(新疆沙灣縣第四中學)
初中英語課文滲透了豐富的審美,科學教育及禮儀文化等內容,通俗易懂。在平時的教學中我讓學生泛讀和精讀相結合,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旨在讓學生逐漸培養(yǎng)能力。每教一篇新課文,先讓學生泛讀,抓住主題句和關鍵詞,對閱讀材料的大意和主旨有了整體的理解。但要想對細節(jié)問題完全了解,必須通過精讀。在精讀時,我會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如選擇題、判斷正誤題等,讓學生專心閱讀,尋找答案,掌握主要語言點,有問題展開討論,實在解決不了的老師再講,使學生能深入到課文的內部結構中去理解課文,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有時我要求學生再細讀課文,完成問答題,這一步有難度,也更能檢測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程度和語言運用能力。對于重點篇目的學習,我還會讓學生找出關鍵的表達詞語,采用精煉的句型,幫助學生背誦或復述課文,既有助于提高他們的表達能力,又可以使他們的思維更有邏輯性。
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只進行課內閱讀是不夠的,要把課內外閱讀結合起來。俗話也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所以開展課外閱讀活動既能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提高閱讀興趣,又能初步培養(yǎng)初中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還可以開拓學生視野,促進其它學科的學習。我建議學生去讀題材廣泛、內容豐富、短小精悍、符合他們認知水平的閱讀材料,如《魯濱孫漂流記》《愛麗絲夢游仙境》《秘密花園》《金銀島》《小婦人》等,要求他們讀完做值日生報告,并進行評比,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好勝心強,一定會帶著任務用心反復閱讀,做好讀書筆記,寫好值日生報告。
閱讀材料的選擇要堅持廣泛性和多樣性相結合的原則,即廣泛性的題材和多樣性的體裁,如童話、幽默笑話、風土人情、記敘文、議論文、廣告、商品說明,等等。好的閱讀材料可以促進學生對語言的吸收。因此,在選擇讀物時我盡量選一些健康向上,思想性和趣味性強的文章,內容廣泛、新穎,語言質樸、生動,寓學于樂,使學生在提高閱讀能力的同時,思想上也潛移默化地受到教育,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效果。所以我建議學生讀以下三方面的讀物:(1)適合中學生閱讀的英語報紙,如《學英語報》,它的頭版文章新穎,緊跟時代,難度與課文相當,內容也與課文相聯系,生詞少,能拓展學生各方面的知識,使他們讀得輕松愉快,從而增強他們提高閱讀能力的信心。(2)做一本閱讀理解專項的冊子,如《沸騰英語》,書中的文章短小有趣,可讀性強,并且有習題,學生可以通過完成練習來檢查自己是否看懂了。(3)讀所有與英語相關的材料,如商品包裝袋上的英語說明,報紙、雜志上的幽默小故事等。總之,閱讀材料的選擇要以使學生感興趣和提高學生用英語思考的能力為宗旨,而不能總是把閱讀的目的放在提高英語成績上。
1.先看問題后讀文章。多數學生看一道題在文章中找它的答案,五道題看五遍文章,既影響速度,又影響他們對整個語篇的理解。我要求學生先看問題,后讀短文,再做選擇答案,帶著問題閱讀文章,有目標,會更專注,學生的閱讀速度也會大大地提高。如果是記敘文,讓學生主要掌握人物、事件、時間、地點及主旨;如果是議論文,讓學生了解作者的觀點及寫作意圖。
2.學會猜詞義。在閱讀文章時會遇到一些生單詞,不能咬文嚼字,邊查字典邊讀,否則會影響閱讀的速度和對文章的理解,甚至會失去耐心放棄閱讀。因此,要通過一些關鍵詞語、上下文暗示、構詞法、固定短語等進行猜測。如在“She dropped her purse on the ground.”中,“drop”是“掉、落”的意思;而在“I think math is very difficult.I want to drop it.”中的“drop”,根據上下文的具體情境,則是“放棄” 的意思?!癐n about half an hour,the leaf presses the fly until it is dead.”根據上下文的暗示,是“擠壓”的意思。如果遇到個別難猜而又會影響到對文章理解的單詞時,可以查閱一下詞典。
3.在閱讀訓練中,指導學生摸索出自己的閱讀技巧和各種題型的解題方法,善于抓住文中重點段,每段的主題句和重點句中的關鍵詞,來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如果遇到不明白的句子和單詞,換個角度,從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及文章的中心思想出發(fā)。
總之,閱讀課上重視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多角度地設計教學過程,不斷探索高效的閱讀技巧,逐步提高初中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李英.新課程教學設計.
[2]梁承鋒,張丹.初中英語新課程教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