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潔瓊
(泉州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福建 泉州 362011)
近年來,隨著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推進和高等學校治理水平的日漸提高,承擔培養(yǎng)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重要使命的高等職業(yè)教育也日漸成為我國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內部治理結構的不斷完善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它關系著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提升。因此,構建現代大學制度,推進學校治理能力的提升成為高職院校的當務之急,而章程建設是現代大學制度的核心。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即依法治國的總目標。依法治國,延伸至高校就是要求要依法治校,依法辦學。當依法治校成為高職院校管理的重要理念,作為高等學校依法自主辦學、實施管理和履行公共職能的基本準則的章程的作用也就顯得尤其重要,2011年11月,教育部制定頒發(fā)了《高等學校章程制定暫行辦法》正是重視并深入開展章程建設工作的有力說明。
章程凝練并體現了高職院校辦學理念、人才培養(yǎng)目標和學校文化特色,是國家和行政主管部門指導和監(jiān)督學校辦學的手段,也是學校依法辦學的法律依據,被認為是學校的基本法,明確規(guī)定了學校內外的權利和義務。作為現代大學制度的核心,章程的制定將能從法律的角度更好地確保學校辦學自主權的運行,推進現代大學制度的建設,對促進高等教育可持續(xù)健康發(fā)展意義重大,加強高職院校章程的建設,是推動學校走向法治管理的內涵式發(fā)展道路的需求。
隨著辦學規(guī)模的擴大,高職教育的功能也隨之擴大和多樣化,行政管理問題也就越來越突出,傳統(tǒng)的中專管理模式或簡單的抄襲本科院校的管理體制已經適應不了日益發(fā)展的高職院校行政管理的需要。高職院校必須通過章程的修訂,全面理順和完善學校內部管理制度體系,建立健全學校內部管理和多方監(jiān)督評價與制約機制,完善文化育人機制,不斷優(yōu)化和完善內部治理體系,才能有效提升治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推動學校建立現代大學制度。
文化是高職院校的靈魂,包含了學校的辦學理念、發(fā)展定位、人才培養(yǎng)目標等,是學校代代相傳的歷史傳統(tǒng)和理想信念的傳承。章程必須要能夠準確地總結和凝練學校悠久的辦學歷史,也是宣傳和展示學校自我特色的重要手段,從而向外界樹立良好的形象和辦學影響。章程是有著規(guī)范完善的修訂程序,它必須隨著政治經濟形式的發(fā)展變化、學校的發(fā)展而進行不斷的完善和修訂,因為通過章程的制定,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教育辦學方針,堅定不移地走具有校本特色的高職院校發(fā)展之路,才能不斷激發(fā)學校的辦學活力,提高辦學水平,擴大辦學影響力。
目前,大多高職院校的章程建設相對滯后,尚處于討論、制定的初級階段,真正落實章程建設并加以實施的為數不多,其問題主要表現在:
目前,我國大部分高職院校尚未制定學校章程或者尚且處于起草階段,更有一部分高職院校的章程制定出來只是流于紙本上的形式,并未加以貫徹實施。究其原因,不管是舉辦者,或者高職院校本身,上至領導下到師生員工都對章程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從而在思想上并沒有重視起來,只是單純地應付上級主管部門對于章程制定的要求,制定過程甚至極少征求師生及合作行企業(yè)的意見、建議,致使過半以上的師生對章程的存在以及其在學校管理中的作用并不清楚,章程建設流于形式,在貫徹實施過程中存在種種困難。
國內高職院校有一大部分是從中專升格而來的,在制度建設和管理方面往往是簡單模仿本科院校模式,沒有形成自己的風格。由于缺乏經驗,自身基礎薄弱,規(guī)章制度建設也不夠完善,體現在章程建設上,就是章程起草小組成員對于章程內容也不夠了解,邊學習邊制定,缺乏嚴謹性,更甚至有些院校只是為了應付上級主管行政部門的要求,內容東拼西湊,簡單平庸。
很多高職院校章程都是按照《高等學校章程制定暫行辦法》所規(guī)定的基本內容去撰寫,對于校本特色的思考不足,使得呈現出來的章程文本內容雷同空泛,相似性很高,幾乎沒有自己的特色,對于本校在人才培養(yǎng)、教育教學、文化傳承等方面的特色凝練不足,有些高職院校的前身是百年甚至更久的中等職業(yè)院校或者技術學校,但在章程撰寫中并未體現這種文化傳承的歷史厚重感,沒有準確體現院校自身的亮點和特色,缺乏實用價值。
章程建設是一項系統(tǒng)化的工程,并不僅僅只是制定章程就夠了,章程的制定只是一個起點,章程的全面實施和監(jiān)督工作的貫徹落實則是一項長期而系統(tǒng)的工程。
章程被認為是一所學校的基本法,是學校探索現代大學制度,完善治理結構的重要的頂層設計,高職院校必須對章程的制定工作高度重視。首先,應成立由校領導、各職能部門和二級學院負責人、教師代表、行企業(yè)代表組成的專門起草工作小組,制定章程起草工作的實施方案,細化各項主要工作的進度安排;組織起草小組外出學習調研,進行資料的收集和開展多種形式的學習,吸收先進章程建設經驗,邀請專家學者通過講座形式入校開設章程建設專題講解,開展校內章程建設專題調研,共同研究探討確定章程的框架和結構,并在前期資料的收集和調研的成果基礎上負責章程的起草工作。其次,通過網絡、宣傳欄、學校資訊等多種形式,加大章程建設相關知識的宣傳力度,提高全校上下對章程建設重要性的認識,在制定過程中嚴格按照程序吸納章程各相關利益主體的參與,通過盡可能多的渠道聽取學校主要管理者、廣大教職員工、學校理事成員單位、合作行企業(yè)的意見和建議,保證他們在章程起草、修改過程中的參與權,調動全員參與的積極性,使各方利益訴求都能得到充分體現。
眾所周知,建立現代大學制度重點是完善內部治理結構,因此,在章程建設過程中,必須結合高職教育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學校本身實際情況合理設計內部治理結構,以學校章程建設為核心,落實黨委領導下校長負責制,對黨委會、校長辦公會、教學指導委員會、學術委員會等內部治理結構進行明確界定,全面理順和完善教學、科研、學生、人事、資產與財務、后勤、安全、對外合作、學生組織、學生社團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建立各種健全的辦事程序、內部機構組織規(guī)則、議事規(guī)則等,進一步完善學校理事會建設,建立健全學校內部管理和多方監(jiān)督評價與制約機制,完善文化育人機制,做好內部治理的頂層設計,合理設置治理框架和職責分工,形成以學院章程為核心的層次清晰、內容規(guī)范的內部治理制度體系,并按照章程規(guī)定辦學治校,完善依法自主管理、民主監(jiān)督、社會參與的學校治理結構,落實和維護學校權利,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現代大學制度,保障學校自主辦學的權利,實現學校內部的有效管理和良好運轉。
特色是每一所學校區(qū)別于他校并能夠與之競爭與發(fā)展的生命力。高職教育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辦學規(guī)模不斷發(fā)展,同時也注重學校自身內涵的提升,不斷地開展職業(yè)教育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而章程建設就是為了凸顯學校自身的辦學特色,因此,高職院校的章程建設必須要能夠高度凝練本校的辦學特色。
通過學校網站、宣傳欄,制作章程宣傳冊、微信、微博等網絡媒介,及時在全校師生中組織開展針對學校章程的學習宣傳教育活動,每年在新入職教職工崗前培訓、新生入學教育等時段開展章程的宣傳教育,舉辦章程權威解讀、專題學習、培訓、座談等學習活動,營造章程學習的濃厚氛圍,加強對學校章程的宣傳力度,使廣大師生認識學校章程在改革發(fā)展中的基礎性地位和重要作用,增加貫徹實施章程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凝聚師生員工共識,為全面推進章程的貫徹實施夯實堅實的思想基礎,并作為現代大學制度建設中提高治理水平的重要切入點和著力點。
首先是要建立健全監(jiān)督機制,成立校內專門的監(jiān)督機構工作小組,細化條例,加強章程具體實施效果的監(jiān)督檢查力度,發(fā)現問題及時糾正,維護章程的權威性和嚴肅性。二是通過教職工代表大會、工會、學生代表大會等組織參與監(jiān)督機構,加強民主參與和民主監(jiān)督,讓全校師生、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參與學校建設,督查學校發(fā)展。三是保障信息公開,健全學校權益救助及糾紛解決機制,對違反章程的管理行為和辦學活動進行責任追究,暢通落實跟蹤與反饋渠道,提高執(zhí)行力,切實維護全校師生等利益相關者的合法權益。
章程建設是一項長期復雜全面的系統(tǒng)工程,這個工程的建設所涵蓋的內容非常多,涉及的面也很廣,既要隨著外在客觀條件的變化和國家經濟政治環(huán)境發(fā)展不斷變化發(fā)展,又要符合高職院校內部發(fā)展規(guī)律,它需要由政府、行政主管部門、高職院校本身三者之間進行密切配合和聯(lián)系,并加以統(tǒng)籌協(xié)調,需要高職院校教育管理者和工作者在工作中不斷探索、完善乃至磨合,才能進一步深化改革,做好章程建設工作,加快構建現代大學制度,為推進高等職業(yè)教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教育部. 高等學校章程制定暫行辦法[Z].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31號,2011-11-28.
[2]韓劍穎. 高職院校治理結構及章程建設的現狀分析與思考[J]. 天津職業(yè)院校聯(lián)合學報,2015 (1).
[3]徐維東. 依法治國視域下高職院校章程建設的實施路徑探究[J]. 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5(12).
[4]馬陸亭. 高校章程制定工作全面啟動后的思考[J]. 中國高教研究,2012(3).
[5]王大泉. 我國高校章程建設的現狀與路徑[J]. 中國高等教育,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