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yè)農村部耕地質量監(jiān)測保護中心 李榮 華中農業(yè)大學 魯劍威
柑橘缺鐵癥狀:柑橘缺鐵時首先表現為嫩梢葉片變薄、葉小,葉肉發(fā)黃,而葉脈仍為綠色。嚴重時,葉片除主脈保持綠色外,其他部位均變?yōu)辄S色或白色,葉片易脫落,但老葉通常仍然保持綠色。同時新枝條變得纖弱,上部弱枝逐漸枯死。果皮發(fā)黃,汁少味淡。新梢葉片主脈綠,其它部位失綠黃白化,嫩葉變薄,葉片呈清晰網狀花葉,嚴重的葉緣燒灼、干枯、提早脫落,形成枯梢或禿枝。
缺鐵發(fā)生原因:在石灰性土壤或pH值較高的土壤上種植柑橘缺鐵是一個常見的問題。過量灌溉、土壤長期濕度過高、土壤溫度過低也會導致缺鐵的發(fā)生。低溫、干燥或鹽類異常積累也會影響鐵的吸收。另外,磷肥施用過多易導致缺鐵。
缺鐵矯正技術:在新梢生長期,每半個月噴1次0.1%~0.2%的硫酸亞鐵或檸檬酸鐵。或在樹干上打孔,用高壓方法注入硫酸亞鐵、檸檬酸鐵或多價螯合鐵等溶液。土壤施用螯合鐵肥或將硫酸亞鐵與有機肥混合施用。在易發(fā)生缺鐵產區(qū),盡量選用鐵素吸收率高的砧木,如枸頭橙、本地早、資陽香橙、高橙和紅橘等。最后應做好排灌工作,防止旱澇發(fā)生。
柑橘缺錳癥狀:缺錳時,柑橘幼葉葉脈間失綠呈淡綠色,而葉脈保持深綠色,當缺素葉片展開后,整個葉片呈現出網紋狀,有時在主脈和側脈出現不規(guī)則深色條帶,嚴重時葉脈間現不透明白色斑點,呈灰白色或灰色,病斑枯死,細小枝條死亡。其癥狀也出現在老葉上,但缺錳不影響葉片大小和形狀。葉脈保持綠色,葉肉變成淡綠色,幼葉淡綠呈細小網紋,癥狀從新葉開始發(fā)生,老葉也能顯現癥狀。
缺錳發(fā)生原因:首先,酸性或砂性土壤有效態(tài)錳易流失。其次,石灰性紫色土和濱海鹽土等堿性土壤錳以不溶態(tài)存在,有效態(tài)錳含量低,土壤干旱也會造成有效態(tài)錳缺乏。另外,嚴寒過后的春季常會發(fā)生缺錳。
缺錳矯正技術:在新葉生長為完全展開葉的2/3時,葉面噴施含錳肥料,可用0.2%~0.6%的硫酸錳加1%~2%的生石灰混合液,或用0.6%硫酸錳加石硫合劑噴灑。對于酸性土壤的柑橘園,可將硫酸錳混在肥料中施用。如在冬季穴施有機肥時混入硫酸錳,每畝用量3~4千克。
柑橘缺鋅癥狀:柑橘缺鋅時,葉片窄小,直立,呈叢生狀,也稱“小葉病”。葉肉褪綠,黃綠相間,葉脈間呈黃色斑駁,初為花葉,也稱“花葉病”或“斑葉病”,嚴重時葉片呈淡黃色至白色,葉片易落。病葉直立、窄小,出現淡綠至黃色斑點,常見為“黃化白肋葉”。新梢細短,枝葉呈叢生狀,小枝枯死。果實小,果皮光滑變厚,著色不良,果肉汁少、味淡。
缺鋅發(fā)生原因:在中性和石灰性土壤中,鋅常變?yōu)椴蝗苄缘幕衔?,有效鋅含量低。砂性土壤中鋅容易流失。其次,由于收獲果實帶走大量的鋅,長期種植柑橘的老橘園,若未及時補充鋅,土壤中的含鋅量會顯著下降。偏施氮肥,造成植株徒長,新梢葉片也會出現缺鋅癥狀。另外,大量施用磷肥會誘發(fā)作物缺鋅,柑橘園施用石灰量過大或長期施用石灰也可能誘發(fā)缺鋅。
缺鋅矯正技術:在春梢抽發(fā)時,葉面噴灑0.2%~0.3%硫酸鋅溶液(可與石硫合劑混配),或0.1%~0.2%的氧化鋅矯治。對于酸性土壤,也可土施硫酸鋅,每株50克左右,但中性或石灰性土壤,土施鋅肥無效。石灰性土壤可施用生理酸性肥料,以調節(jié)土壤pH值,減輕缺鋅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