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云翔,王紅芬,徐志豪,胡江萍,徐藜炯,潘美霞,徐 燕,朱素蓓,徐培英,孫 華
(1.浙江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 a蠶桑研究所,b蔬菜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 2.杭州同濟職業(yè)學院,浙江 杭州 310000; 3.海寧市袁花鎮(zhèn)人民政府,浙江 海寧 314416; 4.金華仙客嶺莊園有限公司,浙江 武義 321299; 5.海寧市袁花有家家庭農(nóng)場,浙江 海寧 314416; 6.青田歐僑農(nóng)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浙江 青田 323900; 7.湖州市桑農(nóng)生態(tài)農(nóng)業(yè)有限公司,浙江 湖州 313025)
甜菜(BetavulgarisL.)又名菾菜,為藜科甜菜屬的二年生草本植物,原產(chǎn)于歐洲西部和南部沿海。甜菜栽培種主要有糖用甜菜、葉用甜菜、根用甜菜、飼用甜菜等。根用甜菜一般含糖量較低,但富含甜菜堿、葉酸、維生素A等功能性物質(zhì),在歐洲被譽為對心血管健康的功能蔬菜[1]?,F(xiàn)代營養(yǎng)學和醫(yī)學研究發(fā)現(xiàn),食用根用甜菜有助于減少冠狀動脈疾病,降低體內(nèi)膽固醇和抗衰老;改善肝功能,防止酒精性肝病,保肝降血脂;維持黏膜與皮膚的健康,保持視力;提高肌肉和心臟工作效率,特別有助于提高耐力型競技項目成績[1-2]。
甜菜為耐寒性植物,喜冷涼氣候,一般作露地栽培[3-5]。為了摸索南方根用甜菜高產(chǎn)栽培技術,特進行紅根甜菜露地栽培和大棚栽培的比較試驗。
試驗分別于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在海寧市袁花鎮(zhèn)和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在武義縣履坦鎮(zhèn)進行。供試紅根甜菜T4由浙江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提供。
9月1日,甜菜種子經(jīng)55 ℃溫湯浸種30 min處理后,播種在72穴的穴盤中進行育苗,采用泥炭和珍珠巖混合物作為育苗基質(zhì)。育苗45 d后,10月15日定植到露地和8 m寬的塑料大棚中。甜菜種植的株行距均為30 cm。定植前,施用腐熟商品有機肥7.5 t·hm-2,三元復合肥1.5 t·hm-2,混入土中做畦。12月5日,面施三元復合肥1.5 t·hm-2追肥一次。生長期間根據(jù)田間水分情況,用噴灌系統(tǒng)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大棚白天在20 ℃時進行通風;晚上覆蓋,棚內(nèi)溫度不低于5 ℃。
試驗期間,定期觀察甜菜生長發(fā)育情況。海寧試驗2016年3月2日收獲,武義試驗2017年3月8日收獲。收獲時隨機取露地栽培和大棚栽培甜菜,測定株高、開展度、葉數(shù)、葉長、球根高、根球直徑、球根鮮重等指標。實收計產(chǎn)。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9.0和EXCEL 2013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
試驗結果(表1~2)表明,栽培方法對紅根甜菜植株生長有顯著影響,采用大棚栽培的紅根甜菜在株高、株幅、葉數(shù)、葉片大小等生長指標上均顯著高于露地栽培的紅根甜菜。在海寧試驗點,大棚栽培的紅根甜菜株高為露地栽培的2.2倍,葉數(shù)為2.4倍,葉長和葉寬為1.8倍(表1)。在武義試驗點,大棚栽培的紅根甜菜株高為露地栽培的2.6倍,開展度為1.9倍,葉數(shù)為1.4倍,葉長為2.3倍。
表1 海寧試驗大棚栽培與露地栽培的紅根甜菜植株生長情況比較
注:同列數(shù)據(jù)后無相同小寫字母者表示處理間差異顯著(P<0.05)。表2~5同。
表2 武義試驗大棚栽培與露地栽培的紅根甜菜植株生長情況比較
栽培方法對紅根甜菜根球的生長也有較大影響,采用大棚栽培的根球直徑、根球高、根球鮮重等生長指標均顯著高于露地栽培的紅根甜菜(表3~4),但根球橫切面的色素輪數(shù)增加不顯著。在海寧試驗點,大棚栽培的根球直徑為露地栽培的2.5倍,根球高為1.9倍,根球橫切面的色素輪數(shù)為1.3倍,平均單球重為6.1倍。在武義試驗點大棚栽培的根球直徑為露地栽培的1.9倍,根球高為1.7倍,單球重為6.1倍。
表3 海寧試驗大棚栽培與露地栽培的紅根甜菜根球生長情況比較
表4 武義試驗大棚栽培與露地栽培的紅根甜菜根球生長情況比較
表5結果表明,采用大棚栽培紅根甜菜的根球產(chǎn)量均顯著高于露地栽培。在海寧試驗點,大棚栽培的根球產(chǎn)量為47.406 t·hm-2,而露地栽培的只有7.776 t·hm-2。在武義試驗點,大棚栽培的產(chǎn)量為100.560 t·hm-2,而露地栽培的只有16.800 t·hm-2。
表5 大棚栽培與露地栽培的紅根甜菜根球產(chǎn)量比較
試驗結果表明,栽培環(huán)境對紅根甜菜根球的生長有顯著影響,大棚栽培的株高、葉數(shù)、葉長、葉寬等生長指標均顯著高于露地栽培的處理。采用大棚栽培的紅根甜菜在根球直徑、根球高、根球鮮重等生長指標上也顯著高于露地栽培的紅根甜菜,但根球橫切面的色素輪數(shù)增加不顯著。同樣,采用大棚栽培的根球產(chǎn)量均顯著高于露地種植的處理。
甜菜原產(chǎn)于歐洲西部和南部沿海,為耐寒性植物,喜冷涼氣候,一般作露地栽培[3-5]。本試驗發(fā)現(xiàn),采用大棚覆蓋栽培,促進了紅根甜菜的生長,具有顯著的增產(chǎn)效果,其原因與大棚覆蓋后溫度普遍提高有關。另外,露地栽培的甜菜,在入冬后經(jīng)常有霜凍覆蓋植株表面,雖然植株沒有凍死,但生長受到抑制,植株上留存的葉片數(shù)也較少。海寧屬浙北地區(qū),溫度比屬于浙中地區(qū)的武義低。海寧試驗點的紅根甜菜產(chǎn)量均比武義試驗點的低,這可能與海寧的地理位置比較靠北,不同年份試驗期間的溫度差異有關。
盡管甜菜屬于耐寒性植物,喜冷涼氣候,在浙江地區(qū)冬季不至于凍死,但為了獲得高產(chǎn)與良好的商品性,還是采用大棚覆蓋栽培比較適宜。
[1] NINFALI P,ANGELINO D. Nutritional and functional potential ofBetavulgariscicla and rubra[J]. Fitoterapia,2013,89(3):188-199.
[2] 周靜雅,王麗君,侯孟君,等.甜菜堿對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肝臟脂代謝的影響[J].營養(yǎng)學報,2014,36(4):371-376.
[3] 黑龍江省甜菜糖業(yè)科學研究所.我國中部地區(qū)甜菜栽培技術研究總結[J].中國甜菜糖業(yè),1978(3):4-61.
[4] 程大友,劉巧紅, 史淑芝,等.食用紅甜菜的生物學特征特性[J].中國甜菜糖業(yè),2006(2):28-30.
[5] 周淑榮,包秀芳,董昕瑜.紫菜頭栽培方法[J].特種經(jīng)濟動植物,2014(11):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