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海外英文媒體對“一帶一路”倡議的隱喻建構*

        2018-02-09 20:05:15基于語料庫的跨文化比較研究
        關鍵詞:建構一帶一路

        ——基于語料庫的跨文化比較研究

        ■ 辛 靜 單 波

        一、概念隱喻:發(fā)現(xiàn)隱藏的理解與建構

        如何認知和理解“一帶一路”這個“絲綢之路經濟帶”和“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合稱?這或許不僅僅是一個歷史的、政治的、經濟的問題,還是一個值得探究的語言問題。因為人們往往借助已知的、熟悉的、容易理解的事物或概念,通過相似性的投射來認知比較陌生的、不清晰的、抽象的新事物或概念。①從認知語言學的角度來看,這是概念隱喻(conceptual metaphor)的本質,即人們“通過另一種事物來理解和體驗當前的事物”,或是“以一種經驗來部分建構另一種經驗”。②萊考夫和約翰遜認為,隱喻已不僅僅局限于“詩意的想象”和修辭策略,而是人類基本的思維和認知過程,甚至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方式(metaphors we live by)。③隱喻性概念無處不在,例如“時間”這樣一個抽象概念通過“金錢”這一具象隱喻,可以被“花費”“投資”“浪費”“節(jié)省”和“預算”。④與此呼應的是,伯克⑤、桑塔格⑥、迪茲⑦、奧托尼⑧和里克爾⑨等學者都指出,隱喻構成和界定了人類的概念系統(tǒng),是理解與思維中密不可分的部分。

        傳播者可以通過凸顯隱喻的某些方面,而隱藏其他方面,來建構特定意義。陳勇和劉肇云⑩、張巨巖等、翁青青、趙鴻燕、Musolff、 Charteris-Black、Goatly、 Gavriely-Nuri、Norocel等國內外學者的相關研究表明,公共話語,尤其是政治和經濟話語中蘊含著豐富的隱喻,這些隱喻建構出特殊語義聯(lián)想關系與序列,隱含著框架、焦點和內涵意義,透露出身份認同、文化與意識形態(tài)沖突以及權力關系的博弈等。

        隱喻被用于探索一些抽象的議題,例如健康與生命,疾病與死亡,戰(zhàn)爭與和平等,并進而成為研究一些復雜新聞議題之主旨、細節(jié)與微妙處的重要工具。例如,“潮水”這一隱喻(“移民潮”“非法移民潮”“外國人涌入”等)已成為移民話語的主導性框架?!凹摇薄皯?zhàn)爭”“身體”和“背叛者”是中國香港的《大公報》和《蘋果日報》中“愛國主義”話語的主導性隱喻主題?!皶r間表”“薩達姆的游戲”和“白宮的耐心”則是伊拉克戰(zhàn)爭爆發(fā)前NBC晚間新聞節(jié)目的主要隱喻。還有諸多學者對于其他新聞議題進行了隱喻剖析,例如社會運動、信息高速公路、科索沃沖突、克隆和南海問題等。

        本文以概念隱喻為理論框架,比較分析世界主流英文媒體對“一帶一路”倡議的隱喻建構。試圖剖析“一帶一路”隱喻的特性與多樣性,洞悉傳播主體的傳播意圖,分析隱喻概念化世界的方式,進而探討向世界傳遞“中國聲音”所面臨的問題與可行性路徑。

        二、基于語料庫的隱喻研究方法與設計

        建構主義范疇下的概念隱喻理論一定程度上影響和改變了人們對于隱喻本質的認識,但同時也引發(fā)了一些爭議。批評者(如Goatly,Kovecses)認為,概念隱喻的研究者多采用自上而下的研究方法,較少使用自然發(fā)生的真實語料,往往憑借直覺,脫離語境地選取零星例證,為已有的理論假設提供證據(jù),未能從無意識的過程中做出說服力較強的推理等。因此,近十年來,采用語料庫的方法優(yōu)化隱喻研究成為一種潮流與趨勢。

        相較傳統(tǒng)的、完全依靠人工所做的隱喻分析,語料庫的分析方法能幫助學者們更便利地針對大型語料進行系統(tǒng)的話語分析,其研究結果往往讓人意外。如Krennmayr發(fā)現(xiàn),報紙文本中所采用的隱喻(16.4%)多于小說(11.9%),少于學術文章(18.5%),而會話中使用的隱喻(7.7%)則最少。而且,隱喻廣泛出現(xiàn)在硬新聞中,而不是軟新聞中,新聞話語中頻繁出現(xiàn)的擬人化表述導致隱喻性動詞的詞頻較高。這一研究結果與一般憑借直覺所得出的結論大相徑庭。吉伯斯強調,語料庫研究的發(fā)展是過去十年來隱喻研究的重大進步之一,并“強烈建議所有的隱喻學者都在他們相應的研究中嘗試運用語料庫分析方法”。

        基于此,本文采用基于語料庫的隱喻研究方法,即“借助語料庫檢索和統(tǒng)計工具,以分析大量真實的語言數(shù)據(jù)為基礎,對表層語言隱喻進行描寫,總結其規(guī)律和模式”。通過計算機輔助的文本索引、詞語搭配、詞語頻次和主題語義域等的計算與呈現(xiàn),使分析盡可能地脫離直覺、預設和偏見,更為客觀和系統(tǒng)。具體而言,本研究借助語料庫分析工具,通過自建的小型語料庫與標準的大型語料庫進行比對,歸納和分析英文主流媒體對于“一帶一路”倡議的隱喻建構,并對不同國家和地區(qū)中的主導性概念隱喻進行比較分析。研究設計如下:

        1.將2017年5月1日至5月31日世界主流英文媒體關于“一帶一路”的報道與評論作為研究對象。2017年5月14、15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這是該倡議提出三年多來最高規(guī)格的論壇活動,來自全球的4000余名記者注冊報道此次論壇。因此,2017年5月極有可能是世界媒體聚焦于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一個峰值。

        2.采用道瓊斯Factiva新聞數(shù)據(jù)庫中的文本自建小型語料庫。以“帶”和“路”和“中國” (Belt and Road and China)為關鍵詞,在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印度、巴基斯坦和非洲這六個頗具代表性的國家和地區(qū)中,各選取四家主流英文媒體進行檢索。初步的樣本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澳大利亞和非洲的樣本量不足,而印度僅三家媒體就已提供了充足的樣本量。因此,最終采樣時選取了澳大利亞和非洲在數(shù)據(jù)庫中的全部英文媒體作為采樣對象。經過查重和刪減低相關文本,最終獲得涵蓋報紙、雜志、電視、通訊社、新聞網站等英文媒體的816篇新聞樣本,從而形成526529詞次的自建語料庫。

        3.研究使用的語料分析工具為Wmatrix,由英國蘭開斯特大學(Lancaster University)語料庫研究中心雷森博士及其團隊研發(fā)。目前,全球范圍內已有近百個學者團隊使用Wmatrix進行語料分析并發(fā)表論文,其中不乏新聞話語分析和隱喻分析。Wmatrix與其他語料分析工具類似,可以生成索引、詞表、詞語搭配等。其優(yōu)越性在于可將自建語料庫與參照語料庫比對從而形成主題語義域(key semantic domain),即生成有超常使用頻率或過度使用的語義域。其獨特性在于擁有內嵌的工具USAS(UCREL Semantic Annotation System),這一工具可自動為文本進行語義域賦碼,并再次細分為次語義域,從而可大致對應概念隱喻的源域或目標域。

        4.計算機識別和分析隱喻的方法尚處于起步階段。上文所述的語料庫分析工具能較成功地識別出現(xiàn)頻次較高的隱喻表述。但在識別出現(xiàn)頻次較低的隱喻,以及需要受眾積極思考才能獲取目標域和源域之間的聯(lián)系,進而理解其欲表達含義的隱喻上較為薄弱。因此,人工識別的方法將作為重要補充。但不可否認的是,無論計算機識別還是人工識別都或多或少有些遺漏,因為所研究的語料頗具規(guī)模??傮w而言,將語料庫工具輔助的隱喻分析與人工隱喻檢測相結合,將盡可能地拓展新聞隱喻研究的廣度和深度。

        三、研究發(fā)現(xiàn)與分析

        本研究中的量化數(shù)據(jù)與質化分析呈現(xiàn)出多元而又矛盾的隱喻建構。大體上可分為三類:一是同構化隱喻建構,基于共通經驗的“道路”“紐帶”“愿景”等隱喻引述和延伸著中國主流話語;二是差異化隱喻建構,從不同經驗出發(fā)的各國媒體激烈爭論著“一帶一路”到底是怎樣的“冒險”“選擇”“戰(zhàn)略”“游戲”和“旅程”;三是他者化隱喻建構,基于各自歷史、文化、政治體驗,用定型化的經驗建構出“空洞的概念與口號”“殖民與帝國主義”以及“戰(zhàn)爭”等意義聯(lián)想。

        1.同構化隱喻建構

        “一帶一路”倡議從概念、內容到目標都蘊含著豐富的隱喻,國際新聞一方面通過這些既存的中國式隱喻描述這一倡議,一方面基于共同的或相似的經驗框架,運用同構化隱喻延伸著中國主流話語。通過自建語料庫與英國國家語料庫樣本(書面語)(British National Corpus sampler,written)進行比對,Wmatrix檢測出一系列主題語義集,剔除幾乎不包含隱喻的語義集(如“地名”“政府”“參與”“數(shù)字”等)后,可以發(fā)現(xiàn)部分顯著的隱喻集與中國主流話語重合度較高。例如,“車輛/工具和運輸”(vehicles and transport,LL=2012.18)是最為顯著的包含豐富隱喻的語義集。其中“路”(“road”和“roads”總計出現(xiàn)2461次)成為構成該語義集的主導詞匯。鑒于所研究樣本的核心詞匯包含“路”,這一結果并不意外。構成這一語義集的主要詞匯還包括“連接”(connect/connected/connection/connecting,總計出現(xiàn)306次),“關聯(lián)”(link/links,總計出現(xiàn)108次),“道路”(path/paths,總計出現(xiàn)59次),“駕駛、驅動”(drive/driving,總計出現(xiàn)121次),“車輛、工具(vehicle/ vehicle,總計出現(xiàn)47次)”等。這些詞語在樣本中,部分使用的是字面意義,如搭建鐵路或道路。更多時候則使用的是其廣泛的意義,即具有隱喻的含義。例如,尼日利亞《先鋒報》(5月25日)指出,習主席“承諾建設和平、包容和自由貿易的道路”;英國《金融時報》(5月29日)認為,“一帶一路”倡議是中亞國家“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巴基斯坦媒體稱之為反戰(zhàn)爭的工具以及解決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的有力工具。在這些圍繞著歐亞大陸運輸?shù)脑捳Z中,一個核心隱喻為“紐帶”(ties,出現(xiàn)294次),描述著與該倡議相關的個體、商業(yè)、政治、經濟和文化關系。例如,“中國長期以來試圖與土耳其建立更緊密的聯(lián)系”(closer ties)(《華盛頓郵報》,5月16日);“堪培拉力求與北京保持密切的經濟聯(lián)系(close economic ties)”(《澳大利亞金融評論》,5月31日)。

        關于“移動”(moving)的隱喻也出現(xiàn)在諸多文本中,主要包含“上升”“崛起”(rise,出現(xiàn)122次),“探索”(explore,出現(xiàn)42次),“流動”(flows,出現(xiàn)21次)等隱喻表述。如澳大利亞對話網(5月26日)認為該倡議“有助于加強貿易路線和供應鏈,從而確保貨物和服務的可持續(xù)流動”;泛非通訊社(5月11日)將該倡議喻為“一股暖流”,為全球經濟復蘇帶來了新希望;英國的《金融時報》(5月22日)指出,中國正在確保該倡議“不受約束地崛起”。印度報業(yè)托拉斯(5月27日)引用中國駐印度總領事的話語指出,該倡議“背后不是形成反對任何國家的一個小集團,而是對合作可能性的探索”。

        “精神狀態(tài)”(mental states)也是一個顯著的隱喻集。在這816篇新聞樣本中,“一帶一路”倡議被描述為“愿景”(vision)222次,“夢”(dream)72次。Wmatrix提供的詞語搭配列表顯示,這樣的隱喻表述延伸著中國的主流話語。例如,出現(xiàn)頻率較高的搭配為“中國的愿景”,“全球化的愿景”,“發(fā)展的愿景”和“長期合作的愿景”。同時,新聞樣本描述著“一帶一路”是“中國夢的體現(xiàn)”,延伸著“中國夢”,以及“中國民族復興的夢想與地區(qū)自立和發(fā)展的夢想緊密相連”。

        總體而言,新聞樣本中廣泛存在的“道路”“驅動”“連接”“紐帶”“移動”“愿景”和“夢想”這一類隱喻體現(xiàn)出對“一帶一路”的聯(lián)接、促進、合作和發(fā)展理念的認同。但基于共通性經驗程度的不同,這一類隱喻表述呈現(xiàn)出一定的國別和地域差異。“工具”“紐帶”和“關聯(lián)”這一類隱喻在巴基斯坦、英國和澳大利亞的新聞樣本中出現(xiàn)較多,在美國、印度和非洲的新聞樣本中出現(xiàn)較少。例如,“路徑”(path)(如“通往繁榮之路”),在印度和美國的樣本中僅出現(xiàn)3次,非洲樣本中出現(xiàn)5次,而在巴基斯坦、英國和澳大利亞的樣本中分別出現(xiàn)了11次、13次和17次。這樣的分布模式在其它同構式隱喻使用中基本一致。例如,“愿景”在美國新聞樣本中僅出現(xiàn)4次,而在巴基斯坦新聞樣本中出現(xiàn)了59次;“夢”在美國和非洲新聞樣本中分別出現(xiàn)4次和5次,而在英國和澳大利亞新聞樣本中分別出現(xiàn)了9次和25次。此外,印度還多采用更為中性的詞語描述該倡議,例如“項目”(project)出現(xiàn)了287次,“走廊”(corridor,主要指涉“中巴經濟走廊”)出現(xiàn)了245次。因此,語料庫工具輔助下的隱喻分析表明,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話語在英國、巴基斯坦和澳大利亞的新聞樣本中更為顯著。

        2.差異化隱喻建構

        新聞樣本中的“冒險”“選擇”“戰(zhàn)略”“游戲”和“旅程”等隱喻對該倡議的前景、目的、動機、內涵和實施路徑進行著激烈討論,體現(xiàn)出國際新聞場域內不同經驗與各異語境下的意義生產與協(xié)商,呈現(xiàn)出或謹慎、或憂慮、或質疑、或支持的多元觀點碰撞。

        在“商業(yè)”(business,LL=2556.02)這一較為顯著的語義集中,主要包含“冒險”(venture/ventures,總計出現(xiàn)63次)和“選擇”(option/options,總計出現(xiàn)47次)這兩個隱喻集。誠如科勒所指出的,商業(yè)相關行為常常被描述為冒險的活動?!耙粠б宦贰背h也不例外。澳大利亞媒體稱“一帶一路”為“歷時數(shù)載的冒險”;印度媒體稱之為“大冒險”,“雄心勃勃的冒險”,“價值數(shù)十億美元的冒險”;美國媒體稱之為“習的旗艦外交政策冒險”;巴基斯坦媒體稱之為“有歷史影響的冒險”。這些側重點各異的“冒險”隱喻暗含著態(tài)度,建構著基于各自經驗的不同意義聯(lián)想。

        此外,該倡議被建構為不同的“選擇”。在澳大利亞新聞樣本中被喻為“戰(zhàn)略選擇”和“新的選擇”;在非洲新聞樣本中被喻為“較之美國控制的舊全球化之更好選擇”;在巴基斯坦新聞樣本中被喻為“最好的選擇”和“唯一的獲得成功的選擇”。但在英國、美國和印度的樣本中,“選擇”不是作為隱喻出現(xiàn),而僅出現(xiàn)在“提供選擇”和“做出選擇”這樣的話語中。換言之,這三國媒體并未將此倡議在概念符號層面建構為一種“選擇”。

        “戰(zhàn)略”(strategy)“策略”(gambit)和“詭計”(ruse)這一類隱喻多出現(xiàn)在英國和澳大利亞的新聞樣本中,而且存在相互矛盾的隱喻表述?!鞍l(fā)展戰(zhàn)略”“雙贏戰(zhàn)略”“現(xiàn)代化戰(zhàn)略”“全球貿易戰(zhàn)略”和“中國的外交戰(zhàn)略”等隱喻試圖從全球化視角闡述該倡議與世界的聯(lián)系;中國的“歐亞策略”(Eurasian gambit),“中國精心策劃的戰(zhàn)略”(China-orchestrated strategy)和“中國的地緣政治策略/詭計”等隱喻則偏離了全球化框架,試圖將該倡議的目的局限于促進中國自身發(fā)展。這樣基于不同信源的矛盾隱喻建構廣泛存在于英國和澳大利亞的新聞報道與評論中,顯示出這兩國的學者、政要和新聞記者等依據(jù)各自經驗對該倡議的目的與動機進行著激烈論辯。

        “游戲”隱喻在美國、澳大利亞和巴基斯坦新聞樣本中較為顯著。美國媒體將“一帶一路”比喻為權力游戲——需要其他國家做出非此即彼的選擇,并會遭遇相應獎懲的游戲。如道瓊斯機構新聞(5月30日)描述道:“這是一場權力游戲。北京希望其鄰國,特別是美國的朋友和盟友知道他們將在支持我們或反對我們之間做出選擇”;“從北京的視角來看,這個萬億美元的一帶一路項目自然要獎勵(rewards)給支持其帝國野心的政府,懷疑論者將受到懲罰(penalized)”。在澳大利亞的新聞樣本中,中國是“國際經濟領導游戲中的新手”(《澳大利亞金融評論》,5月15日);“一帶一路”是一場“國際力量角逐的游戲”,中國領導人“擲下了骰子”(《澳大利亞人》,5月17日);是“麻煩重重的危險游戲”,“賭的是21世紀的中國在亞洲的地位”(《澳大利亞人》,5月12日)。在巴基斯坦的新聞樣本中,“游戲改變者”(game changer)這一隱喻出現(xiàn)在多個新聞標題中。報道引用巴基斯坦政要和經濟學家的話語指出,中巴經濟走廊以及“一帶一路”倡議促進合作與發(fā)展,不僅僅是巴基斯坦,更是整個區(qū)域、甚至整個世界的游戲改變者(《俾路支時報》,5月3日,4日,15日,26日,30日;《國際新聞報》,5月8日,10日,13日,16日),報道強調“一帶一路”致力于建立國家間互惠互利關系,“并非零和游戲”(《俾路支時報》,5月17日)。

        各國媒體還將“一帶一路”倡議建構為各式各樣的旅程,并將對于該倡議的態(tài)度蘊含其中。巴基斯坦媒體稱之為“連接人和地區(qū)的十字路口” (《俾路支時報》,5月27日),并呼吁未加入的國家“搭上中國支持下的繁榮之車” (《國際新聞報》,5月10日)。美國和印度媒體將之喻為“雄心勃勃的冒險之旅”。澳大利亞媒體則稱之為“朝貢之路”——“商人們都搖晃著算盤,走在通往快樂賺錢的朝貢路上”(《澳大利亞人》,5月15日)和“新西游記”——“這個雄心勃勃的新‘西游記’到底能多大程度上落地成功”(《澳大利亞人》,5月26日)?!栋拇罄麃喨恕?5月24日)認為,中國傳達出來的訊息是:“與中國同行,因為中國能行”(ride with China because China delivers)”,但是對其最終結果是否能與這個修辭相匹配提出質疑。《西澳大利亞人》(5月18日)引用澳大利亞專家的話語,認為該國應該更加積極地參與,以免錯過“新絲綢之路之船”,并建議登上船,“隨著一帶一路潮水航行”。同時,在旅程中需要保持警惕,謹慎行事。正如新聞標題所揭示的,“帶,是的,路,是的,但是我們需要系好安全帶小心駕駛”(Belt,yes,Road,yes.But we need to buckle up and drive with care,《澳大利亞人》,2017年5月26日)。英國媒體亦在多篇報道與評論中(如《金融時報》,5月10日、12日、15日;BBC,5月11日)討論如何在“一帶一路”沿途優(yōu)化資源,避免基礎設施建設淪為“擺設和累贅”(white elephants)。

        各國媒體從國家利益和政治立場等經驗背景出發(fā),通過差異化、甚至是矛盾的隱喻形成觀點交鋒,并透露出與該倡議的親疏關系。值得注意的是,社會中的問題通常被建構為相互矛盾的隱喻,而錯誤選擇或者彼此矛盾的隱喻會使預設信息與計劃失效。因此,面對這一類隱喻表述,中國需要正視問題、積極回應、及時地釋疑解惑方能促進對話、搭建共識。

        3.他者化隱喻建構

        新聞樣本中還發(fā)現(xiàn)了一些出現(xiàn)頻率不高,但卻具有一定顯著性(如出現(xiàn)在新聞標題或長篇評論中)的隱喻,引導著受眾按照話語生產者的特定傳播意圖,尋找心理上的聯(lián)想。這些隱喻的建構往往不是基于客觀存在的相似性,而是偏向于用各自歷史、文化、政治體驗和定型化的經驗建構“一帶一路”的意義聯(lián)想,呈現(xiàn)出他者化傾向?!案拍睢薄翱谔枴薄皹撕灐焙汀八枷肱菽钡纫幌盗须[喻將“一帶一路”倡議指向了不切實際和虛無縹緲?!爸趁瘛薄暗蹏髁x”和“戰(zhàn)爭”等隱喻則傳遞出危險訊號,制造著迷惑受眾的危機。此外,美國媒體從整體上采用焦點轉移式隱喻和熱議題的“冷處理”方式,試圖跳出中國的框架與隱喻建構,將“一帶一路”倡議邊緣化。

        什么是“一帶一路”倡議?英國和澳大利亞媒體通過引用非中方信源或匿名信源,將該倡議建構為了一個“空洞的能指”。如英國的《金融時報》(5月4日)在其報道中引用美國商務部部長羅斯(Wilbur Ross)的話語:“他們談論的絲綢之路和所有東西,都是些概念,不是貿易協(xié)定?!薄缎l(wèi)報》在其題為《價值9000億美元的問題:什么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文章中引用澳大利亞羅伊國際政策研究所的報告指出,“一帶一路”是一個未被中國官方澄清的概念。BBC摘選俄羅斯報紙新聞(5月16日),認為該倡議“可能會成為一個成功的項目,但目前看來更像是‘科學發(fā)展觀’”。還有報道將“一帶一路”表述為“說了些漂亮話”(fine words),是“北京的豪言壯語”(Beijing’s lofty rhetoric)”(BBC,5月11日;《金融時報》,5月4日)?!短┪钍繄蟆?5月15日)表示,“一帶一路”是一個高度彈性的概念,如同“口號”一般被附在了無數(shù)的方案上。

        類似的,澳大利亞媒體將之喻為 “口號交響曲”(chorus of sloganeering)(《太陽先驅報》,5月28日),“雄心勃勃的思想泡沫”(thought-bubble)(對話網,5月4日),“難以理解、非常龐大的想法”(《澳大利亞人》,5月24日)。進一步而言,這是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概念”,其“特點是漸進的,感性思維和實驗性,它不是一個統(tǒng)一的項目”(對話網,5月26日),而是 “野心的終極象征”(《澳大利亞人》,5月27日)。中國的各行各業(yè)都有“一帶一路”的計劃,它不只是一個倡議,而“成為了一種生活方式”(《澳大利亞金融評論》,5月24日)。

        殖民與帝國主義的隱喻建構在印度新聞樣本中最為顯著,其次是美國。印度媒體將該倡議比喻為中國的“新殖民主義”(《印度人報》,5月16日、18日)和“殖民控制”的“戰(zhàn)略藍圖”(《印度時報》,5月3日;印度報業(yè)托拉斯,5月4日)?!队《葧r報》5月14日和16日的新聞標題分別為“一帶一路倡議像一個殖民的事業(yè)”,“北京計劃將巴基斯坦變成其經濟殖民地”?!队《葧r報》(5月14日)稱,“中國處于帝國建設模式”,該倡議是經濟放緩期“中國的帝國弩末”(imperial overreach)。此外,印度媒體還使用了債務陷阱、特洛伊木馬、龍的召喚、龍的符咒、阿喀琉斯之踵、妄想狂的長城等隱喻來指涉中巴經濟走廊和“一帶一路”倡議,從而摒棄了該倡議開放、合作與發(fā)展的核心主題,制造了侵略性的話語主題,將受眾再度拖入中國威脅論的陳舊敘事。

        美國媒體由古絲綢之路所建構的聯(lián)想是中國古老的帝國形象。小國來“朝拜帝王” (道瓊斯機構新聞,5月15日),并由此演繹出“一帶一路”倡議的核心是“帝國主義冒險” (道瓊斯機構新聞,5月30日)?!都~約時報》(5月7日)以“擴張主義者”(The Expansionists)為新聞標題,在長達7000多字的報道中細致描繪著“一帶一路”背景下正在實施中國的全球計劃的工人和移民,稱“今天在地球的每一個角落都可以感受到中國的引力”。道瓊斯機構新聞(5月30日)更是直白地將“命運共同體”比喻為軟化地緣政治鋒芒的“崇高咒語”(lofty mantra)。

        戰(zhàn)爭的隱喻主要出現(xiàn)在美國和澳大利亞的新聞語料中?!度A爾街日報》(5月30日)在對《注定一戰(zhàn):中美能否逃脫修昔底德陷阱》(2017)一書所作的書評中特別提到“一帶一路”倡議,認為這“無異于是亞洲的多個馬歇爾計劃”,并妄下結論“中國已經處于戰(zhàn)爭狀態(tài),即使我們沒有注意到它”。道瓊斯機構新聞(5月30日)則以羅馬的道路“不僅是貿易和文化的通道”,也是“行進中的軍隊”來建構基礎設施建設與戰(zhàn)爭之間的聯(lián)想。《澳大利亞人》(5月27日)將“一帶一路”中的債轉股和混合所有制等比喻為“被悄悄地、無情地鎖在”經濟圖景中的“魚雷”(torpedo)。這里的隱喻已然成為了部分媒體傳達其意識形態(tài)偏見的說服工具。

        此外,“一帶一路”高峰論壇被比喻為一場盛大的派對,一場精心準備的秀。這隱喻貌似尋常,但其不尋常之處在于,美國新聞樣本的聚焦點并非到會者,而是缺席者和破壞者。道瓊斯機構新聞在《中國的世界:融入北京的世界新秩序》一文開篇即指出:“在北京盛大派對的貴賓名單中,值得審視的并非參加的名人,而是那些沒有前來的”。CNN新聞網(5月15日)認為朝鮮周日進行的導彈發(fā)射發(fā)生在“一個令中國非常尷尬的時刻”,這“破壞了中國的一帶一路派對”。這樣的隱喻表述不動聲色地將受眾的注意力從北京的論壇轉移至媒體希望強調的“焦點”之中。

        值得指出的是,美國媒體從整體上采用了轉移焦點和“冷處理”的方式,較少提及或有意淡化“一帶一路”議題。美國的新聞語料囊括了道瓊斯機構新聞、《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這四家頗具規(guī)模和影響力的主流媒體,但其形成的語料規(guī)模卻相對較小(位列第五),體現(xiàn)出較弱的報道力度。而且多篇報道主要聚焦于其他議題,如朝鮮的導彈發(fā)射,中國的南海問題,中國夫婦在巴基斯坦遭綁架,以及特朗普與中國的外貿協(xié)議等,“一帶一路”在這些報道中僅被簡略提及或作為背景出現(xiàn)。一個頗具代表性的例子是,在高峰論壇舉行的第二日,《紐約時報》發(fā)表題為《弗拉基米爾·普京在北京彈奏兩首兒時鋼琴曲》的文章,“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僅僅只作為普京彈奏鋼琴的地點出現(xiàn),全文的報道核心在于《自由涅瓦河上之城》和《莫斯科之窗》這兩首曲子的創(chuàng)作背景以及普京的才能和魅力。這似乎是在實踐美國政治外交中的“別想那只大象”策略,即在話語角力中有意跳出他者的框架,疏離他者的隱喻建構,從而避免喚醒他者的認知圖式。

        四、結語

        以往的研究表明,世界媒體對于中國(如中國人、中國政府、中國項目、中國活動等)的刻畫,往往傾向于使用共產主義和民族主義敘事,將其刻板印象化為獨裁主義者,孤立主義者,熟悉而又陌生的他者等。而這項基于語料庫的“一帶一路”隱喻研究則發(fā)現(xiàn),對于中國的這種簡單化聯(lián)想與定格在一定程度上被消解了,國際新聞所建構的“一帶一路”話語呈現(xiàn)出一幅多元而又充滿矛盾的圖景。

        新聞樣本中存在較為顯著的同構化隱喻建構,延伸著倡導全球化、重塑全球貿易與基礎設施格局、建構國家間互利發(fā)展關系等中國主流話語。這樣的研究發(fā)現(xiàn)恐怕部分得益于這一基于語料庫的研究方法,即在實證研究中盡可能脫離直覺和預設,借助語料工具分析大規(guī)模真實語料。同時也說明,中國近年來的一系列舉措,如2015年《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的發(fā)布,2016年“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座談會,2017年“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召開,以及一系列重大項目的簽署與落地等等,在世界范圍內積累了共通的經驗,使得“紐帶”“愿景”“發(fā)展之夢”“繁榮之路”等逐步成為認知和概念化“一帶一路”的方式。但令人有些意外的是,“命運共同體”在這個包含52萬多詞次的新聞樣本中僅出現(xiàn)了11次。這說明這個在中國頗為主流的“一帶一路”隱喻還尚未成為國際新聞流中的規(guī)約隱喻,尚未成為國際上普遍地概念化“一帶一路”的方式。

        新聞樣本中的差異化隱喻建構體現(xiàn)出意義的生產、再造與協(xié)商。這類隱喻試圖在各自的經驗背景下重新闡釋“一帶一路”的意義,并呈現(xiàn)出較為顯著的國別與地區(qū)差異。英國媒體偏重戰(zhàn)略類隱喻,巴基斯坦和澳大利亞媒體青睞旅程類隱喻,美國媒體側重博弈類隱喻。

        新聞樣本中的他者化隱喻建構體現(xiàn)出“話語深處”的斗爭。部分隱喻建構出與中國主流話語相悖的意義,引導受眾建立基于“意識形態(tài)魔方”的聯(lián)想,在冷戰(zhàn)思維與對抗堡壘之中思考和審視該倡議;部分隱喻引導受眾跳出中國的焦點隱喻與框架,淡化和冷處理與“一帶一路”相關的議題,疏離中國主導的語義聯(lián)想關系與意義序列。

        總體而言,“一帶一路”所發(fā)出的“中國聲音”在世界范圍內回響,但同時也處于被闡釋、被深度加工的過程之中。在“一帶一路”這樣一個開放的語言場域內,依舊橫亙著根據(jù)固化經驗所建構的意義聯(lián)想和認知框架,悖離了該倡議“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yōu)越”的愿景。一個可溝通的、多元對話的、良性互動的公共話語空間似乎尚且遙遠。

        值得指出的是,這樣的研究結論主要基于主流英文媒體中的“一帶一路”研究。近年來的諸多學術討論亦是此方向,如美國主流媒體、澳大利亞主流媒體和國際新聞流中的“一帶一路”圖景。后續(xù)研究有必要聚焦非英語媒體以及社交媒體中的“一帶一路”,以期剖析“一帶一路”的多元聲音,勾勒其整體話語網絡結構與傳播生態(tài)。

        注釋:

        ① 戴衛(wèi)平:《詞匯隱喻研究》,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4年版,第12頁。

        ②③④ [美]喬治·萊考夫,馬克·約翰遜:《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何文忠譯,浙江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第3-5、75、129、134、142頁。

        ⑤ Burke K.A.RhetoricofMotives.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9,pp.149-182.

        ⑥ Sontag S.IllnessasMetaphor:AndAidsandItsMetaphors.New York:Farrar,Straus & Giroux.1989.p.102.

        ⑦ Deetz S.Metaphor Analysis.In W.Gudykunst & Y.Kim (eds.).Methodsfor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Research.Beverly Hills:Sage.1984.p.215-228.

        ⑧ Ortony A.MetaphorandThought.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pp.1-18.

        ⑨ Ricoeur P.TheRuleofMetaphor.London:Routledge.1978,pp.1-7.

        ⑩ 陳勇、劉肇云:《隱喻政治與政治隱喻:論美國政治家的政治隱喻》,《外語教學》,2009年第1期。

        猜你喜歡
        建構一帶一路
        《神圣敘事與日常生活的建構》
        消解、建構以及新的可能——阿來文學創(chuàng)作論
        阿來研究(2021年1期)2021-07-31 07:38:26
        情境—建構—深化—反思
        殘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構和救贖
        建構游戲玩不夠
        緊抓十進制 建構數(shù)的認知體系——以《億以內數(shù)的認識》例談
        印媒:“一帶一路”可助力人民幣國際化
        国产人成无码视频在线| 国产亚洲2021成人乱码| 亚洲精品久久国产高清情趣图文| 亚洲动漫成人一区二区| 午夜男女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草高中生在线视频| 国产免费拔擦拔擦8x高清在线人| 欧美午夜精品久久久久免费视| 久久亚洲精彩无码天堂| 精品成人av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蜜臀aⅴ国产精品久久久国产老师| 成人无码无遮挡很H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播| 亚洲av色影在线| 日本丰满人妻xxxxxhd| av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日本一区二区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av伊人av无码av| 18禁裸男晨勃露j毛免费观看| 国产综合第一夜| 女同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私密保养| 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白丝美女被狂躁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美女主播在线| 肥老熟妇伦子伦456视频| 台湾佬娱乐中文22vvvv|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网站| 青青草手机免费播放视频| 色先锋av影音先锋在线| 亚洲成av人最新无码| 按摩女内射少妇一二三区| 变态另类手机版av天堂看网 | 自拍 另类 综合 欧美小说| 国产av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欧美老妇交乱视频在线观看|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 | 亚洲综合中文一区二区| 久久国产劲爆∧v内射-百度| 曰本女人与公拘交酡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