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鴻宇
(河北衡水中學720班)
高中階段,文學作品的學習提到了一個新的臺階。而高中生的理解能力學習能力也比初中時高很多,所以,為了適應高中階段的文學作品學習,高中生要從學習態(tài)度上和學習方法上有所改變,由被動便主動,全方位提升對文學作品的賞鑒能力。
再好的文學作品如果不認真地讀,也無法感受到它內在的藝術性的。因此,在初次接觸文學作品的時候先要在讀上下足功夫。不能淺嘗輒止,蜻蜓點水,更不能做表面文章。以學習魯迅先生的《祝?!窞槔P≌f中的年代離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一定的時間了。高中生平時看慣了那些網(wǎng)絡小說,都市小說,猛一接觸這樣的經(jīng)典懷舊版的小說,還真有點不適應。在大多數(shù)同學眼中,似乎這樣的小說已經(jīng)過時了,沒有什么新鮮感,也不時尚,根本就沒什么吸引力。而我則壓抑住了自己內心的浮躁,認真的讀了進去。我首先感受到了文學大師深厚的語言功底。這篇小說的語言,不管是從動作描寫還是細節(jié)描寫還是景物描寫,都達到了極高的藝術水準。這里面的精妙,只有潛心讀進去,才能深切地感受到。我徜徉先生的文字里,仿佛看見祥林嫂千辛萬苦地去捐門檻所受到的錐心的屈辱。因為我認真地讀了進去,先有了自己的獨特感悟,當老師再詳細地講解并引導大家一起學習的時候,我自然不被動,反而很積極主動地談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并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肯定。這就得益于我認真地讀了作品,在讀上下足了功夫。
文學作品的閱讀和品鑒,離不開探討。而團隊合作,探討以及多元化解讀,是學習文學作品,變被動為主動的有效策略。常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見解。例如,在學習《林黛玉進賈府》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先把這一部分的前面幾節(jié)和后面幾節(jié)認真地讀完,有了相對完整的認識。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時候,真的是角度不同,喜好不同,所看到的人物的性格也就不同。首先對林黛玉人物形象的分析,就存在很大的差異。我們小組一位同學首先看到的是林黛玉體質弱這個特點。他就明確的表態(tài),身體這么弱,能美到哪里去。我們都尊重他的看法,并沒有去反駁他。但卻提醒他多注意林黛玉別的性格和形象特點。的確,多元化的認識才能全面的解讀人物形象。接下來,同學們陸續(xù)認識到林黛玉聰明絕頂、敏感、多愁善感、心細如發(fā)、謹慎、詩書達理、貌美如花,等等。當然,每一點自我認識,我們小組的成員都有自己的理論支撐,即在原文中有原句做論據(jù)。在分析王熙鳳的時候,意見就不太一致了,有的同學認為這就是一個純粹的反面人物,過于巴結逢迎,見風使舵,還虛偽狡詐,虛情假意。我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我肯定了這些看法的合理性,但也不完全認同這樣的觀點。我從判詞入手,給大家談了談作者實際上是把王熙鳳當成一個出色的女子來塑造的。盡管她有巴結逢迎虛情假意的性格特點,但在賈母和王夫人還有眾姐妹的復雜人際關系中,能做到左右逢源,說話滴水不漏,一大家子的吃穿用度,料理的井井有條,已實屬不易,因此,她是有著卓越的公關才能和管理才能的,且口才一流,反應機敏,這不得不令賈母另眼相看。通過我們的小組討論,多元化的解讀人物形象,我們對小說主題的理解也就更深刻了。
(一)整體入手局部詳析
大部分文學作品在創(chuàng)造過程中都會遵從“先立中心、縱觀整體、細化局部”的寫作規(guī)律,最后主要通過局部血肉的填充進行豐滿整部作品。此時的我們應將文學作品中的特別之處找出,然后根據(jù)該部分內容進行全篇文章銜接,進而突出整篇文章中心思想與立意。另外,我們在學習之后能夠有效把握文章的整體內涵,內涵把握的過程中需要聯(lián)合文章的主體立意,針對局部內容進行深入分析,最后將局部內容中總結出來的感悟融于整篇文章中,唯有如此,才能做到全面理解文章、多角度體會作品的中心思想。
(二)從題材角度開展文學作品鑒賞
一般情況下,一篇文學作品中都會蘊含至少一種表現(xiàn)手法,而我們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需要準確地鑒賞出文章中的表現(xiàn)手法,從而對文章的重點內容進行欣賞學習。從文章題材角度來講,不同的文章?lián)碛胁煌念}材,而不同的題材所要表達的主題也不盡相同,但是有一點卻保持著高度的一致,那就是表達手法。在這一基礎上,我們學習文學作品時,應該依照不同的題材進行分辨不同的主題,根據(jù)作品的中心思想對文章極可能會運用到的表達手法、表達方式展開分析。
綜上,作為學生,要想提升高中文學作品閱讀能力,就要在學習過程中占據(jù)主動,加強小組合作意識,運用正確的學習方法,結合文學作品創(chuàng)作背景,將學習文學作品內容作為切入點,提升鑒賞能力,從而進一步提升鑒賞文學作品的綜合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