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振興
“整本書閱讀與研討”是《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所規(guī)定的學習任務群之一,其旨在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整本書,拓展閱讀視野,建構閱讀整本書的經臉,形成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提升閱讀鑒賞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本文以遲子建的《額爾古納河右岸》為例,對有效實施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方法和策略進行探究。
第一步是教師對整本書閱讀的教學規(guī)劃和設計,包括制定閱讀方案、劃分閱讀活動階段、制定階段目標、課內外活動課時安排、活動組織形式、成果形成、評價設計等,做到目標明確,心中有數(shù),有序有節(jié)。
例如,制定《額爾古納河右岸》閱讀方案,將本書的閱讀教學安排為三個半月,劃分為“初讀”(3周)、“品讀”(4周)、“比讀”(2周)、“深讀”(1周)和“寫作”(2周)五個階段,每個階段預設閱讀目標、閱讀任務、前導性閱讀問題、閱讀活動安排、閱讀成果計劃等,每個階段的側重點不同,逐漸深入。在具體的時間安排上,也可在推薦圖書、安排閱讀任務時與學生商議確定,在讓學生感受到平等和尊重的同時,也激發(fā)閱讀整書的積極性。
第二步是整書泛讀。這是整書閱讀的第一階段,重在“了解”,目的是讓學生在閱讀問題的引領下通讀全書,以了解故事梗概,理清全書故事脈絡,宏觀把握書中內容,建立總體印象。在整書泛讀過程中,提供作者介紹、寫作背景等基本材料,并設計合理的閱讀活動。
例如,將《額爾古納河右岸》的“初讀”階段分為三個小階段,分別為“讀《清晨》”(第1周)、“讀《正午》”(第2周)、“讀《黃昏》和《半個月亮》”(第3周),在每個小階段開始前,提供“《清晨》講述了什么故事?故事中有哪幾位主要人物?”這類旨在帶領學生梳理故事脈絡、把握整體內容的閱讀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通讀相應的部分,對學生的閱讀不統(tǒng)一組織,學生在課外時間自主閱讀,只要在規(guī)定的階段時間內按照要求讀完即可,每個小階段組織一次“讀書會”,組織學生通過匯報、討論、問答等方式,解決預設問題,建構閱讀方法,形成激勵和督促。
第三步是局部品讀,即精讀。教師精選書中的重要章節(jié)或篇目、文段,采取內容重構、閃回閱讀、書中內容對照閱讀等閱讀策略,設計相應的閱讀任務,以閱讀活動的方式組織學生精讀,讓學生通過精讀活動和教師的講解指導,深入文本,積累詞匯,品味語言,研磨文本細節(jié),分析寫作手法,吸取文本精華,把握所蘊含的深意等。
例如,三周的“初讀”階段結束后進入《額爾古納河右岸》的“品讀”階段,這個階段主要采取“內容重構”的閱讀策略,安排四周時間,每周一個活動主題,分別為“《右岸》中的死亡”“《右岸》中的神意與文化”“《右岸》中的女性人物”“《右岸》中的語言與謀篇”,每個活動主題安排一次專門的閱讀課時進行梳理和講解。如第一周的主題為“《右岸》中的生存與死亡”,要求學生梳理書中關于“死亡”的描寫,將這些死亡按照“親人的死亡”“民族的死亡”“愛情的死亡”“其他死亡”進行分類和細讀,并解決教師預設的問題,如“‘我’對身邊每一位親人的死亡是怎樣的心情和想法?有沒有恐懼、哀怨或憎恨?為什么?”等,在活動課上,教師首先聽取每個小組的閱讀匯報,組織討論,再進行講解和分析,帶領學生走進文本,深刻體會,把握深意,并結合對自身和自然的思考,獲得思想上的領悟和精神上的洗禮。
第四步是專題閱讀。按照閱讀教學目標,精心確定需要讓學生深入閱讀和探究的專題,設計閱讀思考任務,不限于本書的范圍,印發(fā)拓展閱讀材料,組織學生進行互文比對閱讀??梢越Y合教材中的相關學習內容而展開,帶領學生在閱讀、梳理、整合、概括、比較和辨析的過程中,對閱讀的內容內化領悟,發(fā)展思維,培養(yǎng)閱讀鑒賞等閱讀能力。
例如,《額爾古納河右岸》的“比讀”階段,設計延伸閱讀專題“《右岸》比讀”,教師精選適當難度的書評、研究文章等,如《淺析〈額爾古納河右岸〉中人物生死觀》《〈額爾古納河右岸〉中的人與自然》《〈額爾古納河右岸〉的敘事風格》等,用時一周,設計一次閱讀活動課,用問題牽引,引導學生基于這些材料,對比自己的閱讀感悟和思考,找到區(qū)別或差距。另設專題“關于死亡”,首先是相關的文章閱讀,比如對《祝?!贰峨x騷》《項羽之死》《蘭亭集序》等教材中的相關課文進行閱讀和分析,其次是對《快樂的死亡》《醫(yī)生的死亡之道》《奔跑在死亡邊緣》《一棵棗樹的死亡》等課外閱讀材料的閱讀和分析,再次是對《活著》一書關于死亡的描寫和涵義的分析,讓學生進行思維擴展和辨析,達到內化領悟,培養(yǎng)能力的目的。
第五步是“跨界閱讀”和“拓展寫作”?!翱缃玳喿x”是跨越書籍和文本,結合音樂、影視、圖片等,讓學生加深理解,深化閱讀,并結合現(xiàn)實,直擊心靈,觸發(fā)感悟,再基于此布置寫作任務,通過寫作鞏固深化,鍛煉寫作能力。
總而言之,整本書閱讀的教學指導方法不一而足,教師需結合實際設計和組織,重在教給學生方法,引導、激勵和指導,注意橫向拓展、縱向深化,注重學生的自主閱讀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