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晨 樊愛娟 周娟
胃癌是臨床中常見的惡性腫瘤疾病,死亡率比較高[1]。因為胃癌患者大多數(shù)是體檢時被診斷出現(xiàn),導致整體治療、預后效果不理想,所以一直以來對于胃癌的早期發(fā)現(xiàn)、診斷、有效治療都是臨床熱點話題[2]。胃癌是化療中度性敏感腫瘤,化療能夠一定程度的提升患者的生存時間,這也促使化療成為臨床中治療胃癌的主要方式[3-4]。對此,為了更好的提高胃癌的治療效果,本文以我院患者為例,探討替奧沙利鉑聯(lián)合卡培他濱與奧沙利鉑聯(lián)合替吉奧治療進展期胃癌的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將2012年2月—2018年2月作為本次研究時間段,在該時間段內總共選取36例患者作為本次研究案例。36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5例,平均年齡(67.5±5.5)歲。按照隨機數(shù)字法將36例患者劃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患者18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備對比價值。
兩組患者均采取L-OHP130 mg/m2加入到500 ml的5%葡萄糖注射液中進行2小時靜脈滴注。
實驗組聯(lián)合卡培他濱進行治療(藥物由上海羅氏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H20073024),1 000 mg/m2,劃分為早晚兩次口服,連續(xù)治療14 d。
對照組聯(lián)合替吉奧進行治療(藥物由江蘇恒瑞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H20100135),40 mg/m2,劃分為早晚兩次口服,連續(xù)治療14 d。
21天為一周期,所有患者最多接受8個周期的化療。支持治療采取5-HT3受體拮抗劑預防化療相關性嘔吐,發(fā)生2度以上白細胞減少時應用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
統(tǒng)計并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治療效果以2017版的《胃癌診治指南》作為標準,并劃分為顯效、有效與無效。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本次的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患者顯效6例,有效10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88.89%;對照組患者顯效7例,有效9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88.89%。兩組患者總有效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1.56,P=0.12)。
替吉奧屬于氟尿嘧啶類衍生物的抗癌劑,屬于口服藥物,其主要是以奧替拉西、吉美嘧啶、替加氟為主要成分,其中替加氟屬于5-氟尿嘧啶的前體藥物,口服時生物利用率比較高,在體內通過二氫嘧啶脫氫酶催化之后可以轉化為5-氟尿嘧啶[5-7]。吉美嘧啶能夠有效的抑制5-氟尿嘧啶的分解與代謝,療效的持續(xù)時間與靜脈注射相類似[8-10]。另外,和5-氟尿嘧啶相比,替吉奧還具備高濃度、高抗癌活性、低毒副作用、用藥便捷等優(yōu)勢[11]。
卡培他濱在體內可以轉變?yōu)?-氟尿嘧啶的氟嘧啶脫氧核苷氨基甲酸脂類抗代謝的藥物,能夠有效的干預RNA與蛋白質的合成,其藥理作用與5-氟尿嘧啶相似,從而實現(xiàn)對藥物生物利用率的提升目標[12]。奧沙利鉑是順鉑與卡鉑之后的第三代鉑類抗癌藥物,其具備低毒性、高水溶性以及抗癌廣譜等優(yōu)勢,和5-氟尿嘧啶有著較高的協(xié)同性作用,可以形成鉑化的DNA合成與修復從而促使癌細胞死亡。本研究結果也充分證明了奧沙利鉑聯(lián)合卡培他濱與奧沙利鉑聯(lián)合替吉奧的臨床干預效果,臨床應用價值均較為理想。
綜上所述,奧沙利鉑聯(lián)合卡培他濱與奧沙利鉑聯(lián)合替吉奧治療進展期胃癌的療效相當,均具備較高的臨床干預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