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摘要:文章采用抽樣調(diào)查的方式,對某大學學生的在校情況進行調(diào)查,并從教師、學生和學校三個角度出發(fā),構建學生在校滿意度影響因素的結構方程模型。經(jīng)過模型驗證與分析發(fā)現(xiàn),師生關系對學生在校滿意度的影響最大,課堂教學、向?qū)W厭學和校園支持也對學生滿意度有著不同程度的顯著的正向影響。同時提出相應的提高學生滿意度的建議,為提高高校教學質(zhì)量出謀劃策。
Abstract: This paper investigated the school situation of some students by means of sample survey, and constructed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tudent satisfaction from the three perspectives of teachers, students and schools. After the model verification and analysis, we found that student-faculty relationship had the greatest impact on the satisfaction of students in school, and classroom teaching, school weariness and school support also ha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student satisfaction. At the same time, some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to improve student satisfaction and teaching quality.
關鍵詞:學生滿意度;結構方程模型;影響因素
Key words: student satisfaction;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fluencing factors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8)07-0216-04
0 引言
隨著我國逐漸進入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不斷提高高校人才培養(yǎng)質(zhì)量變得十分迫切。如今的教學研究也逐漸從以學校、以教師為中心轉(zhuǎn)變?yōu)橐詫W生為主體,更關注大學生學習行為及其與大學教育實踐之間的互動。相關研究表明,學生在校滿意度是衡量高校教學質(zhì)量、評估院校教學效果的重要指標。要想提高高校的教學效果,了解到哪些因素會對學生的在校滿意度產(chǎn)生重要影響,這些因素之間又有著怎樣的相互關系,具有重要的意義。
目前,已有一些文獻對學生在校滿意度的影響因素進行研究。Dwayne D.Gremler等基于提高學生對教師教學成果的滿意度設計了學生滿意度測評模型[1];Li—Wei Mai研究表明“學生對學校的總體印象和對教育質(zhì)量的總體印象”對滿意度的影響最大[2]。王蕙、張武強在研究中構建出高校教學質(zhì)量學生滿意度評價指標體系[3];文靜、史秋衡的研究表明對滿意度有重要影響的因子是教學引導、學校環(huán)境、圖書館資源和住宿餐飲[4];蔡立豐、梁洪坤對高校學生滿意度進行調(diào)查研究發(fā)現(xiàn)學習環(huán)境、管理氛圍和人際氛圍均對學生滿意度有不同程度的影響[5];譚諍、王欣欣通過建構學生滿意度評價指標體系發(fā)現(xiàn)師資、教學環(huán)境、學生學習投入和教學效果可以用來評價高校課堂教學學生滿意度[6]。但是,這些研究或者采用單一的方法如多元線性回歸等,沒有考慮到變量之間的關系,或者只考慮學生在某一方面的滿意度,或者只是采用定量研究方法。
結構方程模型是一種驗證性的研究方法。它是根據(jù)相應的理論知識,在理論引導的前提下構建假設模型,從而將觀察變量之間的關系以模型化的方式進行分析的一種統(tǒng)計技術。本研究通過借鑒相關文獻及已有的理論知識,從學生、教師和學校三個角度出發(fā),并采用結構方程模型建模方法,構建學生在校滿意度影響因素的結構模型,深入分析各因素之間的效應關系,從而為探究大學生在校滿意度影響因素奠定理論基礎,并探索提高高校教學質(zhì)量的有效途徑。
1 研究模型構建
1.1 研究工具
本研究以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的“中國大學生學習與發(fā)展追蹤研究”(CCSS)作為研究工具。2007年,清華大學引進“全美大學生學習性投入調(diào)查”(NSSE),后針對我國教育的具體情境,清華大學對該問卷進行漢化和發(fā)展。最終形成我國的“學習性投入”指標體系,同時問卷的結構和指標設定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如今,該問卷在全國已有多所院校參與,并且已經(jīng)成為評估學生學習投入狀況和學習成效最有影響的工具[7]。
1.2 數(shù)據(jù)與方法
本研究以某大學為調(diào)查研究對象,采用完全隨機分層抽樣的方式,在該校本科生總體數(shù)據(jù)庫中隨機抽取同學發(fā)放問卷,同時保證各年級、各學院的男生女生均被覆蓋。共回收問卷3412份,其中有效問卷3368份,有效率達到98.9%。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問卷調(diào)查法、文獻研究法和結構方程模型法。首先基于對已有相關文獻的檢索和整合,歸納影響學生在校滿意度的一些因素,并據(jù)此提取出調(diào)查問卷的相關指標,建立指標影響因素模型,同時利用信度檢驗和效度檢驗,確保問卷的可靠性。其次利用SPSS 21.0和AMOS等統(tǒng)計分析軟件,將理論研究與實證分析相結合,構建結構方程模型,揭示學習性投入與在校滿意度之間的關系。最后,采用結構方程模型中的路徑分析的方法,對模型的結果呈現(xiàn)的影響系數(shù)進行分析,解釋各個指標的相互關系以及他們對學生滿意度的影響效果。針對分析結果,為高校管理和教師等提出相應建議,幫助高校和教師更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管理,從而提高學生在校滿意度。endprint
2 研究設計
2.1 影響因素
在校滿意度是個多維的概念,受到學生個人背景、教師教學、院校支持與管理等多方面的影響?;谝陨蠈σ延形墨I的研究,本文從學生、教師和學校三個角度出發(fā),從調(diào)查問卷中選取學生向?qū)W厭學、課堂教學、合作學習、師生關系和校園支持、滿意度等六個指標進行探索,每個指標都有相對應的二級題項。具體的變量如表1所示。
2.2 信度和效度檢驗
在建立模型之前,需要檢驗調(diào)查工具是否適用調(diào)查對象,通常所采用的方法是信度和效度檢驗。本文運用SPSS21.0軟件對所調(diào)查的數(shù)據(jù)進行信度檢驗和效度檢驗,驗證調(diào)查工具的可信度,從而提高調(diào)查問卷的質(zhì)量,進而提高整個研究的價值。
2.2.1 信度檢驗
信度是指使用測量工具測得的數(shù)據(jù)的可靠程度。信度檢驗有多種方法,為了保證測量結果的合理性,本文采用克朗巴哈信度系數(shù)法和Guttman折半系數(shù)法對調(diào)查工具進行檢驗。
利用SPSS21.0軟件對問卷的所有題項進行信度分析,結果顯示問卷總體的內(nèi)部一致性克朗巴哈系數(shù)值為0.863,標準化的克朗巴哈系數(shù)值為0.865,信度指標比較理想。
為了保證題項的合理性和可靠性,我們對各個影響因素也進行信度分析。結果顯示,向?qū)W厭學的克朗巴哈系數(shù)值為0.776,課堂教學為0.784,合作學習為0.760,師生關系為0.820,校園支持為0.861,滿意度為0.925,信度指標比較理想。標準克朗巴哈系數(shù)值也均在0.75以上,表示量表的可信程度在最小可接受值以上,量表的可信度良好。
從Guttman折半系數(shù)來看,整體問卷的系數(shù)值為0.905,也達到信度要求水平。
2.2.2 效度檢驗
效度是指測量工具或手段能夠準確測出所需測量的事物的程度,是衡量所給定的評價指標是否能夠準確反映評價目的的方法。效度檢驗的方法有很多,本研究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方法測量整個問卷的結構效度。首先運用SPSS21.0統(tǒng)計軟件對變量進行KMO檢驗和Bartletts球形檢驗。結果發(fā)現(xiàn),Bartletts球形檢驗的相應sig值為0.000,因此可以認為相關系數(shù)矩陣與單位陣有顯著差異。同時,KMO檢驗的值為0.836,說明原有變量比較適合做因子分析。
由探索性因子分析的結果顯示,該問卷一共可以提取6個主成分,這6個公因子的累積貢獻率達到了73.27%,這說明這6個公因子可以解釋整個問卷的73.27%,因此可以說提取出的公因子解釋原變量的有效程度較高,公因子與問卷結構相符。
同時,在正交旋轉(zhuǎn)之后的因子載荷矩陣中,每個題項都在其中一個公因子上有0.7以上的負荷值,而在其他因子上的負荷值較低。且公因子方差均大于0.6,即每個條目的60%以上的方差都可以用公因子解釋。因此,可以認為本研究采用的問卷題項的結構效度較好。
3 模型的建立與評估
3.1 結構方程模型的研究假設
根據(jù)信效度分析,并結合探索性因子分析的結果,同時參考已有文獻對學生滿意度影響因素的研究結果,本研究提出學生向?qū)W厭學、課堂教學、合作學習、師生關系和校園支持等五個潛變量指標共同影響學生的在校滿意度。因此本文提出兩個假設:第一,向?qū)W厭學、課堂教學、合作學習、師生關系和校園支持五個潛變量對學生在校滿意度均有顯著的直接影響;第二,五個潛變量兩兩之間存在相關關系。因此構建出學生在校滿意度的影響因素模型,如圖1所示。
依據(jù)結構方程模型分析的基本流程,本研究采用AMOS作為研究工具,繪制了學生滿意度影響因素的結構方程模型。在結構方程模型中共有六個潛變量:向?qū)W厭學、課堂教學、合作學習、師生關系、校園支持、滿意度。
3.2 模型參數(shù)的估計
模型參數(shù)的估計包括違犯估計和正態(tài)性檢驗[8]。
違犯估計是指是指結構模型或測量模型中統(tǒng)計所輸出的估計系數(shù)超出了可接受的范圍。通過分析發(fā)現(xiàn),模型中誤差均大于0,并無負的誤差方差存在;標準誤差均在合理范圍之內(nèi);模型中標準化回歸系數(shù)的絕對值范圍均小于0.95,沒有超過或太接近1,因此該模型并未發(fā)生違犯估計現(xiàn)象,可以進行模型擬合度的檢驗。
其次,對樣本進行正態(tài)性檢驗,分析偏度系數(shù)和峰度系數(shù)發(fā)現(xiàn),各變量的偏度系數(shù)和峰度系數(shù)均接近于0,臨界比率值未超過2,說明各變量無異常值,可以進行模型擬合度的檢驗。
3.3 模型擬合度的評估
本研究利用SPSS和AMOS軟件對調(diào)查數(shù)據(jù)以及初始模型進行分析。利用極大似然估計法,對結構方程模型進行調(diào)試、識別、檢驗,最終得到路徑分析結果如圖2所示。
本研究采用結構方程模型中的驗證性因子分析法來對所構建的學生滿意度影響因素模型檢驗其擬合程度的優(yōu)劣。其中,主要是通過驗證絕對適配標準和增值適配標準來驗證模型的匹配度。
從絕對適配標準來看,本研究通過指標值漸進殘差均方和平方根(RMSEA)來衡量模型的絕對適配度。RMSEA的值越小,代表所驗證模型的適配度越好。當RMSEA的數(shù)值大于0.10時,模型的適配度不好;當RMSEA的數(shù)值在0.08和0.10之間,表示模型具有一般適配度;當RMSEA的數(shù)值在0.05和0.08之間,表示模型的適配度合理;當RMSEA的數(shù)值小于0.05,表示模型的適配度達到最好。在該研究中,RMSEA的值為0.036,小于0.05,因此可以認為該模型與數(shù)據(jù)擬合度良好。
從增值適配標準來看,在AMOS的輸出中包含五種適配度檢驗統(tǒng)計量:規(guī)準適配指數(shù)NFI、相對適配指數(shù)RFI、增值適配指數(shù)IFI、非規(guī)準適配指數(shù)TLI、比較適配指數(shù)CFI。NFI值、RFI值、IFI值、CFI值、TLI值大多在0-1之間,越接近于1代表模型的適配度越好,越接近0代表模型的適配度越差。在該研究中,五個指數(shù)的值分別為0.975、0.967、0.979、0.973、0.979,說明構建的結構模型具有良好的擬合度。endprint
3.4 模型假設檢驗結果
由模型擬合的結果來看,在本研究中學生在校滿意度影響因素的結構方程模型中,所有的路徑系數(shù)都達到顯著,各個潛變量之間的相關關系也達到顯著水平。這說明之前該模型所做的兩個假設均成立,向?qū)W厭學、課堂教學、合作學習、師生關系、校園支持等五個潛變量均對學生在校滿意度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且潛變量兩兩之間存在相關關系。此外,在測量模型中,每個觀測變量在其相應潛變量上的負荷值均顯著,可以很好地解釋相應的潛在變量。
圖2展示出學生在校滿意度影響因素結構模型的路徑分析結果。路徑分析的路徑系數(shù)一般以標準化的回歸系數(shù)作為直接效果值,它表示外生潛變量對內(nèi)生潛變量的影響程度,其值越大,影響程度越大。根據(jù)結構方程模型的參數(shù)估計結果,五個潛變量向?qū)W厭學、課堂教學、合作學習、師生關系、校園支持對學生滿意度影響的標準化路徑系數(shù)分別是0.26、0.27、-0.23、0.71、0.18??梢钥闯?,合作學習對學生滿意度沒有顯著的正向影響。此外,對學生滿意度影響最大的因素是師生關系,其次是課堂教學和向?qū)W厭學,最后是校園支持。
4 研究結論及建議
本研究利用結構方程模型建立了關于學生在校滿意度的影響因素的模型,并利用SPSS軟件和AMOS軟件對模型進行驗證和分析,發(fā)現(xiàn)模型建立合理,對學生在校滿意度影響最大的因素依次是師生關系、課堂教學、向?qū)W厭學和校園支持。針對這個結果,對高校提出建議如下:
①加強學校其他人員的隊伍建設,提高輔導員、教務處人員等工作人員的職業(yè)素養(yǎng),加強對輔導員工作認識的重要性,對學生的要求予以重視。
②學校應當加強對教師教學技能的要求,對教師的教學質(zhì)量進行評估,從而改進教師的教學能力;積極鼓勵教師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的需求,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適當合理的安排課程任務,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樂趣等。
③作為學校本身,給學生提供一個積極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營造一個健康的學習氛圍,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和思想動態(tài),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有動力的投入到學習過程中。
④學校應當加強學校管理和硬件設施建設。學校管理是學校各項活動可以順利進行的重要保障,也是讓學生感受到學校人性化的重要方面。硬件設施則為學生提供了先進的教學設備和教學環(huán)境,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在校體驗。
參考文獻:
[1]Gremler D D, Mccollough M A. Student Satisfaction Guarantees: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Attitudes,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J]. Journal of Marketing Education, 2002, 24(24):150-160.
[2]LiWei Mai.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UK and US: The Student Satisfac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and its Influential Factors[J].Journal of Marketing Management,2010,21(7-8):859-878.
[3]王蕙,張武強.基于學生滿意度的高校教學質(zhì)量評價體系研究[J].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95-97.
[4]文靜,史秋衡.大學生學習滿意度的要素與結構探析[J].宏觀質(zhì)量研究,2013,1(3):87-94.
[5]蔡立豐,梁洪坤.高校學生滿意度的調(diào)查研究——以廣東地區(qū)高校為例[J].湖北社會科學,2013(8):169-171.
[6]譚諍,王欣欣.高校課堂教學學生滿意度評價指標體系的建構[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6(5):101-107.
[7]楊立軍,韓曉玲.中美大學生學習成效評估工具研究[J],高教發(fā)展與評估,2013(2):8-16.
[8]吳明隆.結構方程模型——AMOS的操作與應用[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