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闡釋
《理智與情感》是英國小說家簡·奧斯汀所著的小說,自1811年問世以來,不同生存狀態(tài)的“簡迷們”都認(rèn)為這部小說就像八卦爐,能幫助讀者煉就一雙洞察戀人是人是妖的火眼金睛。如同書名所體現(xiàn)的那樣,故事集中表現(xiàn)了“理智”與“情感”的矛盾沖突。以瑪麗安娜為代表的人物是理智不足而感情有余;以約翰·達(dá)什伍德夫婦為代表的人物是理智有余而感情不足;而以威洛比為代表的人物在感情上又十分虛偽,自私透頂。作者最終贊賞的人物是女主人公埃莉諾,因為她既重感情又有理智。作品表現(xiàn)了作者在這個問題上的理想,即人不能沒有感情,但感情應(yīng)受理智的制約。
是的,人是情感動物,也是理智動物。顧名思義,“情感”,指向“感情強烈”;“理智”,直白地說就是“頭腦冷靜”。這樣兩種不同的心理能力各在其位,各司其職。
“情感與理智”作為一個耐人尋味的話題,與每個人的幸福、成長息息相關(guān),高考作文命題對此也頗為關(guān)注。
寫作導(dǎo)引
一、文中最好要有“我”
寫“情感與理智”類作文,將觀點定為“人生追求需要理智和情感的完美融合”,選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加以論證,八九百字的作文是不難成篇的。但問題在于,這樣的作文缺少個性色彩,缺乏真知灼見,很難在考場上贏得高分。為此,考生在作文中要有“我”。具體來說,有以下兩點:
1.盡可能選寫記敘文,展示一個鮮活的世界——大多數(shù)高中生,都有著寫好記敘文的潛力;獨特的少年視角、敏感的情思彌足珍貴,只要將其自然地融入作文中,就會產(chǎn)生動人心弦的力量。
2.如果選寫議論文,那就得在“立論要有一點‘我的看法”“論據(jù)要有一點‘我的爆料”“論述要有一點‘我的剖析”等方面多下功夫。比如,你可以深度思辨:
“理智”往往被看作高級的能力,而作為低級能力的“情感”則被看作對真理的干擾;然而,人的心靈生活原是一片混沌,理性與情感的劃分只有相對的意義。在我看來,理性有高低之別:低級理性即科學(xué)理性,是對事物知識的追求;高級理性即哲學(xué)理性,是對世界根本道理的追求。情感也有高低之別:低級情感是一己的恩怨悲歡,高級情感是與宇宙眾生息息相通的大愛和大慈悲。
你也可以反彈琵琶,突出“情感的生活比理智的生活更精彩”,通過比較,闡明過度理智束縛人,遵從內(nèi)心情感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的道理。具體可作如下闡釋:
朱光潛在《給青年的十二封信》中說:“人類如要完全信任理智,則人生趣味剝削無余……問心的道德勝于問理的道德,所以情感的生活勝于理智的生活?!薄皢栃摹闭撸瑥娬{(diào)一切源于內(nèi)心,隨心之喜怒哀樂行事,即在不違背道德的情況下,人應(yīng)活得感性一些,這樣的人生才更有趣味。
二、化大為小,覓取一個聚焦點
針對“情感與理智”這個話題,考生可寫的內(nèi)容相當(dāng)豐富,落筆空間也十分廣闊——就“情感”而言,至少包括親情、愛情、友情、愛國情、鄉(xiāng)土之情等;至于“理智”,則涵蓋事理、禮儀、規(guī)則、法律等。大題須小做,只有聚焦一點,重錘敲擊,作文才能寫深入、談透徹。
我們反對“名人開會”式的作文,取一個人物作定點鉆探,嘗試著寫成人物評傳,也是可取的寫法。例如,你可以專談魯迅——在魯迅的思想世界里,理智與情感一直處于矛盾與斗爭的狀態(tài)。魯迅之所以深刻是因為他有敏銳的情感體驗,魯迅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總能合理運用理智來控制自己的情感體驗,使其難以泛濫。此外,還可通過聚焦某部名著、對接某種社會現(xiàn)象、選準(zhǔn)自我生活中的某個動情點等途徑,為自己找到一個便于一展才情的最佳舞臺。
三、文體不同,寫法有別
針對“情感與理智”這一話題,考生若寫成記敘文,故事本身是否有感染力,是決定其成敗的關(guān)鍵。另外,還要善于描寫,巧妙地把哲理性的思索(如“太理智的人堅強、執(zhí)著,卻也孤獨、冷漠;太感情用事的人脆弱、幼稚,但是真實、浪漫”“我們面對事情有時候很理性,有時候很感性,只因每個人的性格不同。我們常常會在應(yīng)該理性的時候感性,應(yīng)該感性的時候理性,這和每個人的環(huán)境、學(xué)識、修養(yǎng)、道德和人生經(jīng)歷有關(guān)”“真正的精神生活,必定是融知、情、意為一體的”)隱含在生動、具體的描述之中,讓生活暗示出深刻的主題;如果故事情節(jié)有波折,那自然就更好。
若寫成議論文,必須在“議論”(分析、說理)上求突破。一般而言,分論點不可或缺,如“缺乏理智的人生會迷失方向”“缺乏情感的生活會讓人麻木”“社會因理智的約束而更規(guī)范,人生因情感的潤澤而更鮮活”。事實上,更理想的結(jié)構(gòu)方式是“擺現(xiàn)象——談危害——析根源——明對策”。采用此種謀篇方式的作文,一般都帶點時事評論的味道,其好處有二:一是時效性、針對性強,足以啟迪人心;二是便于將議論對象集中到一個點上,避免空談泛論。
習(xí)作展播
夢里夢外
傅鈺涵
是否你還記得,過去的夢想,那充滿希望燦爛的歲月。
——羅大佑《閃亮的日子》
他從床上起來,窗外陽光明媚。高中同學(xué)聚會將于今天中午在某某大酒店舉行。他哼著歡快的小曲,在穿衣鏡前穿上昂貴的西裝,打好領(lǐng)帶。雖然挺出的啤酒肚讓精致的西服略顯緊繃,卻依然掩蓋不住他渾身透出的快活。
他對著鏡子仔細(xì)地梳好了自己所剩無幾的頭發(fā),滿意地出了門,坐上了他前幾天剛買的豪車,囑咐司機向酒店進(jìn)發(fā)。在車上,他滿腦子想著重聚的場景。他這個曾經(jīng)班級里最不起眼的中等生,現(xiàn)在成了本地的高官,掌握大權(quán)。這怎能不令那些老同學(xué)們刮目相看?
走進(jìn)酒店,他按指示牌,進(jìn)入舉行聚會的地點——夢想廳。锃亮的鱷魚皮皮鞋敲擊著大理石地板,他帶著自信而驕傲的笑容入內(nèi)。果不其然,他的到來引起了老同學(xué)們的關(guān)注與紛紛議論。
“林兄,難得你也有時間!”一位男士笑容可掬地走上前來,雙手遞上一支中華香煙。他接過,點上,深吸一口,這才笑著回話:“老同學(xué)聚會,再忙也要來。相見實在是難得,難得??!”
二十年沒見,照理說不會這么熟絡(luò),不過這位趙兄除外。兩個星期前,為了解決住房問題,趙兄送給他一個大紅包和好幾壇陳年女兒紅。住房問題很快就解決了,所以他們自然是熟絡(luò)的。
上來與他寒暄的人越來越多,他自如地與他們交談著。
“黃兄啊,令千金就職沒有問題了吧?”“李美女,官司贏了之后,應(yīng)該過得越來越好了吧?”“朱兄,我可得敬你一杯,若沒有你當(dāng)日大力相助,哪來今日的我啊!”
…………
香煙、酒氣繚繞在各桌上方,嗆得人無法呼吸,所幸他早已習(xí)慣了這種場合。他推杯換盞,臉上的每一塊肥肉都激動地染上了酒紅。
聚會結(jié)束后,每個人都收到了他們當(dāng)年的班主任發(fā)下來的一個信封。他把信封放進(jìn)上衣的口袋,笑瞇瞇地與眾同學(xué)告了別,跌跌撞撞地上了車。
酒醒已經(jīng)是第二天日落時分,他吃力而緩慢地支起身體,從床上坐起來。轉(zhuǎn)頭,他瞥見了床頭柜上的信封。他拿起來,好奇地打開,抽出了一沓泛黃發(fā)脆的作文紙。原來是年少時他寫的作文。他饒有興趣地輕輕誦讀:
“我的夢想。我的夢想是長大當(dāng)一個清廉的好官,從政為民,兩袖清風(fēng)……”
他又從信封里拿出一張畢業(yè)照,他清瘦的身形如竹,清亮的目光如炬。他的眼睛里滿是復(fù)雜的情愫:青春里那些平凡而不起眼的日子猶在眼前,而現(xiàn)在的他卻過著別人想而不得的好日子;青春里的夢想熠熠生輝,而如今這些夢想?yún)s落得滿身塵?!?/p>
一陣眩暈,他眼前的豪華房間逐漸模糊,只有窗外傳來的警笛聲格外清晰……
身上薄薄的一層囚衣讓他感受不到一絲暖意,被鐵欄桿分割的冷冰冰的陽光投射在水泥地板上。他猛地坐起,深深地嘆了一口氣——又是這個夢。
那些青春里平凡而閃亮的日子,那些充滿著希望和夢想的日子,終究被他自己關(guān)在這一方絕境里,再難尋覓。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qū)魯迅中學(xué)高三(13)班,指導(dǎo)老師:屠建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