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丹艷,張虹,鄭紅梅,馬莎,王靜,畢丹青
(1.云南省第一人民醫(yī)院 風濕免疫科,云南 昆明 650031;2.昆明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腎內(nèi)科,云南 昆明 650032)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種以彌漫性結(jié)締組織炎癥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臨床主要以多個系統(tǒng)的損害為特征,嚴重者臨床上會出現(xiàn)蛋白尿及腎功能進行性下降,甚者損傷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1]。對于老年SLE患者而言,選擇安全而有效的治療方案十分重要[2]。因此,本研究選擇SLE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并對其臨床有效性和安全性進行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2年10月-2014年2月云南省第一人民醫(yī)院院收治的74例SLE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46例;年齡58~75歲,平均(64.89±4.27)歲;病程6~18個月,平均(11.89±2.72)個月。所有患者符合1997年美國風濕病學會推薦的SLE分類標準[3]。納入標準:①心、腎、肺、血液系統(tǒng)、神經(jīng)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1個臟器受累;②SLE疾病活動指數(shù)(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15。排除標準;①合并高黏滯血癥者;②合并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③合并嚴重消化道潰瘍或出血者;④合并嚴重全身系統(tǒng)性疾病者;⑤合并嚴重精神癥狀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37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患者給予環(huán)磷酰胺(通化茂祥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2022234),按體表面積500~1 000 mg/(m2·次),加生理鹽水250 ml,靜脈注射,1次/2周,連用2次后休息1、2周,依據(jù)患者病情適當給藥。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人免疫球蛋白(鄭州邦和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 S20023023),0.4 ~ 0.5 g/(kg·次),1 次 /周。治療4周后,詳細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及相關(guān)指標的變化。
對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治療前后SLEDAI、24 h尿蛋白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進行比較。臨床療效評價標準[4]:①顯效為患者臨床癥狀明顯改善,SLEDAI評分和24 h尿蛋白含量顯著降低;②有效為患者臨床癥狀有所改善,SLEDAI評分和24 h尿蛋白含量有所降低;③無效為患者臨床癥狀無改善甚至加重,SLEDAI評分和24 h尿蛋白含量無明顯變化甚至惡化??傆行?顯效率+有效率。不良反應主要包括:高血壓、高血脂及骨質(zhì)疏松等。
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用χ2檢驗,等級資料用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臨床療效與對照組比較,經(jīng)秩和檢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n =37,例(%)]
2.2.1 兩組SLEDAI評分比較研究組治療前后SLEDAI評分為(14.85±3.33)和(8.29±3.12)分;對照組治療前后SLEDAI評分為(14.72±2.15)和(11.58±3.04)分。兩組患者治療前與治療后SLEDAI評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7.252和14.653,均P=0.000),治療后SLEDAI評分降低。兩組患者治療后SLEDAI評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3.258,P=0.000),研究組SLEDAI評分較低。
2.2.2 兩組24 h尿蛋白含量比較研究組患者治療前后24 h尿蛋白含量為(3.76±1.69)和(1.29±0.87)g/24 h;對照組患者治療前后24 h尿蛋白含量為(3.71±1.27)和(2.43±0.95)g/24 h。兩組患者治療前與治療后24 h尿蛋白含量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4.179和19.873,均P=0.000),治療后24 h尿蛋白含量降低。兩組患者治療后24 h尿蛋白含量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3.642,P=0.000),研究組24 h尿蛋白含量較低。
兩組患者高血壓和高血脂發(fā)生率比較,經(jīng)χ2檢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高血壓和高血脂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研究組患者骨質(zhì)疏松發(fā)生率與對照組比較,經(jīng)χ2檢驗,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表2 兩組老年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的比較 [n =37,例(%)]
SLE作為一種以自身免疫介導的多系統(tǒng)受累的彌漫性結(jié)締組織疾病,其發(fā)病機制可能與遺傳、物理、化學及生物等諸多因素有關(guān)[5]。對于該病臨床上常采用糖皮質(zhì)激素和免疫抑制類藥物進行治療,而該類藥物極易誘發(fā)感染,感染不僅會加重SLE患者的病情,也是引起SLE患者死亡的首要因素[6]。對于老年SLE患者而言,由于其自身免疫系統(tǒng)已處于衰退階段,因而疾病本身引起死亡的患者數(shù),遠不及不良反應引起的老年患者死亡數(shù)。因此,在老年SLE患者的治療過程中,安全性應作為首要問題進行考慮[7]。
環(huán)磷酰胺是一種氮芥類雙功能烷化劑,既可作為廣譜抗腫瘤藥,又可作為免疫抑制劑與糖皮質(zhì)激素聯(lián)合而應用于傳統(tǒng)SLE患者的臨床治療[8]。由于部分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的治療反應較差,誘導緩解難以實現(xiàn),使患者的預后并不理想。注射免疫球蛋白是一種被動的免疫療法,能夠?qū)⒚庖咔虻鞍變?nèi)大量抗體輸送給受者,使其能夠在短時間內(nèi)從低或無免疫狀態(tài)達到暫時免疫保護狀態(tài),在多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療中有良好的效果及安全性,如狼瘡性腎炎[9]和免疫性血小板減少[10]等。
環(huán)磷酰胺聯(lián)合人免疫球蛋白不僅能夠提高老年SLE患者的臨床療效,還能夠進一步降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進而提高老年患者治療的安全性。
[1]畢丹艷, 畢丹青, 李芹. 環(huán)磷酰胺與潑尼松治療老年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的療效與安全性[J].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3, 33(2): 434.
[2]李華, 王吉波, 成強, 等. 老年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臨床特點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1, 31(2): 225.
[3]HOCHBERG M C. Updating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revised criteria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 Arthritis Rheum, 1997, 40(9): 1725.
[4]余靜, 馬玲. 環(huán)磷酰胺聯(lián)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療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的療效及其對患者血清MCP-4和IL-4的影響[J]. 海南醫(yī)學,2015, 26(2): 175-177.
[5]周書梅. 環(huán)磷酰胺聯(lián)合免疫球蛋白治療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臨床療效評價[J]. 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 2013, 24(6): 1312-1313.
[6]ACHOUR A, MANKA? A, THABET Y, et al.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in the elderly[J]. Rheumatol Int, 2012, 32(5): 1225-1229.
[7]FETTIG J, DESIDERIO M, NAGARAJAN V. Elderly-onset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 J Am Geriatr Soc, 2013, 61(9):1634-1635.
[8]YILDIRIM-TORUNER C, DIAMOND B. Current and novel therapeutics in the treatment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11, 127(2): 303-312.
[9]SVETLICKY N, BLANK M, ZANDMAN-GODDARD G. The bene fi cial effects of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for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positive vasculitis[J]. Isr Med Assoc J, 2012,14(9): 568-569.
[10]WENDERFER S E, THACKER T.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in the management of lupus nephritis[J]. Autoimmune Dis, 2012:DOI:10.1155/2012/589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