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惠忠
真題再現(xiàn)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今年是我國恢復高考40周年。40年來,高考為國選材,推動了教育改革與社會進步,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40年來,高考激揚夢想,凝聚著幾代青年的集體記憶與個人情感,飽含著無數(shù)家庭的淚珠汗水與笑語歡聲。想當年,1977的高考標志著一個時代的拐點;看今天,你正與全國千萬考生一起,奮戰(zhàn)在2017的高考考場上……
請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為副標題,寫一篇文章。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題目解祈
今年是恢復高考40周年,以此命題顯然著意于引導考生在社會歷史的大背景下審視個人的發(fā)展,激勵青年一代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yè)。40年前高考的恢復,是極富象征意義的事件:直到今天,高考對于大到國家社會、小到每位親歷其中的個體來說,其重要性與影響力仍然不可替代。高考,人人參與其中,但絕大多數(shù)考生又未對其做過系統(tǒng)的思考與梳理,所以細想又有些陌生,這在經(jīng)驗儲備相對公平的基礎(chǔ)上保證了考試的公正,考生可在較為寬松的空間里寫作,見仁見智。同時,考生必須關(guān)注題目的具體指令:“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為副標題,寫一篇文章?!辈煌谝话愕脑掝}作文,該題聚焦于審視與表達的主體——“我”,喚醒考生的直接經(jīng)驗與間接經(jīng)驗,為考生“鎖定”作文立意提供了方向。
下面,分別就“我看高考”和“我的高考”兩個角度給出立意參考:
一、我看高考
1、個人層面
(l)高考奮斗,其意義有大有?。灰饬x的大小決定著人生作為的大小。
(2)從表面上看,高考主要是文化知識的比拼,實際上是身體、心理、思想等綜合實力的較量。
(3)高考不是成才的唯一途徑,即使考試失利,也無須自暴自棄。要靜下心來,發(fā)現(xiàn)自己的潛力與優(yōu)長,尋找新的人生出口。
2、家庭層面
(l)親情是廣大考生奮斗的一大動力。
(2)一邊是落后地區(qū)的“高考工廠”備受詬病,一邊是一線城市的教育“起跑線”不斷提前,家長們有沒有想過:當自己投入大量時間和金錢,為孩子從小鋪就成功之路時,是否也被各類培訓機構(gòu)的花式營銷所俘獲?
3、學校層面
(1)高考催生的教育亂象(如為考而考的應試課堂等)不容忽視,亟須整治。
(2)不要讓高考變成培養(yǎng)精致的利己主義者的通道。
(3)高考能力僅僅是學生學習能力、文化素養(yǎng)的一部分,不能一考以蔽之。
4、社會層面
(1)高考作為公平選拔人才的手段,具有公正性和客觀性,它摒棄了權(quán)力、出身和人際關(guān)系對選才的干擾,保證了個人憑才學平等地接受高等教育的權(quán)利。
(2)高考制度還具有以考促學的功能,它在促進文化和教育發(fā)展,包括維護社會公平、社會穩(wěn)定等方面,都起著巨大作用。
(3)對國家而言,恢復高考是撥亂反正的重要內(nèi)容,它重拾了尊重人才、尊重知識的傳統(tǒng):于社會而言,高考具有激發(fā)社會活力、提高社會流動能力的意義。
(4)高考綜合改革應著眼于科學選才、培養(yǎng)人才,守護教育公平的底線:改變“一考定終身”“唯分數(shù)論”的思想,以素質(zhì)教育潤澤學生全面成長。
二、我的高考
1、個人層面
(l)高考,生活不能承受之重:高考,想說愛你不容易。
(2)備戰(zhàn)高考帶給我的人生經(jīng)驗:盡志則無悔,愛拼才會贏等。
2、家庭層面
(1)在我奮發(fā)進取的背后,有長輩默默的支持與細心的關(guān)愛。
(2)高考前的家庭小風波:媽媽的嘮叨,爸爸笨拙的表達等。
3、學校層面
(1)校園里的高考勵志氛圍影響了我。
(2)我想象(理想)中的高三生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