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淑娜
這世上應有一座秀氣的山,山上有房子,房子里有我。這里春秋漫長,冬天溫暖,有四季永不凋謝的花兒。有時陽光正好,醇美如香醪,一盞一盞,花苞斟得太滿,濺出的陽光在濕潤清新的空氣里閃爍成光。風來的時候,就把這些白天的星星吹散。
這里的風是綠色的,它來自那一帶墨綠山脈的深處,穿過驕傲的松柏,穿過溫柔的楊柳,穿過成熟的莊稼和不知名的野花。它帶著蒼老的綠與年輕的綠,來到我的門前。它調(diào)戲院中新栽的木樨,不停撩撥它的葉子,幾聲鳥囀劃破了山中的靜好時光。融融日光添酒,鳥鵲殷勤勸杯,酒可以不喝,人卻豈能不醉?
曾有老農(nóng)對站在勁風中的我打趣:“孩子,多喝喝山里的風吧,養(yǎng)人。”彼時覺得荒誕不經(jīng),不禁啞然失笑。如今想來,卻也不無道理。風走過了多少地方,不遠萬里赴我一面之約,帶給我遠方山川湖海的氣息,帶給我泥土的味道與溫度。讓一個人貼近自然,是對生命最厚重的滋養(yǎng)。
風灌入我的身體時,一同帶來了勞動的囑托。自然的訊息讓我感到血脈里流淌著樹汁,膠體也在生長,它讓我想要向前奔跑,想要拿起鋤頭或鐮刀去田野里勞作。勞動是上帝的恩典,是一個人生命巾的必修課,它讓我們與土地發(fā)生最基本的聯(lián)系。
如果一個人必須以理想來使自己的生命變得斑斕,那么我希望可以在山中棲居,在山中勞作,貪婪享用朗月清風、山府阜壤。腳下有泥土,頭頂有晴空。有人愛,有事做,有所期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