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楊博+史參+鞏建萍
【摘 要】 “90后”黨員作為青年黨員隊伍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當前黨的隊伍中最年輕的力量,是黨和國家事業(yè)的未來。文章指出,在今天全面深化改革的偉大進程中,“90后”黨員應該具有以下時代意識:第一,關注改革發(fā)展,增強改革信心;第二,樹立憂患意識,把握時代脈搏;第三,堅定文化自信,杜絕歷史虛無主義;第四,心系國防建設,助推強軍目標;敢于自我擔當,肩負歷史使命。
【關鍵詞】 “90后”黨員;偉大改革;時代意識
十八屆三中全會黨中央做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是繼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繼往開來的一次更加全面系統(tǒng)的改革?;仡櫄v史,世界社會主義建設及實踐中的經(jīng)驗與教訓告訴我們:中國共產(chǎn)黨所領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但是改革要想繼續(xù),就必須后繼有人,繼往開來,這樣才能保證我們黨的改革事業(yè)持續(xù)不斷地進行下去?!?0后”黨員日后必定要接過歷史的接力棒,將我們黨和國家的改革事業(yè)繼承下去,發(fā)展下去。因此,在當下黨和國家全面深化改革過程中, “90后”黨員更應該具備這個時代所要求的憂患意識、擔當意識、責任意識、奉獻意識。
一、關注改革發(fā)展,增強改革信心
從長遠來講,這場全面深化改革與我們每個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因此,對于這場改革,“90后”黨員更應該感到光榮與自豪。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為我們正在進行的全面系統(tǒng)的改革描繪了宏偉藍圖,提供了指導依據(jù)。如果說前30年的改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開端,那么十八屆三中全會開啟的全面深化改革大幕則標志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進入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新的歷史階段,出臺實施的各項改革措施緊緊圍繞“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這個總目標,牢牢把握以人民為中心的核心思想,立足“五位一體”總布局,以“四個全面”為抓手,讓老百姓能夠感受到改革帶來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因此,從目前改革的進程及取得的階段性成果來看,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緊扣時代主題,以高瞻遠矚的戰(zhàn)略目光、壯士斷腕的堅定決心,深刻把握世情國情黨情實施系列改革舉措,立起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四梁八柱”,為后續(xù)改革打下了堅實基礎。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必須時刻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一致,積極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科學的理論進武裝自己,更好地向廣大群眾宣揚黨的路線、方針、政策。
二、樹立憂患意識,把握時代脈搏
“90后”黨員可以說是完全出生在和平安穩(wěn)、衣食無憂的時代。這個時代為我們提供的優(yōu)越條件是那些經(jīng)歷過艱難困苦的前幾代人所不能比的。從根本上講,這個時代是千千萬萬共產(chǎn)黨員靠流血犧牲換來的。因此,越是處在這個優(yōu)越時代,越要具備憂患意識,越要體現(xiàn)共產(chǎn)黨員的先進性、示范性和引領性。長生不老是神學,長壽之方才是科學。[1]黨員是組成黨及黨組織的細胞,每個細胞的健康狀況及抗病變能力的強與弱,從根本上決定了黨這個強健肌體的生死存亡。因此,黨的自我革新絕不只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任務與責任,更是每名黨員義不容辭的任務與責任。所以,我們一定要有大局意識,提高政治站位,以實際行動支持黨的自我革新,用“90后”的朝氣與活力讓黨在新時期繼續(xù)煥發(fā)生機與活力。
盡管當前某些方面的改革已經(jīng)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但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歷史周期律足以使我們警醒。所以在人民民主建設過程中,我們堅決不能讓美國作家法蘭西斯·福山的作品《歷史的終結》中有關西方代議制自由民主成為歷史的終結的論斷在我們這個時代應驗。
三、堅定文化自信,杜絕歷史虛無主義
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經(jīng)久不衰的傳統(tǒng)文化是我們國家和民族的精神根基、復興之魂,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從歷史發(fā)展的邏輯上講是對五千年華夏文明的再延續(xù)。
我們民族之所以成為當今唯一一個保持古代文明至今并繁榮發(fā)展的民族,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tǒng)文化維系著我們?nèi)褡宓纳媾c發(fā)展??箲?zhàn)時期,當日本侵略者企圖對中國這個五千年文明古國進行精神文化層面的同化與滅絕的時候,千千萬萬的中國人為了保住民族血脈,前仆后繼,蹈死不顧,最終使我們的國家與民族避免了一場精神文化層面的滅種。因此,傳統(tǒng)文化是我們的民族血脈,延續(xù)這個血脈是我們每名黨員的責任與使命。進入新世紀以來,伴隨著國際競爭的日趨激烈,文化軟實力的競爭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作用日漸突出,文化軟實力較量的實質(zhì)是民族國家間的精神意志的較量。事實上,任何一個國家要想實現(xiàn)民族的偉大夢想,都要立足于自身的文化基因并將其發(fā)揚光大。就像人類只有先順應自然,才能控制自然一樣。[2]我們今天的改革如果一味地追求現(xiàn)代化,脫離我們的傳統(tǒng),脫離我們的精神根基,那么必然會導致我們的精神根基被侵蝕一空,逐漸消逝,從而淪為西方世界的附庸。
所以,作為共產(chǎn)黨員必須堅定文化自信,警惕西方所謂“普世價值”的滲透,以積極的自我警醒自覺抵御西方國家和敵對勢力在思想領域的滲透與入侵,通過學習和發(fā)揚傳統(tǒng)文化中適應當前時代發(fā)展形勢的精華部分,應對西方國家與敵對勢力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威脅。
四、心系國防建設,助推強軍目標
黨領導人民進行解放斗爭的歷史實踐證明,沒有人民軍隊,就沒有人民的一切。今天,面對復雜而嚴峻的國際安全形勢,沒有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yōu)良的現(xiàn)代化軍隊,黨和國家正在進行的改革事業(yè)及人民生命財產(chǎn)安全,國家領土完整將無法得到有效的安全保證。
建軍九十載,強軍目標已經(jīng)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我們的軍隊現(xiàn)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國防建設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但這不能說明我們的國防建設與軍隊建設就因此達到了歐美發(fā)達國家水平,近代歷史上洋務運動的失敗對于今天的人們來說,尤其是對于出生在和平年代的黨員來說的確是一個深刻的教訓。不可否認,當前我們國家依然面臨著嚴峻的安全形勢,并且一些非傳統(tǒng)安全因素也在蠢蠢欲動,無時無刻不在威脅著我們的國家安全。因此,在強軍之路上,我們每名黨員都應該情系國防,歷史的傷痛不能忘記,1840年開始的近代的悲劇堅決不能重演。所以,我們要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保守國家秘密,時刻保持警醒,防止境外間諜分子偵察滲透,以及防止被境外組織利用,保護我們國家軍用設施的安全。
五、敢于自我擔當,肩負歷史使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擔當。我們既然選擇了入黨,那么就應該肩負起共產(chǎn)黨員應有的使命擔當,就像《人民的名義》中,老一輩共產(chǎn)黨員陳巖石所說,入黨就是為了扛炸藥包。
我們這一代黨員沒有趕上長征,也沒有趕上中華民族最危險的時候,沒有經(jīng)歷過炮火硝煙,也沒有經(jīng)過艱難困苦的歲月??梢哉f,在那個艱苦卓絕的年代,共產(chǎn)黨員的擔當就是隨時準備為革命事業(yè)流血犧牲,尤其是在長征途中的土城戰(zhàn)役中,時任干部團團長的陳賡大將,為了保證中革軍委的安全,親自帶隊沖鋒打退敵人的進攻。還有那些新中國成立后在重慶渣滓洞英勇就義的烈士們,他們的錚錚鐵骨,見證的是共產(chǎn)黨員無堅不摧的理想信念以及敢于犧牲自我的歷史擔當。相比起在艱苦卓絕的斗爭時代中英勇就義的黨員同志,我們確實是幸運的,幸運之余,我們應該時刻明白,這個時代是無數(shù)共產(chǎn)黨員用生命與鮮血的代價換來的。和平時代雖然不大可能要求我們?nèi)チ餮獱奚?,但作為共產(chǎn)黨員的理想信念是不能動搖的,共產(chǎn)黨員的初心是不能忘的。即便在今天這樣優(yōu)越的年代,也不能忘記去艱苦的地方或者崗位磨煉一下自己,提升一下自己,就像馬克思在《青年在選擇職業(yè)時的考慮》一文中寫道:“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yè),那么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而獻身;那時我們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于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yè)將默默地、但是永恒發(fā)揮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我們應當選擇為人民服務的職業(yè),忠心為國、忠于人民,把個人夢想與國家夢想結合起來,為實現(xiàn)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貢獻自己的力量,在為人民服務中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參考文獻】
[1] 潘維.中國共產(chǎn)黨與中國政治傳統(tǒng)信仰人民[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4.67.
[2] 白鋼.中國政治制度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8.
【作者簡介】
高楊博,男,西安文理學院2014級思想政治教育紀檢監(jiān)察方向本科生.
史 參,男,西安文理學院2014級思想政治教育紀檢監(jiān)察方向本科生.
鞏建萍,女,西安文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書記、西安廉政研究中心副主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