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學清
摘 要 本文旨在通過有效跟蹤綠化苗木市場行情價格,更準確有效地控制園林綠化工程的造價。
關鍵詞 苗木特性 價格差異 合同條款 價格風險
合理確定綠化苗木價格成為業(yè)界的一大需求,有效規(guī)避苗木價格風險成為行業(yè)的一大呼聲。對于上述需求和呼聲,作為一名園林綠化工程的造價咨詢人員,筆者認為應該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充分掌握苗木特性,有效了解苗木市場供應及價格信息
在編制預算、編制招標控制價、苗木綜合定價的過程中,造價咨詢人員面對咨詢工作,首先應該熟悉設計圖紙,掌握設計意圖,校對設計規(guī)格與數(shù)量,反饋并整理編制思路。充分了解設計所采用的苗木品種、規(guī)格要求,區(qū)分實生苗與移栽苗,叢生苗與獨桿苗,是地方常規(guī)品種還是外省引進品種。充分掌握設計苗木品種的胸徑(米徑)、地徑、蓬徑、高度、分支點、主要產地等苗木指標及特性。設計單位在設計過程中往往忽視對叢生還是獨桿、移栽還是實生苗等參數(shù)的描述,造價咨詢人員在發(fā)現(xiàn)此類問題后只有及時溝通,了解設計意圖,才能準確掌握相關需求苗木特性。通過電話詢價、網絡詢價、實地考察詢價、供應商(或有經驗的承包商)報價相結合的詢價方式,綜合分析各方數(shù)據,方能較為準確地掌握時點苗木市場的價格信息。
在苗木詢價過程中,往往因忽視某一項指標而無法獲得準確的苗木價格信息(以下苗木上車價格時點以2016年12月為基準)。以叢獨生為例,設計要求為蓬徑3米的一級苗金桂,叢生金桂市場上車價為450~500元/株(本地上車價),而獨桿金桂市場上車價為550~600元/株,叢獨生造成的市場價格差異達10%~20%。以分支點為例,設計地徑12厘米的雞爪槭,分枝點高度在80厘米的市場上車價為1200~1300元/株,而分枝點高度在50~60厘米的市場上車價約1000~1100元/株,分枝點高度造成的市場價格差異約20%。苗木樹形的價格差異往往在這類指標上體現(xiàn)得尤為明顯。
在未充分熟悉苗木供應市場的行業(yè)規(guī)則或市場的潛規(guī)則時往往無法準確掌握苗木價格。以果嶺草為例,果嶺草是綠化項目中最常見、最普遍的品種,詢價人員一般會依據草坪類型進行詢價,供應商也一般隨行就市進行報價,殊不知草坪供應方面存在市場潛規(guī)則,如現(xiàn)行有土栽培的果嶺草,市場上車價格約4.5元/平方米,無土栽培(沙培)果嶺草,市場上車價格為8~9元/平方米。然而供應到場的平方數(shù)其實均為虛方,土培果嶺草供應商口中的1平方米實際到貨量僅為0.55~0.6平方米,沙培果嶺草供應商口中的1平方米的實際到貨量僅為0.8~0.85平方米。這樣測算,土培草坪的實際上車價就為7.5~8元/平方米,沙培果嶺草的實際上車價就為10~11元/平方米,不深入了解市場供應規(guī)則是無法準確把握相應價格的。以行業(yè)不良風氣為例,如八棱海棠,因前幾年八棱海棠的市場需求較為火爆,供應商貨源出現(xiàn)斷檔,市場上難覓樹形較好、規(guī)格較大的一級苗的蹤跡。利欲熏心、投機倒把的商業(yè)心態(tài),讓不良商販極力尋找替代物,興起了以京紅海棠冒充八棱海棠的不良交易。同樣地徑15厘米的京紅海棠一級苗上車價格僅為1500元/株,而同規(guī)格的八棱海棠市場價格高達3500~3800元/株,價格差距可想而知。
二、合理約定合同條款,有效規(guī)避價格風險
隨著綠化工程的快速發(fā)展,全年度、全周期的綠化施工項目也越來越多,項目投資規(guī)模也越來越大。對于此類建設周期長,投資規(guī)模大的綠化工程項目,若無有效的價格風險防范意識及防范機制,綠化價格一味依托招標控制價的單一控制、一味依賴市場投標價格的一錘定音,往往無法控制風險,雙方權益也無法得到有效保障。以評級相對較細且工程常規(guī)需求的銀杏品種為例,胸徑25厘米的銀杏較好樹形8分苗(10分滿分)2013年之前市場上車價格基本維持在15000~18000元/株,精品苗(10分樹形)維持在20000元/株以上。而隨著銀杏市場價格的一路下滑,2013年下半年至今,市場價格出現(xiàn)了斷崖式下跌,2016年上半年同規(guī)格8分樹形的銀杏市場上車價為5500~6000元/株,精品樹形市場上車價為8000~9000元/株,而到了下半年,8分樹形市場上車價僅為3500~4000元/株,精品樹形市場上車價為6000~6500元/株。部分綠化品種市場低迷,供求不均衡,價格波動較大。
有效地制定合同價格風險條款,在合同中更好地明確承發(fā)包雙方的責任,將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和保護綠化工程項目的良性循環(huán)發(fā)展。但制定有效的合同風險條款必須建立在完善的價格指標平臺上,需要依托建設主管部門的力量。隨著周邊苗木市場的逐漸成熟和市場供應鏈的逐漸穩(wěn)定,常州夏溪、杭州蕭山等周邊花木市場成功及良性運作,加上物流行業(yè)的規(guī)范蓬勃發(fā)展,綠化苗木的市場經營越來越公開、價格信息越來越透明,苗木的行情信息及價格走勢逐漸趨于理性及穩(wěn)定。建議建設主管部門同建筑安裝的大宗材料一樣,能依托周邊成熟的花木市場,尋找誠信價格信息供應伙伴,定期跟蹤地方常規(guī)綠化苗木品種的價格,發(fā)布苗木價格指標,總結價格走勢,以引導市場、規(guī)范市場。綠化工程價格的相關事宜需要每一位從事綠化造價咨詢的工作人員靜下心來,真正走進市場,走入田間地頭,更多地了解苗木特性,掌握市場行情,總結苗木價格趨勢,只有這樣才能為綠化建設項目的造價控制提供更有力、更有效的服務。
(作者單位為常州常申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