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君,劉新勝
(寧夏醫(yī)科大學,寧夏 銀川 750004)
為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使其扎實掌握專業(yè)知識,提高課程教學質量,改革人才培養(yǎng)模式[1],強化教學過程的監(jiān)管,深化課程評價與考核模式改革尤為重要。高職分析化學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配合結果評價,以全面評價學生學習效果。
高職分析化學課程教學分為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兩部分,理論教學以平行班合并大課堂授課為主要教學組織形式,同時以在線課程、微課、微信、QQ等作為輔助教學形式[2],以傳統(tǒng)板書為主要方式進行教學,同時輔以多媒體技術及網(wǎng)絡教學資源。為增強教學的生動性,理論教學中可通過多種教學手段和評價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實驗教學按學生預習、教師講授、教師示范、學生操作及實驗小結等環(huán)節(jié)組織教學,以小班、小組形式進行教學[3],充分利用現(xiàn)有實驗條件,積極開展綜合性、設計性實驗,通過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方案并實踐,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和解決問題能力。
在理論教學方面,教師傳授學生基本理論知識,使其掌握近代各種測試分析方法;在實驗教學方面,使學生掌握以下知識:天平的稱量、標準溶液的配制與標定、各類滴定分析的基本操作技能、可見紫外分光光度計的使用與測試、柱層和薄層色譜的分析方法等。在分析化學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嚴肅認真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提高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
學生學習成績評價由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兩部分組成。通過期中考試、課后小結、考勤、課堂表現(xiàn)等,對學生進行形成性評價。其中,期中考試內容為四大滴定中滴定類型、滴定方式、滴定條件等方面內容;課后小結要求學生將所學內容按照章節(jié)以書面形式進行小結,并通過閱讀文獻、上網(wǎng)檢索等手段進行自主學習,教師根據(jù)其書面小結與自主學習情況及對重難點和疑難問題的理解等進行評價,這是考核學生自主學習效果的主要方式;實驗方案設計考核是指學生自選一個教師布置的實驗題目,通過閱讀文獻、上網(wǎng)檢索等手段進行自主學習,完成實驗方案設計,教師根據(jù)學生實驗方案設計情況評定成績,每學期開展一次;課堂表現(xiàn)是指教師根據(jù)學生課堂參與、發(fā)言等情況評定成績。
實驗教學中,根據(jù)教學安排,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有計劃、有目的的實驗操作,教師根據(jù)其實驗操作情況、實驗報告書寫情況等進行形成性評價。實驗教學考核由小組考核和教師考核兩部分組成,其中小組考核占30%,教師考核占70%。高職分析化學課程成績評價構成見表1。
表1 高職分析化學課程成績評價構成(分)
改革前,分析化學課程教學結束后的理論考試題型一般為選擇題、名詞解釋、判斷題、填空題、簡答題、計算題等,為與職業(yè)資格考試接軌,將理論考試題型變?yōu)檫x擇題、簡答題、計算題,增加選擇題分值(從20~30分提高到40~50分),增強出題的靈活性,以提高學生判斷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等。
[1]王英,張一偉.高職分析化學考核評價改革探索[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09,27(4):41-42.
[2]朱冬冬,張小玉,張秀梅.形成性考核在分析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資訊,2015,34(1):194-195.
[3]張偉,何玲玲,胡奇軍,等.高職藥學專業(yè)分析化學教學模式改革探索[J].廣州化工,2016,44(2):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