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羚
摘要:人與人之間相互交流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語言交際,另一種是通過肢體語言進行的交際,叫非語言交際。非語言交際雖然在生活交流中不占主導(dǎo)地位,然而卻有著不可輕視的作用。隨著中國和意大利交往的日益密切,中、意非語言交際的重要性也越來越受人重視。本文主要從中國和意大利的文化背景入手,分析由文化背景差異所造成的中、意兩國人民非語言交際過程中的面部表情、手部動作、肢體語言、目光接觸等方面的不同,通過對比分析中、意非語言交際行為的差異,以減少其在跨文化交際中的障礙。
關(guān)鍵詞:中國;意大利;文化背景;非語言交際;跨文化交際
所謂非語言交際是指“一切不使用語言進行的交際活動統(tǒng)稱之為非語言交際,包括眼神、手勢、身勢、微笑、面部表情、服裝打扮、沉默、身體的接觸、談話人之間的距離、講話音量、對空間的使用等等”(1)。無論是語言表達還是通過其它方式傳達,在我們的生活中,這兩者缺一不可,都是非常重要的意圖和目的的傳達手段。而某些特殊狀況下,肢體語言或者另類的表達方式比起說話或者文字反而更便利,很多情況下,即使語言不通,一些通用的手勢或者表情亦或者是動作都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互相的意圖。在此我們以中國和意大利為例,從兩國不同的文化背景出發(fā),研究兩國非語言交際的差異,以方便在彼此交流間減少分歧和不必要的誤會,促進中、意跨文化交際的順利進行。
一、中、意文化背景差異
在世界各國人民進行跨文化交際時經(jīng)常會遇到很多影響其正常進行的阻礙,阻礙之一就是忽視非語言行為的功能和特性,即傳遞信息的功能。我們常常忽略掉的一個因素就是對于不同非語言交際所處的具體國家的風(fēng)俗習(xí)慣。人們在運用語言交流并不暢通的情況下,通過各種肢體語言或者手勢比劃、表情等等,大多可以了解對方的大致意圖。即便如此,由于文化差異造成跨文化交際中的誤解和障礙也是經(jīng)常發(fā)生而且很難避免的。
(一)意大利文化背景及其對非語言交際的影響
意大利是世界上文化遺產(chǎn)數(shù)量最多的國家,這得益于其豐富的歷史,早在文藝復(fù)興時期,這里誕生了大量的優(yōu)秀文化藝術(shù)成果。我們常說的畫雞蛋的達芬奇、建筑大師米開朗基羅和雕刻鬼才拉斐爾,他們分別通過繪畫、建筑、雕塑等藝術(shù)作品,向大眾傳遞著對人的高度關(guān)注和對人性的真切關(guān)懷得思想,一時間一股倡導(dǎo)自由平等、關(guān)注自我實現(xiàn)的哲學(xué)思潮開始在歐洲蔓延和傳播,這也就是“人文主義思潮”。而意大利人民開始關(guān)注自身,反對禁錮,倡導(dǎo)自由,追求平等,進而形成了一種輕松自由的文化氛圍,也正是受到了人文主義思想深深的的影響。這一現(xiàn)象反映到意大利的非語言交際中,表現(xiàn)為自由而開放的非語言交際方式。
同時,由于意大利特有的地形因素,意大利的主流文化也就具有明顯的開放性和包容性的特征,這種特性的直接表現(xiàn)就是意大利人活潑外向的性格和熱情好客的態(tài)度?!吧眢w語言豐富”“表達含義多樣”也就成為了這種性格影響下意大利非語言行為的主要特征。
(二)中國文化背景及其對非語言交際的影響
不同的地域造就不同的文化,相對于意大利的開放和奔放,中國的文化則顯得更為內(nèi)斂。除了東部沿海地區(qū),大部分內(nèi)陸環(huán)境由各大山脈割裂開來,在交通尚未普及的古代,由于地理環(huán)境的限制,導(dǎo)致信息傳達不便,經(jīng)常不同地區(qū)之間互不相通,中國文化就是在這樣相對閉塞的情況下萌發(fā)起來。即使有西域文化通過絲綢之路進行傳播,但是其文化特質(zhì)中的內(nèi)斂也是依然保留的。
中國文化相對封閉、獨立的特性,影響了中國人的性格。中華民族千年性格中流淌的內(nèi)斂與沉靜使中國人在語言交際中無法很好地運用母語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在跨文化交際活動中也略顯羞澀,非語言交際行為從形式上來說較為簡單,動作較為保守,幅度也較小。中國人善于通過無意或有意中傳遞出的表情、手勢及動作傳達豐富而微妙的情感與文化信息。
近年來,隨著全球化發(fā)展的不斷深入,2015年米蘭世博會的盛大開啟,世界各國人民與意大利的交流活動更加頻繁。所以,在現(xiàn)實生活中熟練掌握非語言的交流技巧,對于我們和來自意大利的人進行交流時就非常有幫助了筆者認為,熟悉意大利文化背景,了解并掌握簡單實用的意大利體態(tài)語,入鄉(xiāng)隨俗,對中、意兩國跨文化交際的成功進行至關(guān)重要。
二、中、意非語言交際對比
著名語言學(xué)家薩莫瓦(Samovar)曾說過,“絕大多數(shù)研究專家認為在面對面交際中信息的社交內(nèi)容只有35%左右是語言行為,其他都是通過非語言進行傳遞的”(2)。這種非語言行為則具體指人們在交際中使用的眼神、面部表情、手勢、姿勢變化的體態(tài)語言所表達的意義。受特定民族、文化及人群的限制,只運用于特定的國家、情境或場合。在意大利人民的體態(tài)語交際活動中,面部、手勢及身體姿態(tài)的運用極為廣泛。
(一)面部表情
我國著名學(xué)者錢冠連先生認為“人的交談總是伴隨著臉面表情、身勢與體位的變化的,可以做一個比喻:影子與人相隨像身勢?!保?)在西方文化中,面部表情也被認為是最有表達力,更能表達出一個人的真情實感的動作。對于個人情感表達更加外露的意大利人來說,他們臉色、眼神、眉宇間的變化更為豐富且多樣,在跨文化交際的過程中起著協(xié)調(diào)強化與彌補暗示的作用,更需要我們加以關(guān)注。
(二)手部動作
手勢是肢體動作中最為重要的一種。因為手所包含的關(guān)節(jié)多,可以變化出多種多樣的動作和形狀,尤其對于殘疾人來說,手語就是他們的嘴巴說出的話。意大利人說話時動作較多,動作幅度也較大,就有人開玩笑說“如果想讓意大利人閉嘴,就綁住他們的雙手吧”足以看出手勢語對意大利人的重要性。意大利人民善于通過多元的手勢變化和夸張的動作表達自己豐富且細膩的思想感情。因此,在中、意文化的交流碰撞中,手勢語應(yīng)當(dāng)引起我們的足夠關(guān)注。
意大利人豐富多樣的手勢語在很多影視作品中有充分且直觀的展示。在電影《無恥混蛋》中,突擊隊員偽裝成攝影師,向德國軍官自我介紹時,右手大拇指和食指相捏,類似于中國數(shù)字“七”的手勢,上下晃動,這是一種意大利人介紹自己的方式,表達“我就是”的意思。這一手勢在意大利人生活中很常用,有時候是雙手一起,還可以用來表達“你在干嘛”或者“你為何這樣做”的意思。另外,這個手勢還有引起別人注意的意思,比如意大利人和朋友說話,但是朋友卻在看別的東西,這樣意大利人就會對朋友說“Hey”,然后邊說邊搖頭做這個手勢,好比在說“Hello?Im here!”在電影《無恥混蛋》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小細節(jié)就是,上次英國臥底就是因為比錯手勢被識破偽裝身份,所以在這次偽裝行動中,他們特意加上了意大利手勢,讓對方信服??梢娛謩菡Z在正常語言交流之外的其它方式中的特殊性和通用性。
在茱莉亞洛佩茲主演的《美食祈禱戀愛》中,理發(fā)店里的意大利人與女主角伊麗莎白·吉爾伯特的對話最能體現(xiàn)手勢語對意大利人交流的重要性,意大利人說“說一種語言你不僅要用嘴,你還要用你的手”。之后伊麗莎白走進意大利的街道,看到路人展示了各種各樣經(jīng)典的意大利手勢:五指放在嘴邊親一下后展開,表示“感謝”、“愉快”的意思;將手掌平放在嘴中做出咬的動作,另一種是手掌朝外向上揮,還有一種是一只手臂向外伸展,類似于中國擁抱的姿態(tài),都表示極度不滿的意思。同一種情緒可以用不同的手勢表達,足以體現(xiàn)意大利人身體語言的多樣性,同時有些內(nèi)容和情緒是很難用詞匯和短語表達的,意大利人便用豐富的肢體語言和手勢來傳達。
(三)肢體語言
除了手勢之外,另一項使用頻率很高而且效果很好的就是肢體語言了,人們利用軀干、四肢等部位表達自己的意圖,而具體的表達方式也體現(xiàn)著不同的民族文化。中國人性格較為嚴(yán)謹(jǐn)古板,自古以來便為“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坐如鐘、立如松”等訓(xùn)誡,軀體行為較為保守且恒定。相反,意大利人成長于寬松且自由環(huán)境中,進行言語交際時在肢體語言的表現(xiàn)上更為多樣,動作幅度也更為明顯。穿梭于意國街頭,姿態(tài)隨意或夸張的意國人民隨處可見,即便西裝革履即將赴會的商業(yè)人士,也能夠在露天咖啡館姿態(tài)悠閑地與友人共度輕松的咖啡時光。
(四)目光接觸
中國有句話“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睛能夠用自己特殊的語言傳遞信息。它也顯示著不同民族文化的不同特征。中國人在交流中不習(xí)慣于長期注視對方的眼睛,而常常選擇間斷性回避,在聽對方說話時低頭或看向別處;相較之下,意大利人則把長時間對視看作是與對方心靈交流的信號,柔和且親切,表達出自己的尊敬、誠意,以在語言交際之余輔助讀懂對方心理的變化,從而達到、甚至超過既定的交流目標(biāo)。意大利人認為在交談過程中不看著對方就是不尊重,他們習(xí)慣談話時面帶微笑,注視著對方的眼睛,表示贊同就微微點點頭。
三、非語言交際在中、意跨文化交際中的運用
我們在與意大利友人實際接觸之前,應(yīng)該做好功課,熟悉對方的文化背景,只有不斷的學(xué)習(xí)和掌握跨國交流的方式和模式,更多更好的了解對方的文化背景,了解對方的價值觀,才能盡量減少矛盾和誤解。
首先,了解中國和意大利文化。我們只有從根本上了解影響中國和意國人民性格,進而影響兩國人非語言交際行為的文化背景,這樣在與意大利友人的交往中,我們才能明白他們所使用的非語言方式所表達的意圖,進一步降低雙方交流中不必要矛盾的發(fā)生概率。
第二,對意大利這個國家的文化背景有充分的認識,并能夠熟練地看懂對方所表達的意圖和情感。之所以會有偏見和誤解產(chǎn)生,就是對于對方的非語言行為的陌生導(dǎo)致的。因此我們需要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提高對意大利非語言行為的觀察和理解能力,同時對其作出正確的解釋,這樣我們才能充分理解并適應(yīng)意大利人在其文化背景下的具體行為。
第三,我們在對自己或者意大利非語言行為進行判斷時,都應(yīng)該避免過度概括。我們應(yīng)該認識到任何情況都會有特殊和例外。在不同的場合下,相同的非語言行為也會有不同的解釋;即使是同一個肢體語言,有時候由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場合表達,所傳達的意思也會有偏差。因而,無論如何對非語言行為作全面的概括,不能一概而論。
四、結(jié)語
在現(xiàn)實生活中,非語言行為是不可或缺的一種行為表現(xiàn)方式,并且在人際交往中越來越重要。中國和意大利這兩個風(fēng)格迥異的東西方國家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在實際生活交往中這兩國人民一般會使用非語言行為,人們了解雙方之間的差異,就能減少中、意兩國人民在跨文化交際中由于文化背景差異而造成的沖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交往愈加頻繁,世界范圍內(nèi)的跨文化交際活動不斷增多,非語言交際的重要性也愈加凸顯,人們對這一領(lǐng)域的研究也一定會越來越深入。
注釋:
高娜.跨文化非語言交際在對外漢語教學(xué)中的應(yīng)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xué),2014.:23
Samovar,L.A.&Porter, R.E.Communication BetweenCultures[M].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4:87
錢冠連.面像身勢與話語必須和諧----一條會話合作原則[J].外語教學(xué),1989,(2):35
參考文獻:
[1]高娜.跨文化非語言交際在對外漢語教學(xué)中的應(yīng)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xué),2014.
[2]黃莉萍.表情在小說中的語用特征、話語功能及翻譯技巧[J].湖南城市學(xué)院學(xué)報,2008 (5):91.
[3]黃錦.中國和馬達加斯加非語言交際對比[D].江西師范大學(xué),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