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語文的教育在新時代背景下,需要將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在課堂教學中把學生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單純把講課當做一項機械的工作,重視與學生的互動溝通,理解他們的想法和狀態(tài)。所以說要在平時的語文課堂中把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調(diào)動起來,將語文知識,把教學的主體貫通其中,以學生為主體,在這個基礎(chǔ)上加以正確積極地引導,使其提高學習興趣,自發(fā)自主的進行語文探究性學習。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學語文課堂中學生主體地位的發(fā)揮,大致分為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討論。
關(guān)鍵詞:語文;主體;課堂
把學生被動接受老師教學的模式打破,而要讓學生在課本的學習之中作為主體,老師配合加以引導,將學生的潛力挖掘出來,體現(xiàn)在課堂教學中,形成教育學的統(tǒng)一。老師不僅要把課本上的知識教給學生,更要教會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偠灾?,教學的目的是在提高學生的能力和素質(zhì),擴展知識的基礎(chǔ)上,更能夠獨立地思考和學習。相信在我們語文老師的不斷創(chuàng)新探索中,將會有更加新穎、更加有樂趣的課堂學習生活出現(xiàn)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更好地體現(xiàn)出教學主體的學習群體在課堂上能力提升。語文教學中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必須抓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 給學生自主活動的時間
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和實現(xiàn)離不開其自由活動的時間。在課堂之外,留給學生自己的自主活動時間是必不可少的條件。沒有自主活動時間,學生便無法將自己的想法、思想進行自由發(fā)揮,只能跟隨老師制定的教學方案和思路進行被動地接受,這樣學生就會很被動,效果往往不會太好。所以,要在以后的教學之中多留給學生自己思考的時間,將老師的定位做一下改變,將從領(lǐng)導者的狀態(tài)改變?yōu)閷W習者。這樣老師就可以節(jié)省下更多的時間去了解學生的想法,也給學生更多的自己思考的時間。
二、 營造和樂融融的教學氛圍
在良好的這種放松情緒的氛圍之中,作為教學主體的學生,才能發(fā)揮出它的正常思維水準,用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思維邏輯。要營造這樣一個氛圍要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1. 尊重、愛護學生
國外知名教育家也曾經(jīng)在書中講到:“教育,和其他社會活動一樣,需要溝通和交流?!币虼?,新時代老師要平等對待學生和自己的關(guān)系,與學生平等地溝通交流,讓學生和老師都可以敞開心扉無障礙地交流,相互了解各自真實的想法。課堂上,記住多使用一些禮貌用語,“能把你讀懂的地方告訴大家嗎?”“你能把你的想法說給大家聽聽嗎?”“大家允許老師說說我的看法嗎?”“請你來幫助他?”多使用這樣禮貌語言的效果,會使學生和師長之間產(chǎn)生很好的化學反應,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提高親和力。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學生被尊重被重視的感覺,提高學生主體的作用和影響力,從而也培養(yǎng)了學生尊重別人的傳統(tǒng)美德。
2. 投入情感
一堂成功的語文課,作為老師肯定是傾注了自己的真實情感,把自己對語文教學的理解飽滿地融入到教學課堂之中。課堂上的情感的投入不是情緒上的慷慨激昂,而是老師對語文課程和學生內(nèi)心的正確理解和針對性的講解,讓學生真正融入到語文的學習之中。使學生在課堂的學習之中也能投入真情實感,與老師產(chǎn)生教與學之間的共鳴,這樣一個全身心投入的教學過程,將會使得學生在自己進行知識的學習的同時,學生的品格也會得到很大提升。使得教育的真正目的得以實現(xiàn),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 靈活的教學方法
作為具有教學主導作用的老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靈活使用各種教學手段,讓學生主動參與進來,發(fā)揮出他們的主體能動作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是教師在教學中創(chuàng)新的首選,同樣一本教材,我們不能照本宣科古板地按照課本去講課教學,要在傳授知識的基礎(chǔ)上靈活地運用教學手段,不斷隨著時代進步而創(chuàng)新,老師都沒有創(chuàng)新思想,學生又何來創(chuàng)新而言呢?像《司馬光》一課,老師既要看到文章作者描述事情的手法,還要兼顧事件中透露出的靈活運用身邊資源去解決手頭燃眉之急的做法,并且更要宣傳樂于助人互幫互助的傳統(tǒng)美德。在這里,其實老師還可以舉更多的例子來和課本進行對比,讓學生對這個課文有一個更加深刻的認識。在實際運用中,老師也要對教學教案進行精心的設(shè)計,豐富課堂內(nèi)容的同時,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知識水平的限制,保證學生對課堂具有一定興趣。正確地梳理引導,可以使學生對語文的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更加準確地學著表達自己的想法。像教學《憫農(nóng)二首》一詩,老師們完全可以讓學生聯(lián)想自己勞動課上的學習成果來進行自悟性的學習,大家各抒己見,來表達自己所感悟到的東西。從而使得作為教學主體的學生達到知識水平和表達能力的全面提升。
四、 讓學生體驗成功
成功的教學體驗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融入其中感受到學歷成果的喜悅,這對發(fā)揮學生主體能動作用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推動力。在新時期的語文課堂上,學生應該盡情地表達自己,鍛煉自己的語言水平和寫作水平。充分地給他們機會表達自己,才能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成長與提高,從而發(fā)現(xiàn)自己的成長,得到心理的滿足感,這樣就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其學習成績的不斷進步。像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中,讓學生自己去判斷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段落,來進行朗讀和表達。還可以用其他方式,像唱歌畫畫等技能來進行各種方式的表達。這些表達方式?jīng)]有高低之分,沒有對錯之別,都是學生真實想法的表達。他們都是有自己獨立思想的個體,是我們教學關(guān)注的主體,只要他們參與進來,他們就會有所提高,不管是語文知識能力,還是語言表達寫作能力。
五、 教學生學會學習
每個老師的教學都要謹記一點,教會學生去學會學習,比教給他知識要重要得多。語文的課堂教學也不例外,對于我們教學主體的學生來說,教會他們怎樣正確地去學習是我們真正的目的。學習過程中要調(diào)動全身的感知器官來進行全方位的體驗。像課文中學生對成語的理解,不能直接地讓學生去死記硬背《成語詞典》中的解釋,反而要讓學生認真地體會其中的意義、來歷。如果在課文的學習中遇到不理解的成語,可以做個標記找同學和老師一起進行探討和研究,共同去分析解決這樣的難題。在探討和研究當中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對以后遇到類似的困難,可以以此類推進行自行解決。這種做法不正是體現(xiàn)了“供人以魚,只解一餐;授人一漁,終身受用”的古訓嗎?
作者簡介:程盎然,江蘇省邳州市,邳州市新河鎮(zhèn)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