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職業(yè)學校的學生工作歷來是學校管理的重頭戲,如何在對學生傳授知識技能的同時,將學生培養(yǎng)成思想過硬、作風過強的新時期的合格人才,職業(yè)學校的德育工作至關重要。筆者在平時的工作中,準確定位學生現(xiàn)狀,優(yōu)化教學措施,大膽實踐,取得點滴收獲,對此略談粗淺認識。
關鍵詞: 職教現(xiàn)狀;德育;策略
隨著經濟全球化發(fā)展的日益加快,我國的中等職業(yè)教育正在接受嚴峻的挑戰(zhàn)。首先,中職學校招生出現(xiàn)了急劇的滑坡。不僅招好生難,就成績一般的學生也不愿讀職教。其次,大量的“雙差生”被“忽悠”到職教。我們知道,品德教育是當今教育的熱點話題。尤其對于職教來說,我們要改變傳統(tǒng)的枯燥乏味的說教,要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在教育教學中要能夠因材施教,增強德育課的靈活性和趣味性。努力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愉悅的教育氛圍,繼而使德育教育取得理想的效果。
一、 以德育為核心,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
眾所周知,中職學校的學生不僅文化基礎知識薄弱,很多學生行為習慣也不好。更有甚者思想品德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這樣的學生在初中就已徹底放棄學習,成為“問題學生”。因此,加強德育教育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師在教學中要以德育為核心,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以此來關心和培養(yǎng)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成為一個有素質的青年。然而現(xiàn)今的學生在學校德育發(fā)展方面存在著諸多問題,例如有些學生很難適應學習生活,在人際交往方面也存在著一些困難,主要表現(xiàn)在很難融入班級生活,與學生的交流方面也存在著障礙。高職院校的老師不僅要教育學生學習一定的課本知識,豐富他們的大腦才干,而且還要幫助學生培養(yǎng)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引導他們輕松愉快地去完成學習,掌握有關的德育知識,從而更好地去適應生活和社會。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網絡育人逐步融入教育。很多教師通過學校的官網、微博、微信等方式來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讓教育工作者縮小他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繼而更好地擴大德育的宣傳力度,提高德育的影響力。不可否認的是,教師在教育方面也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站在他們的角度來為學生營造出一種濃厚的人文情懷和學習教育氣氛。
二、 以生活為背景,滲透德育教育內容
現(xiàn)代教育理論認為,充滿愛心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具備的品德,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必要前提。教師只有對學生充滿愛心才能更好地去實施對學生的教育。中職的學生正處在青少年時期,處于這一時期的學生在心理、生理等方面都不太成熟,缺乏一定的判斷力。假使這個時期教師能夠加以正確地引導,更容易讓他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師的關愛是一種強大的力量與支柱,它能夠讓學生感受到班集體和教師對他們的關愛與呵護,繼而激發(fā)他們去憧憬未來的生活,追逐自己的夢想。當然,任何事情的發(fā)展與前進都離不開生活,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以生活為背景,在教育中滲透德育的教育內容。處于異鄉(xiāng)學習的學生總會存在一些孤獨感,假使此時教師能夠充分地安排學生的課余時間,并且與他們灌輸?shù)掠砟钆c知識,也許會取得意外的收獲與驚喜。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晚自習前收看新聞聯(lián)播,了解一些政治時事,也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向學生播放一些有教育意義的電視劇,讓他們在欣賞影視節(jié)目的同時更好地去了解德育知識。培養(yǎng)學生不懼困難的性格,引導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三、 以專業(yè)為媒介,進行職業(yè)道德教育
中職學生不同于普通高中的學生,他們已經選擇了專業(yè),三年后將走向社會。在校期間不僅學習文化課,同時也學習專業(yè)課。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能夠以專業(yè)為媒介,對學生進行職業(yè)道德教育,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德育觀。當然,對于學生本身而言也要正確地了解自身的長處與短處,了解自己的專業(yè)在未來是否存在一定的價值,能否符合社會經濟發(fā)展的需要,為學生以后更好地去適應社會,為今后可持續(xù)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當今社會競爭壓力增強,大多數(shù)學生處于失業(yè)的境地,假使這時教師培養(yǎng)學生愛崗敬業(yè)、誠實守信、恪盡職守和為社會奉獻的精神,相信學生能夠更好地去感悟德育的重要性。教師也可以通過德育優(yōu)化自身的教學理念,精心地去設計課堂教學內容,布置與課堂內容相關的作業(yè),并采取更好的評價方法來檢測自己的教學方式。德育課教師更應了解學生專業(yè)學習的情況,把德育理念貫穿到整個課堂中去,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更好地、更加全面地了解德育知識和理念,加深學生的思想道德和價值觀,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了解自己為什么而做以及如何使課堂效率發(fā)揮到極限,繼而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品質。
四、 以活動為載體,重視德育教育開展
對于任何一所學校來講,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是不可忽視的一個教育內容。開展德育教育不但可以采用傳統(tǒng)的說教方式,更好的是可以采取以主題班會為主、活動滲透為輔的新型的教育發(fā)展方式,讓學生在活動中發(fā)揮主體地位,以活動為載體。例如,在國慶節(jié)期間,教師可以讓學生開展一些有關愛國教育意義的活動。如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向學生播放閱兵儀式、觀看甲午風云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等等,這種教學方式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培養(yǎng)他們的愛國主義思想,還能夠激發(fā)他們孜孜不倦、刻苦學習的愛國主義激情。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觀看開幕式和閉幕式,讓他們近距離地為運動員加油助威。試想,當國旗升起的那一刻,學生們的愛國激情會不由自主地高漲起來,也增加了他們的自豪感。除此之外,學校還可以組織一些朗誦比賽,讓他們切身地去感受詩詞的魅力,更好地感受祖國的美好與富強。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學生的國家歸屬感和自豪感,增強他們的民族責任感和團結精神,還可以引導學生去敬老院進行慰問,給老人送去溫暖,培養(yǎng)學生的感恩意識。
每朵小花都有自己盛開的理由,每一位中職學生也一樣,都期盼著自己能夠展示自己的才能,能夠被他人重視并得到肯定。因此,教師便承擔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它不僅有來自家長的期望,也有學生的美好未來的向往。因此,在中職學校德育工作中要能夠秉承著尊重學生的教育理念,引導他們更好地向成功的彼岸邁進。
作者簡介:
汪洋,江蘇省淮安市高級職業(yè)技術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