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村上春樹是一位世界級的日本作家,其獨特而簡約的文風,受到世界多國不同年齡層的讀者喜愛。日本與中國是一衣帶水的鄰國,村上的作品里不乏中國人的身影,本文就《1973年的彈子球》中的中國人杰的形象,淺析其中的中國情結及其產生的原因。
關鍵詞:村上春樹;杰;中國情結
作者簡介:童海燕(1993.4-),女,安徽省六安人,哈爾濱市南崗區(qū)黑龍江大學日語語言文學專業(yè)2016級研究生,研究方向:日本文學。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03--01
一.創(chuàng)作背景及作品介紹
《1973年的彈子球》是村上春樹歷時9個多月,于1980年3月發(fā)表的第二部作品。其同之后發(fā)表的第三部作品《尋羊冒險記》及處女作《且聽風吟》合稱為初期三部曲,也稱為青春三部曲。其作品風格結構與《且聽風吟》相近,《且聽風吟》中的主人公“我”和鼠也再次登場,故事發(fā)展以“我”和鼠兩條線平行推進。故事中的“我”在大學畢業(yè)后和朋友在澀谷區(qū)的一座商品樓里開了一個搞翻譯的小事務所。事務所的經營非常順利,業(yè)務繁忙,收入也很可觀,同時還雇了一個全職的女事務員和幾個學生兼職人員。然而就在這樣的工作生活狀態(tài)下,“我”卻開始對現(xiàn)實生活產生了一種違和感。此時,一對雙胞胎姐妹闖入我的生活,她們來到宿舍和“我”一起生活。同時為了消除這種違和感,“我”開始變得近乎變態(tài)的喜歡上聽別人講各自的故事,去死去的戀人直子的家鄉(xiāng)的小站尋找一條狗,和雙胞胎姐妹一起去參加配電盤的葬禮,去尋找以前打過的彈子球機—1973年的彈子球。
與此同時,身在與我相距七百公里故鄉(xiāng)的鼠也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中。鼠在其整個少年時代的春季和初秋時節(jié)里,多次跑去防波提的燈塔,這個燈塔已然成為鼠心中天然原生風景的象征,縈繞在心頭,揮之不去。但他又對陌生的城市風景心生憧憬,當他最后決心告別故鄉(xiāng)之際,海底的安寧與靜謐又重新俘虜了他的心。
“我”因找到了1973年的彈子球機而慢慢走出迷茫,鼠卻依然從青春的迷茫中難以自拔。這部小說向讀者傳遞了青春的迷茫及探求,以及對往日生活的守望和感懷。讓讀者通過青春的虛幻體驗感受到了現(xiàn)實生活的虛無感以及生命的沉重感。
二.杰及杰氏酒吧
杰是個在日中國人,經營了一家酒吧,日語說得很好。但是關于杰,任何人都一無所知。他性格沉靜,從不開口談論自己的事情,就算別人向他詢問,態(tài)度也會分外小心生怕冒犯。他獨自一人和一個受過傷的老貓一起生活。杰經營的酒吧可以說是“我”和鼠的迷茫時的精神寄托。鼠18歲時第一次在杰氏酒吧里喝啤酒;第一次遇見頗有好感的女孩就約她在杰的酒吧見面;深夜無法入眠可以隨心進入已經關門的杰氏酒吧;鼠在向其傾訴自己人生迷茫的時候,杰又會耐心地給出自己的建議—人只要努力,無論在哪方面肯定能有所得。安撫了鼠迷茫的內心。
“我”曾在杰的酒吧里瘋狂的打彈子球,也是通過尋找1973年的彈子球機,結束了自己迷茫的心情。終結了身心撕裂的痛苦和自我認知的惶惑。找到了與自我疏離性相對立的自我同一性。
“我”和鼠都與杰及杰氏酒吧有著深深的聯(lián)系,雖然尋找的結果不同,但是杰氏酒吧是我們尋找的共同起點。杰是鼠在迷茫時可以商量的年長人生導師,杰氏酒吧更是“我”探尋自我的出發(fā)點。
總之,這個孤獨而寡言的中國調酒師無形中影響著主人公“我”和鼠的生活。
三.中國情結及其產生原因
村上春樹的作品中不乏有對中國人的描寫,杰是村上春樹初期作品中貫穿兩部作品的中國人形象。由此可見村上春樹作品中的特有的情結,回顧村上春樹年少時的生活環(huán)境,村上生活的兵庫縣神戶地區(qū)當時有很多的中國人,可以說村上春樹對中國的興趣就是來自對身邊“中國人”的關注。
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就是來自父親的影響。關于村上和父親的關系,2007年村上春樹曾在海外接受過2次采訪,在采訪中村上提到了自己的父親。其中一個是臺灣的新聞采訪。在采訪中,村上春樹這樣說道,我的父親是個僧侶,雖然曾經是學校的老師,但因為家中代代是寺院的住持,所以父親后來自然而然的繼承家業(yè)成為住持。還有一次是捷克的英文報紙采訪。村上在訪談中這樣說道,我的父親是個教師,同時也是個僧侶。因此我小時候受到過這種環(huán)境深深的影響。雖然很想逃離這種環(huán)境,但影響依然殘存在心中,我是無法逃離自己的童年時代的。
村上的父親年輕的時候作為兵士被送往過中國,見到了很多因戰(zhàn)爭而死去的人。為了悼念死者,每天早上面向自家佛龕為他們祈禱。而每天看著父親這一背影而長大的少年就是村上春樹。這一行為對村上的文學創(chuàng)作的影響不可估量。
結語:
《1973年的彈子球》中對于中國人杰及其經營的酒吧的描寫,側面包含了村上春樹的中國情結,村上春樹個人獨特的成長經歷和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也讓讀者感受到了其特有的中國情懷。這也將會作為更加深入研究其作品的一個切入點,來更加深刻領會其作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村上春樹著,林少華譯. 1973年的彈子球[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4.5.
[2]林少華. 為了靈魂的自由—村上春樹的的文學世界[M].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10.1.
[3]林少華. 村上春樹和他的作品[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5.4.
[4]柘植光彥. 村上春樹の秘密[M].東京:株式會社アスキー·メディアワークス,2010.4.
[5]周曉晨.淺析《去中國的小船》中村上春樹的中國觀[J].名作欣賞,2017.(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