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文教學是實踐性很強的藝術,學生和老師都很頭疼。一來學生寫得很辛苦,二來老師的批改量很大,三來學生的作文能力的提高也不明顯。如何能讓作文教學發(fā)揮出它本來的意義與效果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經(jīng)歷,發(fā)現(xiàn)作文教學需要重視課前的閱讀積累和多樣的作文修改方式。
關鍵詞:課內(nèi)和課外閱讀;作文點評;學生互評;征文比賽
首先,來談談如何培養(yǎng)學生課前的閱讀積累。
一、 課內(nèi)閱讀是基礎
我們的教科書中的文章可謂都是優(yōu)美的文章,而文中的那些優(yōu)美的詞句、優(yōu)美的語段經(jīng)過歲月的積淀,值得學生去積累。對于每一位學生來說,雖然手機看小說十分普及,但是他們的名句積累大部分來自于課本。因此,我們的教師在指導學生的閱讀時,在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還要著重訓練和幫助學生積累語言,學會嘗試使用類似的詞語。講近現(xiàn)代散文名篇《荷塘月色》《我的母親》《我的空中樓閣》《好雪片片》等文章時,課后要求背誦的段落是一定要背熟的。除此,我還會讓學生講出自己喜歡的句子,歸納起來,熟讀背誦。我覺得怎樣把課本最大限度地挖掘和應用,而不是分析分析再分析,也是值得我們語文老師探究的問題。
二、 課外閱讀是輔助
俗話說得好:“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話言簡意賅地向我們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書讀得多,語言就積累得多,語言積累到一定程度,筆下就會生花?;谶@樣的認識,我在教學中,十分重視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引導學生通過有效的閱讀,獲得語言的積累,從而自然地應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去。先從課文相關進行推薦閱讀書目,比如講《合歡花》,我要求學生閱讀史鐵生的《我與地壇》;講《賣白菜》,我要求學生讀莫言的《蛙》《檀香刑》;講《林黛玉進賈府》,就要讀《紅樓夢》等。其次推薦學生喜聞樂見的閱讀書籍,比如影視熱門《瑯琊榜》《左耳》《華胥引》等。然后,讓學生來推薦閱讀書籍給同學,上榜率最高的是《盜墓筆記》《鬼吹燈》《花火》系列等。最后讓學生做好讀書筆記和摘抄,這些好句盡量用到自己的作文寫作里。
然后,來談談如何進行多樣的作文修改方式。
1. 老師修改作文,從小處著手改起??梢孕〉揭粋€字、一個詞,一個標點符號,也可以大到整句話的增刪。不僅要從小處落筆。更重要的是要從大處著眼,統(tǒng)觀全篇,看學生習作立意是否鮮明,情感是否表達到位,內(nèi)涵是否高尚等。如果大的方向是不夠好的,細節(jié)再精美也是無用的。老師的點評里指出這方面的是否飽滿,是否缺失,才能指引學生在構思階段就把握方向。教給學生眉批、側批、總評的各種技巧,老師可以先給一個學生的習作進行示范性批改,然后把批改范文上傳班級學習群里,學生可以根據(jù)這個格式進行批改。這樣,以免學生的批改粗糙敷衍,學會批改作文的正確方式,也能幫助他們吸取前人之鑒,在作文寫作時少犯錯誤。
2. 作文的修改不僅要進行自改,還要進行他改和互改。在這一方面,我進行了互改互評的探索,學生習作隨機發(fā)放,自主的評估。首先教會學生批改作文的技巧,先對每一本習作進行錯別字、病句方面的糾正,接下來對文章的結構文章的特色、手法的運用、主題的表現(xiàn)等方面進行點評。最后擬一個分數(shù)(百分制),并且記得寫上批改者的姓名。這樣,如有疑問,作者和批改者可以交流答疑。我還要求在作文批改課上,每個同學批改至少三本以上,最后學委會登記統(tǒng)計。這樣登記以免有些同學偷懶,在作文課上混時間。課下鼓勵批改者和作者之間進行直接的交流,指出存在的問題,點評成功經(jīng)驗。而且作文好的同學的習作不僅被老師一人看到,也會被三位以上的同學看到。最后,每篇作文計算平均分,得分排名前五名的作文,會作為優(yōu)秀習作粘貼在班級的學習園地,這種直接的刺激能夠激發(fā)學生優(yōu)質(zhì)創(chuàng)作的動力,而非像以前的作文一樣,隨便寫一篇來應付老師。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也廣泛接受各方面的經(jīng)驗技巧,從而提高自身作文寫作能力。
3. 更親切的評語能拉近師生距離。評語,盡量挖掘?qū)W生習作中的閃光點。如:真實的事例、真摯的情感、精巧的構思、甚至準確用了一個成語,一個句子用了修辭手法都成為我表揚的原因。曾經(jīng)我布置過一篇命題作文《遺失的美好》,一個男生寫了坐在他前面的一個女生,語句幽默,活潑可愛的文筆刻畫了那個女生的才氣與迷糊。這篇文章因為是真人真事,也是才華的體現(xiàn),我并沒有因為其他特別的敏感而壓制這篇文章,反而在評語里真誠的贊揚:“你的觀察好仔細,文筆很細膩,小敏還真是如你筆下的樣子,老師看了也覺得她很可愛?!比缓竽莻€學生以后的作文都很認真,兩年后,他的作文水平一直保持較高水準,他也知道,語文老師是真心欣賞他的。對于學生作文中存在的不足,也需委婉地指出,如:“語言是否平淡了些,各種修辭手法不太明顯啊”,“文中所舉的例子好像似曾相識啊,如果換一個小眾的是否更讓人眼前一亮?!痹谖业男薷南?,學生的改文往往更多進步,很多比前一篇好得不止一點點。
4. 鼓勵學生參加校內(nèi)外的各種征文比賽活動,也鼓勵有興趣的學生參加校內(nèi)“青草的香味”寫作社。借助“文明風采”比賽,校級各類母愛、感恩、愛國類主題征文比賽等來鍛煉自己,檢驗自己。有了比賽和獎項的激勵,學生寫作的積極性被提高了,在收集資料,確定主題,草擬初稿,一次次的修改過程中,學生的語言文字能力得到提升。如果能夠拿到獎項,學生都會增加自信心,也對寫作更有興趣了。
“教育藝術的本質(zhì)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弊魑慕虒W也需要喚醒孩子內(nèi)心的那個創(chuàng)作的小夢想,重拾寫作的信心。在以后的教學中,我也會再探索更有效的作文教學法。
參考文獻:
[1]管建剛.《我的作文評改舉隅》.海峽出版發(fā)行集團,2013.
作者簡介:鄧艷,助講,福建省福清衛(wèi)生學校。endprint